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 pipeline pressure and flow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of skid mounted unit, the head of the line entranc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kid entrance flange, entrance main lin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pe connecting the upstream metering skid, export main line end and skid outlet flange connection, the downstream outlet pipelin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metering skid pipe connection metering skid pipe ends,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metering skid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ap, N road pressure flow control pipe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between the main line and main line entrance exit the N 1 pressure flow control for the pipeline and 1 pressure flow control pipeline for stand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with adjustment of high precision, stable operation, convenient for remote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CADA days after 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 the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气管道压力流量控制系统一体化整合橇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气管道压力流量控制系统一体化整合橇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输气管道站场,为满足管道的正常运行需对管道输送气体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检测及控制。以往主要采用的工艺方法有两种:方法一,采用分别设置计量系统和调压系统,两个系统相对独立,其中,计量系统主要包括前后汇气管、上下游直管段、上下游截断阀和流量计,调压系统主要包括前后汇气管、上下游截断阀和调节阀,将计量系统和调压系统的数据上传至站控系统,由站控系统实现流量和压力的检测及控制;方法二,通过计算调压系统的差压核算出气体流量。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对于方法一,流量计和调节阀无法实现一一对应,流量控制响应时间慢、系统调节精度低。对于方法二,计量数据精度低,无法实现流量的精确计量和控制;流量计无远程维护及远程故障诊断功能;对调节阀的结构和调节精度无要求,造成调节精度低、噪音大;流量计前整流器无保温和伴热,冬季运行容易发生冰堵;汇管、阀门多增加安全隐患和维护工作量;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气管道压力流量控制系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气管道压力流量控制系统一体化整合橇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橇装装置设置在站场的主管道上,包括:橇入口法兰(1)、橇出口法兰(20)、入口主管线(39)、出口主管线(40)、计量橇上游汇管(2)、计量橇下游汇管(41)、管帽(3)、N路压力流量控制管路和仪表接线箱(30);所述入口主管线(39)一端与橇入口法兰(1)连接,所述入口主管线(39)另一端与所述计量橇上游汇管(2)连接,所述出口主管线(40)一端与所述橇出口法兰(20)连接,所述出口主管线(40)另一端与所述计量橇下游汇管(41)连接,所述计量橇上游汇管(2)和所述计量橇下游汇管(41)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管帽(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气管道压力流量控制系统一体化整合橇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橇装装置设置在站场的主管道上,包括:橇入口法兰(1)、橇出口法兰(20)、入口主管线(39)、出口主管线(40)、计量橇上游汇管(2)、计量橇下游汇管(41)、管帽(3)、N路压力流量控制管路和仪表接线箱(30);所述入口主管线(39)一端与橇入口法兰(1)连接,所述入口主管线(39)另一端与所述计量橇上游汇管(2)连接,所述出口主管线(40)一端与所述橇出口法兰(20)连接,所述出口主管线(40)另一端与所述计量橇下游汇管(41)连接,所述计量橇上游汇管(2)和所述计量橇下游汇管(41)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管帽(3),所述入口主管线(39)和所述出口主管线(40)之间平行布置有N路压力流量控制管路,其中,N-1路压力流量控制管路为供使用和1路压力流量控制管路为备用;所述计量橇上游汇管(2)上设置第一排污管线(36),所述第一排污管线(36)一端与所述计量橇上游汇管(2)连接,所述第一排污管线(36)另一端通过第一排污管线盲法兰(31)与站场排污系统相连,所述第一排污管线(36)上沿排污流向依次串接第一手动排污球阀(21)和第一手动阀套式排污阀(22);所述计量橇下游汇管(41)上设置第二排污管线(37),所述第二排污管线(37)一端与所述计量橇下游汇管(41)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管线(37)另一端通过第二排污管线盲法兰(38)与站场排污系统相连,所述第二排污管线(37)上沿排污流向依次串接第二手动排污球阀(23)和第二手动阀套式排污阀(24);其中,每路压力流量控制管路包括一条计量支路管线(4),所述计量支路管线(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计量橇上游汇管(2)和所述计量橇下游汇管(41)连接,所述计量支路管线(4)上依次串接有上游手动隔离球阀(5)、整流器(33)、超声波流量计(8)、就地双金属温度计(13)、温度补偿变送器(14)、第一就地压力表(15)、降噪设备(9)、电动流量调节阀(10)、智能压力变送器(16)、第二就地压力表(17)和下游电动隔离球阀(11),所述超声波流量计(8)位于所述上游手动隔离球阀(5)间隔30D处的计量支路管线(4)上,所述就地双金属温度计(13)、所述温度补偿变送器(14)、所述第一就地压力表(15)位于所述超声波流量计(8)下游不小于5D之内的计量支路管线(4)上,所述降噪设备(9)位于所述超声波流量计(8)下游不小于15D之内的计量支路管线(4)上,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10)位于所述降噪设备(9)下游不小于5D之内的计量支路管线(4)上,所述智能压力变送器(16)、所述第二就地压力表(17)位于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10)和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10)下游连接的下游电动隔离球阀(11)之间的计量支路管线(4)上;所述上游手动隔离球阀(5)上设有旁路管线(34),所述旁路管线(34)一端连接在所述计量橇上游汇管(2)和所述上游手动隔离球阀(5)之间的计量支路管线(4)上,所述旁路管线(34)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泉,聂中文,吴兆鹏,单少卿,于永志,郭佳月,王永吉,祝岩青,郑前,徐建辉,刘亮,陈子庚,许亮,卢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