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怡然专利>正文

支架推送系统以及对应的血流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9601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推送系统包括:显影头端,其位于所述支架推送系统的远端;珠串状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扩张段;漏斗部件,其包括位于远端的漏斗结构和位于近端的闭合端,并且沿着从近端到远端的方向,所述漏斗结构的横截面逐渐从最小直径过渡到最大直径;推送导丝,其位于所述支架推送系统的近端;其中,所述珠串状部件的远端被固定在所述显影头端上,所述珠串状部件的近端被固定在所述推送导丝上;其中,所述漏斗部件与所述珠串状部件和所述推送导丝套接,并且通过所述闭合端被固定在所述推送导丝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血流导向装置。

Support push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blood flow gui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 push system includes: developing the head end,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distal end of the stent delivery system; bead like components,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expansion section; funnel components, including structure loca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funnel and located a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closed end, and down from the proximal end to the distal directio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funnel structure gradually from the minimum diameter of the transition to the largest diameter; push the guide wir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stent delivery system; wherein the distal end of the bead like member is fixed on the developing head end, the bead like parts of the proximal end is fixed on the push guide wire; wherein, the funnel member and the bead like member and the push guide wire is sheathed, and through the closed end is fixed on the push guide wire in th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blood flow gui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推送系统以及对应的血流导向装置
概括地说,本技术涉及介入治疗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推送系统以及对应的血流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血管动脉瘤(aneurysm)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包括腹主动脉瘤、脑动脉瘤、周围动脉瘤、内脏动脉瘤等。动脉瘤的壁薄并且脆弱,因此易于破裂。除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之外,介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动脉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介入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导管将可解脱的球囊、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植入到动脉瘤的瘤体内部,以使瘤体内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滞,逐渐形成血栓从而阻塞瘤体,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破裂的目的。然而,上述介入式栓塞疗法在治疗大型(最大直径超过10mm)或者巨大型(最大直径超过25mm)动脉瘤时至少存在以下明显缺陷。第一,其要求使用弹簧圈等栓塞材料对动脉瘤进行致密填塞,然而,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经常为宽颈动脉瘤,填塞的弹簧圈非常容易突入动脉瘤载瘤动脉内,造成载瘤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以脑动脉瘤为例,这将会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塞等严重后果。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架推送系统以及对应的血流导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影头端,其位于所述支架推送系统的远端;珠串状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扩张段;漏斗部件,其包括位于远端的漏斗结构和位于近端的闭合端,并且沿着从近端到远端的方向,所述漏斗结构的横截面逐渐从最小直径过渡到最大直径;推送导丝,其位于所述支架推送系统的近端;其中,所述珠串状部件的远端被固定在所述显影头端上,所述珠串状部件的近端被固定在所述推送导丝上;其中,所述漏斗部件与所述珠串状部件和所述推送导丝套接,并且通过所述闭合端被固定在所述推送导丝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影头端,其位于所述支架推送系统的远端;珠串状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扩张段;漏斗部件,其包括位于远端的漏斗结构和位于近端的闭合端,并且沿着从近端到远端的方向,所述漏斗结构的横截面逐渐从最小直径过渡到最大直径;推送导丝,其位于所述支架推送系统的近端;其中,所述珠串状部件的远端被固定在所述显影头端上,所述珠串状部件的近端被固定在所述推送导丝上;其中,所述漏斗部件与所述珠串状部件和所述推送导丝套接,并且通过所述闭合端被固定在所述推送导丝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珠串状部件包括在轴向上交替排布的多个扩张段和多个非扩张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珠串状部件包括多个在轴向上连续排布的扩张段和两个位于两端的非扩张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包括线圈,所述线圈包括具有不同直径的至少两个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丝远端的最外部套接有近端线圈,所述近端线圈被固定在所述推送导丝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丝远端的最外部还套接有显影标记带,所述显影标记带位于所述近端线圈的远端,并且被固定在所述近端线圈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丝的近端还套接有热缩管。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双锥体结构、球形结构、扁球形结构、长球形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珠串状部件和所述漏斗部件由超弹性材料、形状记忆材料或压电材料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珠串状部件和所述漏斗部件通过细丝材料编织工艺制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珠串状部件采用6至64根细丝材料编织制成,所述漏斗部件采用4至24根细丝材料编织制成。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珠串状部件的编织密度介于20PPI至250PPI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支架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头端、所述珠串状部件、所述漏斗部件、所述推送导丝、所述显影标记带、所述近端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怡然
申请(专利权)人:吕怡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