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入林专利>正文

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10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包括立体车库、配电箱和充电桩,所述的立体车库外侧设有与立体车库每层车位对应的走线板,走线板一侧端部设有充电桩,充电桩的输入端与配电箱之间通过配电电缆连接,充电桩的输出端设有与该层车位一一对应的充电电缆,充电电缆位于走线板上的前侧部分设置在可满足车位水平行程的拖链内,充电电缆中部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自动绕线盘内且其长度满足车位的垂直行程,充电电缆末端部分固定第二自动绕线盘内并与充电设备连接;该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可以满足立体车库中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且整个布线结构可以满足车位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移动,不影响立体车库的正常使用。

Wiring structure of charging facility of stereo garage

Charging faciliti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wiring structure including stereo garage, power distribution box and charging pil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outside the garage is provided with each layer corresponding to the go go parking board, end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harging pile, charging pile between the input and the distribution box is connected by cable distribution the outpu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pile, charging cable corresponding to the layer of parking spaces, is located in the front part of the charging cable to go on 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parking spaces can satisfy the horizontal stroke of the chain, the charging cable is arranged o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activities of a automatic winding disc and its length to meet the vertical travel of parking spaces, the end part of the fixed charge cable second automatic winding disc and 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facilities of the stereo garage wiring structure can meet the charg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the garage The whole wiring structure can meet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of the parking spaces,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the stereo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也应运而生,现有的立体车库主要是为了在小范围内提供更多的车位,然而新能源汽车在立体车库停车过程中需要补充电量,现有的立体车库并不能满足该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使新能源汽车在立体车库内的停车过程中可以进行充电,提高了立体车库的综合利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包括立体车库、配电箱和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外侧设有与立体车库每层车位对应的走线板,走线板一侧端部设有充电桩,充电桩的输入端与配电箱之间通过配电电缆连接,充电桩的输出端设有与该层车位一一对应的充电电缆,充电电缆位于走线板上的前侧部分设置在可满足车位水平行程的拖链内,充电电缆中部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自动绕线盘内且其长度满足车位的垂直行程,第一自动绕线盘设置在用于移动车位的对应托架底侧,充电电缆末端部分固定第二自动绕线盘内并与充电设备连接,第二自动绕线盘设置在车位上。所述的托架底侧还设有导线管,导线管一端与第一自动绕线盘对应设置,导线管另一端与拖链对应设置,充电电缆穿过该导线管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可以满足立体车库中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且整个布线结构可以满足车位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移动,不影响立体车库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的水平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的垂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体车库、2托架、3车位、4充电桩、5走线板、6充电电缆、7拖链、8导线管、9配电箱、10第一自动绕线盘、11第二自动绕线盘、12充电设备、13配电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包括立体车库1、配电箱9和充电桩4,配电箱9用于与市电系统接入,充电桩4则用于为充电设备12提供电源,其中:所述的立体车库1外侧设有与立体车库1每层车位3对应的走线板5,走线板5设置立体车库1背侧,走线板5为一长度满足车位3水平行程的板体,走线板5一侧端部设有充电桩4,充电桩4用于为该层每个车位3的充电设备12提供电源,充电桩4的输入端与配电箱9之间通过配电电缆13连接,配电电缆13以地下铺设为主进行安装,保障了配电电缆13的安全,充电桩4的输出端设有与该层车位3一一对应的充电电缆6,充电电缆6位于走线板5上的前侧部分设置在可满足车位3水平行程的拖链7内,每个车位3的充电电缆6与拖链7一一对应,拖链7之间均匀间隔分布,使充电电缆6随着车位3的水平移动进行移动,而且移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电缆接触,保障了车位3水平移动的电缆布线需求,充电电缆6中部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自动绕线盘10内且其长度满足车位3的垂直行程,第一自动绕线盘10设置在用于移动车位3的托架2底侧,使充电电缆6满足了车位3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随着车位3的升降,第一自动绕线盘10自动对充电电缆6进行收放,不需要人工调整;充电电缆6末端部分固定第二自动绕线盘11内并与充电设备12连接,第二自动绕线盘11设置在车位3上,使用户可以根据新能源车的充电位置拉动充电设备12及充电电缆6进行使用。所述的托架2底侧还设有导线管8,导线管8一端与第一自动绕线盘10对应设置,导线管8另一端与拖链7对应设置,充电电缆6穿过该导线管8设置,使得拖链7与第一自动绕线盘10之间充电电缆6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止在车位3水平移动过程中充电电缆6与立体车库1接触摩擦,避免了充电电缆6出现磨损漏电的安全事故,同时导线管8两端的开口处同样需要进行光滑处理,必要时需要通过折弯工艺处理,用于满足充电电缆6的走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包括立体车库、配电箱和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外侧设有与立体车库每层车位对应的走线板,走线板一侧端部设有充电桩,充电桩的输入端与配电箱之间通过配电电缆连接,充电桩的输出端设有与该层车位一一对应的充电电缆,充电电缆位于走线板上的前侧部分设置在可满足车位水平行程的拖链内,充电电缆中部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自动绕线盘内且其长度满足车位的垂直行程,第一自动绕线盘设置在用于移动车位的对应托架底侧,充电电缆末端部分固定第二自动绕线盘内并与充电设备连接,第二自动绕线盘设置在车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的充电设施布线结构,包括立体车库、配电箱和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外侧设有与立体车库每层车位对应的走线板,走线板一侧端部设有充电桩,充电桩的输入端与配电箱之间通过配电电缆连接,充电桩的输出端设有与该层车位一一对应的充电电缆,充电电缆位于走线板上的前侧部分设置在可满足车位水平行程的拖链内,充电电缆中部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一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入林
申请(专利权)人:宋入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