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型电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型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现有的用于水泵的电机存在以下问题,因水流湍动的不稳定性,对电机的转向驱动带来阻碍,进而造成持续性、不规律的阻碍震动,长久之后会对电机造成损伤。现有的用于风机的电机存在以下问题,因气流湍动的不稳定性,对电机的转向驱动带来阻碍,进而造成持续性、不规律的阻碍震动,长久之后会对电机造成损伤。另外在类似用于汽车的电机,因路况不平导致行驶的不稳定性,或其它强力震动对整体机身带来的不稳定,对电机及其转向驱动带来阻碍,进而造成持续性、不规律的阻碍震动,长久之后会对电机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设置弹性缓冲结构,以吸收并消除气液流湍动带来的损害性震动,确保运转稳定的多功能的复合型电机。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型电机,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包括圆筒壳和两端的端盖,所述圆筒壳内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内穿入转子,所述转子具有中轴,所述中轴的首端由一侧的端盖伸出形成驱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壳的外周套装有外筒壳,所述圆筒壳与外筒壳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第一抗拉弹簧和第一抗压弹簧,所述圆筒壳与外筒壳的底部之间设置若干第一抗压弹簧,所述圆筒壳与外筒壳的顶部之间设置若干第一抗拉弹簧,所述圆筒壳与外筒壳的侧部之间由第一抗拉弹簧与第一抗压弹簧相间隔设置,所述外筒壳与圆筒壳的端面之间设置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的外周边通过弹性橡胶圈与所述外筒壳相连,所述第一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型电机,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包括圆筒壳和两端的端盖,所述圆筒壳内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内穿入转子,所述转子具有中轴,所述中轴的首端由一侧的端盖伸出形成驱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壳的外周套装有外筒壳,所述圆筒壳与外筒壳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第一抗拉弹簧和第一抗压弹簧,所述圆筒壳与外筒壳的底部之间设置若干第一抗压弹簧,所述圆筒壳与外筒壳的顶部之间设置若干第一抗拉弹簧,所述圆筒壳与外筒壳的侧部之间由第一抗拉弹簧与第一抗压弹簧相间隔设置,所述外筒壳与圆筒壳的端面之间设置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的外周边通过弹性橡胶圈与所述外筒壳相连,所述第一挡圈的内周边通过弹性橡胶圈与所述圆筒壳相连,所述驱动端上套接有转向轴承,所述转向轴承的外周套接有支撑圈,所述转向轴承与所述支撑圈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组件包括第二抗拉弹簧和第二抗压弹簧,所述转向轴承与支撑圈的底部之间设置若干第二抗压弹簧,所述转向轴承与支撑圈的顶部之间设置若干第二抗拉弹簧,所述转向轴承与支撑圈的侧部之间由第二抗拉弹簧与第二抗压弹簧相间隔设置,所述转向轴承与支撑圈的端面之间设置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的外周边通过弹性橡胶圈与所述支撑圈相连,所述第二挡圈的内周边通过弹性橡胶圈与所述转向轴承相连,所述电机壳的下方设置支座,所述支座上竖立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支撑圈的底部形成接触性的弹性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复合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的底部固连安装底盘,所述支座包括底座和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包括中柱,所述中柱的底部设置条形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两端的上方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树彪,高永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发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