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制造加工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双面同步攻丝设备,该双面同步攻丝设备包括底板、导向杆、顶板、攻丝装置与固定装置,采用上述双面同步攻丝设备制造加工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时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设备调整、接头固定、内外攻丝、接头取出与碎屑清理,攻丝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升降机构、转动架、连接块、承接框与攻丝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工位设计,能够一次性对多个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进行同步内外攻丝,显著了提高攻丝效率,减少了厂家的运营成本,且可根据管路接头的实际尺寸与所需开设的螺纹螺距大小对相关部件进行适应性更换或调整,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制造加工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制造加工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空气调节装置简称汽车空调,一般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这种联合装置充分利用了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是国际上流行的现代化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和蒸发器是汽车空调系统的热交换容器,汽车空调在使用时需要通过管路接头与冷凝器进行连接,为保证管路连接的紧密性,现有的管路接头多为双层结构,外层内壁与内层外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在对这种管路接头进行加工时还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攻丝工具及设备只能够单独对接头一面进行攻丝,因此对双层的管路接头进行攻丝时,需要经过两道攻丝工序,既延缓了工作进度,又增加购置设备所需花费的成本,不利于提高厂家的生产效益;(2)无论是通过手动方式攻丝还是使用自动化设备攻丝,大多每次只能够对一个零件进行加工,每次攻丝前,都需要根据零件尺寸与螺纹螺距大小对工具或攻丝设备进行相应调节,重复操作的次数频繁,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制造加工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制造加工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双面同步攻丝设备,该双面同步攻丝设备包括底板、导向杆、顶板、攻丝装置与固定装置,采用上述双面同步攻丝设备制造加工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时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S1.设备调整: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设备对应部件进行适应性调整;S2.接头固定:将待加工的接头一一固定在固定装置上;S3.内外攻丝:通过固定装置与攻丝装置的配合,完成对接头外接头内壁与内接头外壁同时进行攻丝的工作;S4.接头取出:将攻丝完成后的接头一一从固定装置上取下;S5.碎屑清理:定期对攻丝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清理,以免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所述底板上端与导向杆下端相连接,导向杆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顶板侧壁相连接,顶板下端布置有攻丝装置,攻丝装置安装在底板上,顶板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调节滑槽,顶板下端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攻丝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升降机构、转动架、连接块、承接框与攻丝头,转动机构安装在底板外侧,底板内侧安装有升降机构,转动机构上沿顶板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四个转动架,转动架位置与调节滑槽位置一一对应,转动架上端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端通过卡接方式安装有承接框,承接框通过螺栓固定在攻丝头下端;通过转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的共同配合,带动攻丝头在接头侧壁上开设出螺纹,攻丝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落入承接框内,待攻丝结束后可将承接框拆下,以对碎屑进行清理。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块、旋转螺筒与升降螺杆,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下端,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端安装有旋转块,旋转块上端安装有旋转螺筒,旋转螺筒内壁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升降螺杆下端相连接,升降螺杆上端安装在顶板上;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块上的旋转螺筒进行往复转动,由于升降螺杆受到顶板的限位作用,因此无法随旋转螺筒进行转动,因而只能进行上下直线运动,进而达到对顶板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在攻丝过程中管件能够相对攻丝装置不断向上移动,从而攻丝装置能够在管路接头外接头内壁与内接头外壁上加工出螺纹。所述攻丝头包括外攻丝部、内攻丝部与固定螺栓,内攻丝部外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四个外攻丝部,内攻丝部与外攻丝部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外攻丝部外壁与内攻丝部内壁均为圆弧面结构,且外攻丝部外壁与内攻丝部内壁均开设有螺纹。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中心齿圈、从动齿圈、支撑杆、受压块与固定板,中心齿圈位于顶板中部正上方,中心齿圈外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四个从动齿圈,从动齿圈位置与调节滑槽位置一一对应,从动齿圈与中心齿圈下端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支撑杆上端相连接,支撑杆下方布置有圆形通孔,支撑杆底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圆形通孔内,中心齿圈横截面为倒置的直角梯形结构,中心齿圈内侧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受压块外壁相连接,受压块内壁与固定板外壁相连接,固定板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调节滑槽内,受压块外壁为圆弧面结构,受压块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通过人工方式转动中心齿圈,从而带动从动齿圈进行同步螺旋运动,在从动齿圈高度变化的同时,受压块受到的向内的压力也不相同,因此固定板在调节滑槽内的位置也不相同,以此达到对不同直径的管路接头进行固定的目的。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转动带轮与传送带,底板上端通过轴承沿顶板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四个转动带轮,转动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位于底板左侧的转动带轮下端与转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下端;在传送带的传动作用下,转动电机能够同时带动四个转动带轮进行往复转动。优选的,所述转动架包括固定端、移动端、定位块、升降块、连接板与升降螺栓,固定端安装在转动带轮上端,固定端左右两侧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移动端,移动端为L型结构,移动端内侧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为直角梯形结构,左右相对布置的定位块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升降块,升降块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且位于固定端右侧的移动端侧壁上开设有升降滑槽,升降块右端通过连接板与升降螺栓上端相连接,升降螺栓与连接板之间为转动连接方式,升降螺栓下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移动端侧壁上;通过转动升降螺栓对升降块高度进行调节,进而达到对左右相对布置的定位块间距进行调整的目的,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管路接头。优选的,所述旋转螺筒与旋转块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方式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通过螺栓安装有拆卸板,拆卸板下端与升降螺杆上端相连接;能够根据待加工的螺纹的螺距选择开设有对应螺距螺纹的旋转螺筒与升降螺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工位设计,能够一次性对多个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进行同步内外攻丝,显著了提高攻丝效率,减少了厂家的运营成本,且可根据管路接头的实际尺寸与所需开设的螺纹螺距大小对相关部件进行适应性更换或调整,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攻丝装置,通过转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的共同配合,带动多个攻丝头同时在接头侧壁上开设出螺纹,攻丝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落入承接框内,待攻丝结束后可将承接框拆下,以对碎屑进行清理,而无需为了使碎屑排出使攻丝头往复旋进旋出。3.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固定装置,通过人工方式转动中心齿圈,一次性带动多个从动齿圈在受压块侧壁上进行螺旋运动,以改变固定板位置,从而达到对不同直径的管路接头进行固定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面同步攻丝设备的主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底板、导向杆与转动机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向杆、顶板与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攻丝头工作时的俯视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向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制造加工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双面同步攻丝设备,该双面同步攻丝设备包括底板(1)、导向杆(2)、顶板(3)、攻丝装置(4)与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双面同步攻丝设备制造加工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时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nS1.设备调整: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设备对应部件进行适应性调整;/nS2.接头固定:将待加工的接头一一固定在固定装置(5)上;/nS3.内外攻丝:通过固定装置(5)与攻丝装置(4)的配合,完成对接头外接头内壁与内接头外壁同时进行攻丝的工作;/nS4.接头取出:将攻丝完成后的接头一一从固定装置(5)上取下;/nS5.碎屑清理:定期对攻丝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清理,以免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n所述底板(1)上端与导向杆(2)下端相连接,导向杆(2)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顶板(3)侧壁相连接,顶板(3)下端布置有攻丝装置(4),攻丝装置(4)安装在底板(1)上,顶板(3)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调节滑槽,顶板(3)下端安装有固定装置(5);/n所述攻丝装置(4)包括转动机构(41)、升降机构(42)、转动架(43)、连接块(44)、承接框(45)与攻丝头(46),转动机构(41)安装在底板(1)外侧,底板(1)内侧安装有升降机构(42),转动机构(41)上沿顶板(3)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四个转动架(43),转动架(43)位置与调节滑槽位置一一对应,转动架(43)上端安装有连接块(44),连接块(44)上端通过卡接方式安装有承接框(45),承接框(45)通过螺栓固定在攻丝头(46)下端;/n所述升降机构(42)包括旋转电机(421)、旋转块(422)、旋转螺筒(423)与升降螺杆(424),旋转电机(42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1)下端,旋转电机(421)输出轴上端安装有旋转块(422),旋转块(422)上端安装有旋转螺筒(423),旋转螺筒(423)内壁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升降螺杆(424)下端相连接,升降螺杆(424)上端安装在顶板(3)上;/n所述攻丝头(46)包括外攻丝部(461)、内攻丝部(462)与固定螺栓(463),内攻丝部(462)外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四个外攻丝部(461),内攻丝部(462)与外攻丝部(46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463)相连接,外攻丝部(461)外壁与内攻丝部(462)内壁均为圆弧面结构,且外攻丝部(461)外壁与内攻丝部(462)内壁均开设有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制造加工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双面同步攻丝设备,该双面同步攻丝设备包括底板(1)、导向杆(2)、顶板(3)、攻丝装置(4)与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双面同步攻丝设备制造加工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时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S1.设备调整: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设备对应部件进行适应性调整;
S2.接头固定:将待加工的接头一一固定在固定装置(5)上;
S3.内外攻丝:通过固定装置(5)与攻丝装置(4)的配合,完成对接头外接头内壁与内接头外壁同时进行攻丝的工作;
S4.接头取出:将攻丝完成后的接头一一从固定装置(5)上取下;
S5.碎屑清理:定期对攻丝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清理,以免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所述底板(1)上端与导向杆(2)下端相连接,导向杆(2)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顶板(3)侧壁相连接,顶板(3)下端布置有攻丝装置(4),攻丝装置(4)安装在底板(1)上,顶板(3)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调节滑槽,顶板(3)下端安装有固定装置(5);
所述攻丝装置(4)包括转动机构(41)、升降机构(42)、转动架(43)、连接块(44)、承接框(45)与攻丝头(46),转动机构(41)安装在底板(1)外侧,底板(1)内侧安装有升降机构(42),转动机构(41)上沿顶板(3)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四个转动架(43),转动架(43)位置与调节滑槽位置一一对应,转动架(43)上端安装有连接块(44),连接块(44)上端通过卡接方式安装有承接框(45),承接框(45)通过螺栓固定在攻丝头(46)下端;
所述升降机构(42)包括旋转电机(421)、旋转块(422)、旋转螺筒(423)与升降螺杆(424),旋转电机(42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1)下端,旋转电机(421)输出轴上端安装有旋转块(422),旋转块(422)上端安装有旋转螺筒(423),旋转螺筒(423)内壁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升降螺杆(424)下端相连接,升降螺杆(424)上端安装在顶板(3)上;
所述攻丝头(46)包括外攻丝部(461)、内攻丝部(462)与固定螺栓(463),内攻丝部(462)外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四个外攻丝部(461),内攻丝部(462)与外攻丝部(46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463)相连接,外攻丝部(461)外壁与内攻丝部(462)内壁均为圆弧面结构,且外攻丝部(461)外壁与内攻丝部(462)内壁均开设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管路接头制造加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中心齿圈(51)、从动齿圈(52)、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先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