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失磁故障容错发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失磁故障容错发电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控制灵活、容错性能好、适用于恶劣工况的优点,在航空、风力发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能够降低转矩脉动、减小发电输出电压纹波、提高系统容错性能。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经不控整流向负载供电,通过调节励磁电流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励磁部分是系统脆弱部件,其发生故障时的容错发电方法亟待研究。目前,有关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失磁故障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史立伟等公开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励磁故障容错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中国,公开日:2015年4月29号,公开号:104579067A)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相四桥臂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失磁故障容错发电方法,其将两个电角度周期作为一个控制周期,向三相绕组内通以正负反向的励磁电流实现失磁故障下的发电。但其不能直接根据转子位置角实现失磁故障的励磁功能,实际实施复杂。在全桥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一相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失磁故障容错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星型连接,四相绕组分别为A相绕组、B相绕组、C相绕组、D相绕组,采用四相五桥臂变换器驱动;所述四相五桥臂变换器包含四相全桥变换器和第五桥臂;所述四相全桥变换器包含开关管T1至T8、二极管D1至D8;所述第五桥臂包含开关管T9至T10、二极管D9至D10;所述开关管T1至T10的集电极分别和二极管D1至D10的阴极相连、发射极分别和二极管D1至D10的阳极相连;A相绕组分别和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B相绕组分别和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C相绕组分别和二极管D5的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失磁故障容错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星型连接,四相绕组分别为A相绕组、B相绕组、C相绕组、D相绕组,采用四相五桥臂变换器驱动;所述四相五桥臂变换器包含四相全桥变换器和第五桥臂;所述四相全桥变换器包含开关管T1至T8、二极管D1至D8;所述第五桥臂包含开关管T9至T10、二极管D9至D10;所述开关管T1至T10的集电极分别和二极管D1至D10的阴极相连、发射极分别和二极管D1至D10的阳极相连;A相绕组分别和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B相绕组分别和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C相绕组分别和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D相绕组分别和二极管D7的阳极、二极管D8的阴极相连;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中性点通过开关S分别和二极管D9的阳极、二极管D10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和二极管D3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7的阴极、二极管D9的阴极、外部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和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8的阳极、二极管D10的阳极、外部直流母线的负极相连;所述失磁故障容错发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判断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励磁部分是否故障;步骤2),若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励磁部分无故障,使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四相绕组A、B、C、D通过四相全桥变换器的反并二极管不控整流向负载发电:如果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在0°~90°区间,四相绕组A、B、C、D通过二极管D1、D7、D4、D6向负载发电;如果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在90°~180°区间,四相绕组A、B、C、D通过二极管D1、D3、D6、D8向负载发电;如果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在180°~270°区间,四相绕组A、B、C、D通过二极管D3、D5、D2、D8向负载发电;如果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在270°~360°区间,四相绕组A、B、C、D通过二极管D5、D7、D2、D4向负载发电;步骤3),若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励磁部分故障,闭合开关S使能第五桥臂,在系统失磁故障下进行A、C两相正向发电、B、D两相反向发电的失磁故障容错发电运行:如果四相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转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伟,周波,杨岚,王开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