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7844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6:03
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眼睛的眼外科手术探针包括:本体;从该本体向远侧延伸的切割元件(该切割元件具有在一端处具有端口的套管构件);布置在该套管构件内的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相对于该套管构件是可轴向移动的,以打开和关闭该端口);以及固定至该内部构件上的致动元件(该致动构件被配置成用于以共振模式和非共振模式二者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专利
本披露涉及用于眼科医疗过程的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玻璃体流体提取的装置和方法。背景许多显微外科手术要求精密切割和/或移除不同身体组织。例如,某些眼外科手术过程要求切割和去除玻璃体液,一种充满眼睛的后段的透明胶状材料。玻璃体液、或者玻璃体由通常附接至视网膜上的大量微观纤维构成。因此,切割和去除玻璃体必须万分小心地进行,以免造成对视网膜的牵扯、视网膜从脉络膜上分离、视网膜撕裂、或者在最坏情况下切割和去除视网膜本身。诸如移动组织管理(例如,切割和去除接近视网膜或视网膜撕裂的分离部分的玻璃体)、玻璃体基础解剖、以及切割和去除膜的精细手术是特别困难的。在后段眼外科手术中使用显微外科切割探针是众所周知的。通常经由巩膜中在睫状体平坦部附近的切口插入这样的玻璃体切割术探针。外科医生在后段外科手术过程中也插入其他显微外科手术器械,诸如光纤照明器、输注插管、或抽吸探针。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眼睛的同时进行手术过程。标准玻璃体切割术探针典型地包括一端有端口的空心针,来引入玻璃体原纤维。放置在空心针内的内部构件来回移动以打开和关闭该端口。这操作用于切割当端口打开时进入该端口的任何纤维。该内部构件相对于该中空针移动的速率被称为切割速率。在一些情况下希望具有高切割速率。但在一些情况下,希望具有相对低、但更精确的切割速率。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希望进行单次切割。需要持续改进玻璃体切割术探针的使用可操作性。在此所讨论的系统被安排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中的一项或多项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披露总体上涉及并涵盖了用于从眼睛移除流体的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眼外科手术系统以及使用这些系统从眼睛移除流体的方法。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的眼睛的眼外科手术系统包括本体以及从该本体向远侧延伸的切割元件。该切割元件包括在一端处包括端口的套管构件。该切割元件还包括布置在该套管构件内的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相对于该套管构件是可轴向移动的,以打开和关闭该端口。该切割元件还包括固定至该内部构件上的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被配置成用于以共振模式和非共振模式二者来操作。以该共振模式的操作致使该内部构件在施加恒定的加压流体供应的情况下进行往复移动,并且以该非共振模式的操作致使该内部构件根据加压流体脉冲来进行移动。一种眼外科手术系统包括探针。该探针包括本体以及从该本体向远侧延伸的切割元件。该切割元件包括在一端处包括端口的套管构件。该切割元件还包括被布置在该套管构件内的内部构件。该切割元件还包括被配置成用于使得该内部构件相对于该套管构件轴向移动以打开和关闭该端口的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包括:室;在该室内可移动的膜片;以及导流器,该导流器与该内部构件操作性地相关联,使得该内部构件的移动造成该切换阀延迟移动。该系统还包括控制台,该控制台包括与该探针处于流体连通的加压流体源。一种使用玻璃体切割术探针的方法包括:通过向该玻璃体切割术探针的致动元件施加被加压到高于阈值的加压流体而以共振模式操作。该致动元件使得切割元件的内部构件相对于该切割元件的套管构件往复地致动。该内部构件被定位在该套管构件内。该套管构件从探针的本体向远侧延伸。该套管构件包括端口,该端口被定位成使得致动该内部构件将打开和关闭该端口。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施加低于该阈值的受控的加压流体而以非共振模式操作,以便致使该内部构件相对于该套管构件移动至少一个单一循环。应理解的是,以上一般性说明以及以下详细说明在本质上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本披露的理解而不限制本披露的范围。就此而言,通过以下详细描述,本披露的附加方面、特征以及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明显的。附图说明附图展示了在此所披露的装置和方法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披露的原理。图1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的说明性玻璃体切割术手术系统的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的带有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的一部分的说明性纵向截面视图的图。图3A和3B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的展示性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处于共振模式时的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的展示性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处于非共振模式时的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的展示性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处于非共振模式时的图。图6A和6B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的展示性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处于共振模式时的图。图7A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在所施加的压力与探针切割速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B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根据图7A的曲线图的探针的内部构件位置的曲线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的、带有正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过程的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的眼外科手术系统的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结合了在此所述原理的一个实例的使用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治疗患者的说明性方法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出于促进对本披露原理的理解的目的,现在将参照附图中展示的实施例,并使用特定语言来描述这些实施例。然而应理解,并非旨在限制本披露的范围。本披露所涉及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将能够完全想到对于所描述的设备、器械、方法的任何改变和进一步的变形以及对于本披露的原理的任何进一步应用。具体而言,完全可以想到针对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部件和/或步骤可与针对本披露的其他实施例描述的特征、部件和/或步骤组合。为简单起见,在一些情况下,贯穿这些附图使用相同的参考号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披露涉及用于从眼睛去除眼组织和/或流体的装置、系统、和方法。不同附图示出了示例性眼外科手术探针和使用这些探针从患者的眼睛去除眼组织和/或流体的方法的实施例。在此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引入了能以高切割速率共振模式或低切割速率或单次切割非共振模式来操作的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可以用类似的实施例来从身体的其他位置去除组织和/或流体而不脱离本披露的一般目的或教导。图1是示出了说明性玻璃体切割术外科手术系统100的图。根据本实例,玻璃体切割术外科手术系统100包括底座壳体102和相关联的显示屏幕104,该相关联的显示屏幕示出与在玻璃体切割术外科手术过程中系统的操作和性能有关的数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玻璃体切割术外科手术系统100包括可以由医疗保健提供者使用来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外科手术的移动控制台110。玻璃体切割术外科手术系统100包括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112并且被配置成使用在眼外科手术过程中,例如,像玻璃体切割术外科手术。底座壳体102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处理、接收、和存储数据并将信号提供给玻璃体切割术探针和/或显示器104。图2是示出了说明性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术探针112的一部分的风格化图。图2示出了玻璃体切割术探针112的纵向截面视图。根据本实例,玻璃体切割术探针112包括本体202,部分示出了该本体。本体202支撑切割元件203,该切割元件包括套管构件204、内部构件206和致动元件212。本体202可以由常用于形成这样的工具的各种材料制成。例如,本体202可以由轻量铝、塑料、或其他材料形成。本体202的外部部分可以被符合人体工程学地设计成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模式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眼睛的眼外科手术系统,该系统包括:本体;从该本体向远侧延伸的切割元件,该切割元件包括:套管构件,该套管构件包括位于一端的端口;布置在该套管构件内的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能够相对于该套管构件沿轴向移动;以及固定至该内部构件上的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被配置成用于以共振模式和非共振模式二者来操作;其中,以该共振模式的操作致使该内部构件在施加恒定的加压流体供应的情况下进行往复移动,以该非共振模式的操作致使该内部构件根据加压流体脉冲来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06 US 14/534,3611.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眼睛的眼外科手术系统,该系统包括:本体;从该本体向远侧延伸的切割元件,该切割元件包括:套管构件,该套管构件包括位于一端的端口;布置在该套管构件内的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能够相对于该套管构件沿轴向移动;以及固定至该内部构件上的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被配置成用于以共振模式和非共振模式二者来操作;其中,以该共振模式的操作致使该内部构件在施加恒定的加压流体供应的情况下进行往复移动,以该非共振模式的操作致使该内部构件根据加压流体脉冲来进行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致动元件包括:室;弹簧加载膜片,该弹簧加载膜片能够在该室内移动,并且固定至该内部构件上;以及导流器,该导流器包括与该室处于流体连接的切换阀,该切换阀与该内部构件相连,从而使得该内部构件的移动以延迟的方式对该阀进行切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以该共振模式的操作致使该切换阀移动从而使得从该室往复地泵送和排放流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以该非共振模式的操作致使在受控的流体脉冲穿过该切换阀时该内部构件移动,从而进行单次切割,或进行一系列单次切割。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致动元件进一步包括:室;将该室划分成远侧区段和近侧区段的膜片,该膜片固定至该内部构件上;以及导流器,该导流器包括与该室的远侧区段以及该室的近侧区段均处于流体连接的切换阀,该切换阀与该内部构件相连,从而使得该内部构件的移动将切换该切换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处于该共振模式时,该致动元件被配置成通过使恒定的压力经过该阀而使该内部构件移动,从而反复地使得该阀的往复移动在排放该远侧区段时致使流体被泵送到该近侧区段中、并且在排放该近侧区段时致使流体被泵送到该远侧区段中。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处于该非共振模式时,该致动元件被配置成:通过往复性地将流体泵送到该远侧区段和该近侧区段中并从其中排放流体并绕过固定至该内部构件上的该阀,从而使该内部构件以受控的方式移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与该切换阀处于流体连通的控制阀系统,该控制阀系统具有与该共振模式相对应的第一设置以及与该非共振模式相对应的第二设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控制阀系统是由该本体承载的。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控制阀系统在处于该非共振模式时被配置成绕过该切换阀、并且在处于该共振模式中时被配置成将流体传送到该切换阀。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台,该控制台包括:控制系统,其被配置成用于控制该控制阀系统;以及与该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W·麦克唐奈
申请(专利权)人: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