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在低温下对红外透镜组对中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探测器组件封装技术和红外透镜组低温光学对中技术,具体是液氮温区工作的红外透镜组对中装校装置及装校方法,它适用于红外探测器组件用红外透镜组在低温下的对中调节操作。
技术介绍
红外探测器组件制备技术在航天、航空红外领域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波长向长波扩展和探测灵敏度的提高,红外探测器必须在深低温下才能工作,这样也使得红外探测器应用时大多采用杜瓦封装形成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在红外探测器组件封装技术发展方向中,其中一个趋势是向着低温后光路集成式封装发展。发展低温后光路集成式封装,首先是因为对于某些长波干涉式探测仪要求后光学透镜必须工作在深低温环境下,另外当透镜位置靠近探测器时可降低光学系统尺寸,特别是对于F#较小光学系统,同时这种将光学透镜封装于低温端的做法,对与整个光学系统杂散光抑制是有利的。但是由于需要将透镜组集成与组件内部,并要求其具备十个微米甚至几个微米的对中精度,同时还要在低温下满足对中精度需求,这带来了低温工作的红外透镜组各透镜间组装时的高精度对中问题。对于低温工作的透镜组,传统做法是在常温下进行透镜间对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用透镜组低温对心装置,包括外壳底座(1)、活性炭盒(2)、传冷铜腔(3)、储液内胆(4)、隔热法兰(5)、应变调节架(6)、安装帽(7)、千分螺母架(8)、磁铁(9)、上侧透光窗口(10)、辅助固定架(11)、粗调螺钉(12)、透镜组管座(13)、过渡安装块(14)、抽气接口(15)、引线接口(16)、活性炭(17)、下侧透光窗口(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底座(1)为圆桶状结构,材料为不锈钢,桶壁厚度为1.5mm‑3mm,高度为60mm‑70mm,底部外侧为固定孔(102),上部有底座密封圈槽(103)和底座安装孔(104),桶壁一侧有抽气接口安装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探测器组件用透镜组低温对心装置,包括外壳底座(1)、活性炭盒(2)、传冷铜腔(3)、储液内胆(4)、隔热法兰(5)、应变调节架(6)、安装帽(7)、千分螺母架(8)、磁铁(9)、上侧透光窗口(10)、辅助固定架(11)、粗调螺钉(12)、透镜组管座(13)、过渡安装块(14)、抽气接口(15)、引线接口(16)、活性炭(17)、下侧透光窗口(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底座(1)为圆桶状结构,材料为不锈钢,桶壁厚度为1.5mm-3mm,高度为60mm-70mm,底部外侧为固定孔(102),上部有底座密封圈槽(103)和底座安装孔(104),桶壁一侧有抽气接口安装孔(105)和引线接口安装孔(106),底部中间为下侧窗口安装孔(107);所述的活性炭盒(2)为圆环结构,材料为铝合金,壁厚为1mm-2mm,高度为15mm-20mm底部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201),中间为用于安装活性炭盒(2)的固定内螺纹(202);所述的传冷铜腔(3)为圆环结构,材料为无氧铜,高度为40mm-60mm中间为透光腔(301),上端有过渡块固定螺孔(302);所述的储液内胆(4)为薄壁圆桶结构,材料为不锈钢,壁厚为0.2mm-0.3mm,薄壁高度为40mm-50mm,其下端为用于安装活性炭盒(2)的固定外螺纹(401),顶端为焊接凸边(402),中间为铜腔导向孔(403);所述的隔热法兰(5)为圆盘形零件,材料为不锈钢,在其法兰面上分别设置有应变架安装螺孔(501)、外壳底座安装螺孔(502)、安装帽安装螺孔(503)及隔热导气槽(504),在中部周向凸起为内胆焊接凸边(505),中间开孔为铜腔过孔(506),在隔热法兰(5)一侧设置有液氮注入孔(507),薄壁隔热环(508)壁厚为0.15mm-0.2mm,壁厚高度为15mm-20mm;所述的应变调节架(6)为上下两层圆环结构,材料为不锈钢,应变连杆(602)直径为0.5mm-2mm,长度为25mm-30mm,应变调节架(6)下端面有高度为3mm-5mm的安装隔热凸台(601),应变调节架(6)上端面有辅助架固定螺孔(603);所述的安装帽(7)为倒置的圆桶结构,材料为不锈钢,壁厚为2mm-3mm,高度为40mm-60mm,底部有安装帽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闻,张珏颖,张磊,陈俊林,王煜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