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482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旨在提供一种实现技术难度小,收发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一体化射频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毫米波双收天线和毫米波单发天线分别位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的两侧区域,在控制信号作用下,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将产生的射频信号传递到单板背面的发射馈线上,并经与发射馈线相连的发射馈源口通孔送至毫米波单发天线的发射馈源点,实现毫米波射频信号的发射;毫米波双收天线将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分别通过两个单收天线各自的接收馈源点,经接收馈源口通孔和单板背面的接收馈线送至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中,实现目标回波信号的下变频、滤波及放大处理,输出中频信号1和中频信号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目标识别和检测、通讯、气象、遥感、射电天文等领域正在被大量开发应用的雷达
中采用的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
技术介绍
毫米波具有独特的传播特性,穿透性强,在中心频率为35GHz和94GHz的窗口频段,可以用于通信、侦察和直升机防撞,在中心频率为60GHz的大气吸收频段,可以用于保密通信,汽车防撞,无线局域网等。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频段的雷达统称。毫米波雷达工作频段一般为30~300GHz(信号波长为1~10mm)。毫米波雷达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较短的波长,且容易实现较窄的波束宽度,从而在目标监视方面有较高的角分辨力和低仰角跟踪能力;能够做到高增益天线的小型化,并具有较宽的频带便于实现高距离分辨特性。但毫米波的不足之处是大气中传播衰减严重,毫米波波束窄对搜索目标不利,对于树木植被的渗透度不高,多普勒频率高导致信号实时捕获较困难,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等。早期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毫米波雷达开始应用于汽车电子、无人机、智能交通等多个行业中。目前,市场主流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产品多集中在24GHz工作频段和77GHz工作频段。长期来看,车载毫米波雷达将会统一于77GHz频段(76-81GHz),该频段带宽更大、功率水平更高、探测距离更远;相比于24GHz,物体分辨准确度提高2-4倍,测速和测距精确度提高3-5倍,能检测行人和自行车;且设备体积更小,更便于在车辆上安装和部署。未来79GHz频段(77-81GHz)中短距离毫米波雷达会成为中距离MRR的主流,且有望全面替代24GHz短距离雷达。毫米波雷达主要是通过天线向外发射毫米波,接收目标反射信号,经后方处理后快速准确地获取目标周围的物理环境信息,如汽车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角度、运动方向等,然后根据所探知的物体信息进行目标追踪和识别分类,进而结合目标动态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最终通过中央处理单元(ECU)进行智能处理,经合理决策后,以声、光及触觉等多种方式告知或警告,或及时对目标做出主动干预。在毫米波收发系统中通常需要将低频脉冲调制线性扫频信号上变频到毫米波,或将毫米波回波信号下变频到低中频以便容易实现基带信号的处理。毫米波雷达与其它频段雷达的组成类似,包括毫米波天线、毫米波射频前端、信号处理机、目标显示等部分。为确保雷达整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正常工作的电磁兼容性,通常雷达采用各组成部分独立研制的集成方式,也就是天线、射频前端、信号处理机以及目标显示等部分,在结构组成、电气性能划分上是彼此分开的,从而导致雷达系统的体积大、设备重量重。毫米波雷达用于对目标的探测功能,主要是实现对探测目标的测距、测速和测角。测距和测速是测量探测目标相对于雷达的径向距离和径向速度,采用单发单收天线即可实现,而测角是测量探测目标相对于雷达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对于天线配置了伺服机构的雷达系统,利用天线伺服机构便可获得测角信息,针对小型化、低成本雷达系统,天线无法配置伺服机构,且要具备探测目标的测角功能,则雷达至少须采用两个或以上的接收天线,利用多个天线接收信号彼此之间的相位关系来实现测角功能。雷达天线形式有多种,如微带贴片天线、波导天线等,不同天线形式,其性能效果是不同的,波导天线馈电损耗小、口径增益高,局限性是体积大、重量重;微带天线具有低轮廓优点,但损耗大,口径增益较低,成本较高。对于连续波体制雷达系统,一般是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采用分开设计方式。调频连续波体制下的毫米波天线系统,将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分开,通过金属腔进行隔离。通常,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设计间距由天线的方向图、发射功率以及接收灵敏度相关,距离过小会增加天线之间的信号耦合,影响信号接收性能。用于实现毫米波信号的上/下变频、滤波及放大作用的毫米波射频前端,用于实现射频信号的发射功能的毫米波发射天线和用于实现目标回波信号的接收功能接收天线是毫米波雷达系统的关键部件,减小整个雷达前端体积的关键就在于天线的设计尺寸。随着毫米波雷达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小型化、低成本和高性能的毫米波雷达系统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一般要求雷达系统具备测距、测速及测角功能,这种应用主要针对几百米距离内的较近目标,雷达需采用至少两个以上的接收天线才能实现测角能力,雷达采用的接收天线越多,其设备体积将越大,实现也越困难,如何兼顾毫米波雷达的测距、测速和测角功能,以及满足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研制,是目前小型化毫米波雷达系统的设计难点,因此,毫米波雷达射频前端的一体化设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实现技术难度小,收发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毫米波天线一体化设计的射频前端。以解决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完全独立分开设计,产品体积及重量大、研制成本高的问题,也解决未配置有伺服机构的毫米波雷达测角实现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包括:一个单板上集成了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毫米波天线包括分别作为雷达信号接收和信号发射的毫米波双收天线和毫米波单发天线,其特征在于:毫米波天线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均放置在单板同一面上,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位于单板中间位置区域,毫米波双收天线和毫米波单发天线分别位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的两侧区域,并且通过板级之间的馈线连接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在控制信号作用下,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将产生的射频信号传递到单板背面的发射馈线上,并经与发射馈线相连的发射馈源口通孔送至毫米波单发天线的发射馈源点,实现毫米波射频信号的发射;毫米波双收天线将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分别通过两个单收天线各自的接收馈源点,经接收馈源口通孔和单板背面的接收馈线送至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中,实现目标回波信号的下变频、滤波及放大处理,输出中频信号1和中频信号2。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技术难度小。本专利技术针对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的设计,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均集成在一个单板上,单板中间区域放置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单板两侧区域分别放置毫米波单发天线和毫米波双收天线,毫米波天线与射频前端电路之间通过板级之间的馈线连接,连接结构简单,线路简洁,技术实现难度小,从而解决了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的一体化设计问题。并且采用下变频、滤波保证了射频系统的频谱纯度;采用低噪声放大处理有效降低了接收机噪声系数;结构集成一体化设计保证了射频收发前端的电磁兼容性能和便携性。收发集成度高。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收形式的毫米波接收天线,将毫米波发射天线和毫米波接收天线进行了分开设计,将毫米波发射天线和毫米波接收天线分别布局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的两边,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最大的利用,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了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从而使整个前端系统具有较好的收发性能、高收发隔离和两路接收信号的高相位幅度平衡。采用1路毫米波单发天线和2路毫米波接收天线,收发天线分离设计使得雷达收发链路具有高隔离度,提高了雷达探测目标的动态范围.两接收天线设计使得雷达获得目标回波细微的相位差,使雷达具备精准的测角能力。解决了具有测角功能的天线收发分开设计的毫米波小型化雷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包括:一个单板上集成了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毫米波天线包括分别作为雷达信号接收和发射的毫米波双收天线和毫米波单发天线,其特征在于:毫米波天线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均放置在单板同一面上,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位于单板中间位置区域,毫米波双收天线和毫米波单发天线分别位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的两侧区域,并且通过板级之间的馈线连接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在控制信号作用下,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将产生的射频信号传递到单板背面的发射馈线上,并经与发射馈线相连的发射馈源口通孔送至毫米波单发天线的发射馈源点,实现毫米波射频信号的发射;毫米波双收天线将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分别通过两个单收天线各自的接收馈源点,经接收馈源口通孔和单板背面的接收馈线送至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中,实现目标回波信号的下变频、滤波及放大处理,输出中频信号1和中频信号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包括:一个单板上集成了毫米波天线和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毫米波天线包括分别作为雷达信号接收和发射的毫米波双收天线和毫米波单发天线,其特征在于:毫米波天线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均放置在单板同一面上,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位于单板中间位置区域,毫米波双收天线和毫米波单发天线分别位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的两侧区域,并且通过板级之间的馈线连接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在控制信号作用下,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将产生的射频信号传递到单板背面的发射馈线上,并经与发射馈线相连的发射馈源口通孔送至毫米波单发天线的发射馈源点,实现毫米波射频信号的发射;毫米波双收天线将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分别通过两个单收天线各自的接收馈源点,经接收馈源口通孔和单板背面的接收馈线送至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中,实现目标回波信号的下变频、滤波及放大处理,输出中频信号1和中频信号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毫米波单发天线采用两排平行微带阵子形式,并通过中部馈线连线构成H结构,发射馈源口位于馈线中间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毫米波双收天线包括两两平行间隔的接收天线,且每个接收天线制有接收馈源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毫米波射频前端电路包括:位于毫米波接收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永伦刘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瑞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