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849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物自重较大、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低、周期长的问题。所述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基础件上设置支撑柱;在支撑柱上安装支撑梁;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梁之间安装墙体,安装所述墙体的步骤包括:使用连接件连接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以形成墙体框架;将所述墙体框架放置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梁围成的区域中,在所述墙体框架中浇筑轻质混凝土;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均由石塑板制成且具有空腔。所述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施工效率高,建造出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重量较轻。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truss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truss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 greater weight and complicated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low, the problem of long cycle.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truss structures: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on a base member; installation support beam on the support column; the support wa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lumn and the supporting beam, installing the wall comprises the steps of: the use of connect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wall to form a wall, wall frame; the wall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column and the supporting beams surrounded area, in the framework of lightweight concrete wall pouring; wherein, the first wall and the second wall by the stone plate made of plastic and has a cavity.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truss structure has high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steel tube concrete truss structure constructed is light in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常见结构有混砖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三种结构。在建筑结构中,起到支撑作用通常为包括基础结构(基础件)、支撑柱、支撑梁和墙体的建筑物。在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物中,墙体通常为使用钢筋或者砖作为支撑体,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制成,支撑柱与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锚固连接。通过上述方式制成的墙体的重量较大,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自重较大,不能增大建筑物的使用面积;且由于需要在墙体内预埋走线管路和走水管路,施工的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使得施工效率较低,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物自重较大、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低、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基础件上设置支撑柱;在支撑柱上安装支撑梁;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梁之间安装墙体,安装所述墙体的步骤包括:使用连接件连接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以形成墙体框架;将所述墙体框架放置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梁围成的区域中,在所述墙体框架中浇筑轻质混凝土;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均由石塑板制成且具有空腔。进一步地,在支撑柱上安装支撑梁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支撑梁中的支撑架与支撑柱中的钢管隼接后电焊;向所述支撑架浇筑混凝土;向所述钢管中浇筑混凝土。进一步地,在安装所述墙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安装楼板,所述楼板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支撑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楼板指将所述楼板中的支撑体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支撑柱浇筑为一体。进一步地,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设置基础件,设置所述基础件包括在地面开挖建筑基础并采用混凝土浇筑基础垫层,在所述基础垫层上设置基础钢筋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建造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在墙体中,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均由石塑板制成,且均具有空腔,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厚度的墙体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建造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墙体重量更轻,从而使得建筑主体结构的自重减轻。此外,由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内具有空腔,可用于装设走水管路及走线管路,因此无需预埋管路,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综上,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施工效率高,工期较短,制造出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重量较轻。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物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建造出的建筑物的支撑强度高,稳定性好,且制造过程简单,施工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物自重较大、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低、周期长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应用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建造而成,包括建筑主体结构,所述建筑主体结构包括:基础件、支撑柱、支撑梁和墙体,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础件和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梁连接形成支撑框架结构;所述墙体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墙体包括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均由石塑板制成且具有空腔。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包括钢管,所述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优选地,所述支撑梁包括由C型钢或工字钢制成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支撑架通过隼接电焊锚固方式与所述支撑柱的钢管连接。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由直径10mm的圆柱型钢材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的断面为尺寸为200~500mm×150~200mm的矩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中,在墙体中,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均由石塑板制成,且均具有空腔,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厚度的墙体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墙体重量更轻,从而使得建筑主体结构的自重减轻。此外,由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内具有空腔,可用于装设走水管路及走线管路,因此无需预埋管路,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综上,与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物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重量较轻,施工效率高,工期较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制造出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制造出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中支撑柱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制造出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中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制造出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中第一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撑柱;11-钢管;20-支撑梁;30-墙体;31-第一墙板;311-隔层;312-空腔;32-第二墙板;33-连接件;40-基础件;50-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基础件40上设置支撑柱10;在支撑柱10上安装支撑梁20;在支撑柱10和支撑梁20之间安装墙体30,安装墙体30的步骤包括:使用连接件33连接第一墙板31和第二墙板32,以形成墙体框架;将墙体框架放置于支撑柱10与支撑梁20围成的区域中,在墙体框架中浇筑轻质混凝土;其中,第一墙板31与第二墙板32均由石塑板制成且具有空腔312。具体实施时,当墙体30为外墙时,墙体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础件上设置支撑柱;在支撑柱上安装支撑梁;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梁之间安装墙体,安装所述墙体的步骤包括:使用连接件连接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以形成墙体框架;将所述墙体框架放置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梁围成的区域中,在所述墙体框架中浇筑轻质混凝土;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均由石塑板制成且具有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础件上设置支撑柱;在支撑柱上安装支撑梁;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梁之间安装墙体,安装所述墙体的步骤包括:使用连接件连接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以形成墙体框架;将所述墙体框架放置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梁围成的区域中,在所述墙体框架中浇筑轻质混凝土;其中,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均由石塑板制成且具有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柱上安装支撑梁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支撑梁中的支撑架与支撑柱中的钢管隼接后电焊;向所述支撑架浇筑混凝土;向所述钢管中浇筑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墙体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安装楼板,所述楼板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支撑柱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楼板指将所述楼板中的支撑体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支撑柱浇筑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设置基础件,设置所述基础件包括在地面开挖建筑基础并采用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芬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能匠材料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