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638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内嵌在所述模具本体结构中的至少一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都设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模具的温度,使得模具对产品能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保障产品的加工质量且缩短产品的制作周期。

High precision die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sintering and mold holding c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uld and discloses a high precision mold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cooling based on sintering, comprising a mould body and embedded in the body structure of the mold at least one of the cooling pipes, the cooling pipe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external surface the mold body of the.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die, so that the die can achieve a good cooling effect on the product, guarantee the processing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cycl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模具研发设计方面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而一套模具的好坏决定了一款产品的质量。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能够降低模具的温度,使得模具对产品能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保障产品的加工质量且缩短产品的制作周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内嵌在所述模具本体结构中的至少一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都设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根据所述的高精度模具,所述模具本体由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构成。根据所述的高精度模具,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分别内嵌有相互适配的第一组合冷却管和第二组合冷却管,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组合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组合冷却管和第二组合冷却管相互贯通连接。根据所述的高精度模具,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一组合冷却管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二组合冷却管一体成型。更好的是,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分别内嵌有至少一所述冷却管。根据所述的高精度模具,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由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数控机床)加工制成,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由3D打印(3Dprinting,三维打印)加工制成。根据所述的高精度模具,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由CNC加工连接。根据所述的高精度模具,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对应在所述冷却管的管径的两个末端。根据所述的高精度模具,所述冷却管的管径形状与所述模具本体的形状相匹配。本技术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内嵌在所述模具本体结构中的至少一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都设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借此,本技术能够降低模具的温度,使得模具对产品能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保障产品的加工质量且缩短产品的制作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高精度模具的立体正面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高精度模具的正面剖析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高精度模具的立体背面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高精度模具的背面剖析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高精度模具的俯视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5示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内嵌在模具本体结构中的至少一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都设在模具本体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冷却管分别为相对的第一冷却管21和第二冷却管22,所述第一冷却管21包括贯通的第一进水口211和第一出水口212,所述第二冷却管22包括贯通的第二进水口221和第二出水口222;如图,所述第一进水口211、第一出水口212、第二进水口221以及第二出水口222都设在模具本体的底部。采用本实施例的模具本体对产品进行加工时,由注塑机接入冷水从第一进水口211和第二进水口221进入到第一冷却管21和第二冷却管22中,由第一冷却管21和第二冷却管22中流过的冷水带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并从第一出水口212和第二出水口222排出;由于冷却管设在模具本体的结构中,从而可以有效地带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而冷却加工产品,有效地控制产品尺寸精度问题;而在传统的模具加工产品的技术上只能对其周边进行冷却,达不到所要的效果,产品达不到精度要求。由于产品的冷却效果好,因此,产品的制作周期得到了缩短。优选的是,所述模具本体由第一组合模块11和第二组合模块12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组合模块11由CNC加工制成,所述第二组合模块12由3D打印加工制成,并且最终第一组合模块11和第二组合模块12通过CNC加工连接。即第一组合模块11由CNC直接粗加工,第二组合模块12由3D打印出来,最后第一组合模块11和第二组合模块12通过CNC进行整体精加工制成所述模具本体。如图,所述第一组合模块11和第二组合模块12分别内嵌有相互适配的第一组合冷却管和第二组合冷却管,所述第一组合模块11和第二组合模块12组合连接以使第一组合冷却管和第二组合冷却管相互贯通连接。即所述第一组合冷却管和第二组合冷却管组合形成所述冷却管,故本实施例的第一冷却管21和第二冷却管22都被分成了内嵌在第一组合模块11和第二组合模块12的两个部分,因此第一组合模块11包括有两个不同的第一组合冷却管,所述第二组合模块12包括有两个不同的第二组合冷却管。更好的是,所述第一组合模块11和第一组合冷却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组合模块12和第二组合冷却管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是冷却管与模具本体是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其结构更为牢固。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对应在所述冷却管的管径的两个末端。即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水口211和第一出水口212分别对应在第一冷却管21的管径的两个末端,所述第二进水口221和第二出水口222分别对应在第二冷却管22的管径的两个末端。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所述冷却管的管径形状与模具本体的形状相匹配。即所述第一冷却管21和第二冷却管22的管径形状与模具本体的形状相匹配。本技术还提出另一种实施例,包括由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构成的模具本体,在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的结构中分别内嵌有至少一上述冷却管。综上所述,本技术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内嵌在所述模具本体结构中的至少一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都设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借此,本技术能够降低模具的温度,使得模具对产品能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保障产品的加工质量且缩短产品的制作周期。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内嵌在所述模具本体结构中的至少一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都设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烧结保型冷却的高精度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内嵌在所述模具本体结构中的至少一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括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都设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由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分别内嵌有相互适配的第一组合冷却管和第二组合冷却管,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组合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组合冷却管和第二组合冷却管相互贯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和所述第一组合冷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建溢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