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3460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包括窑室一(8)、窑室二(12)、炉(25)、基座(17)、保温层(18)、移动装置(23),所述基座(17)顶部设置有窑室一(8)、烟道(24)、窑室二(12),所述基座(17)底部设置有柴烧炉(25)、移动装置(23),所述基座(17)与柴烧炉(25)、移动装置(2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8),所述基座(17)前端中部设置有烟气进口(6)、中端中部设置有燃烧系统对接口(22),所述窑室二(12)与燃气烧嘴对接口(22)相通,所述窑室一(8)与柴烧炉(25)通过烟气进口(6)相通。本柴气混烧窑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独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n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friendly wood kiln gas mix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gas mixing kiln, the kiln comprises a kiln chamber (8), two (12), (25), furnace base (17) and an insulating layer (18), the mobile device (23), the base (17)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kiln chamber (8), (24) the kiln flue, two (12), the base (17)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firewood furnace (25), the mobile device (23), the base (17) and firewood furnace (25), the mobile device (23)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sulating layer (18). The front end of the base (17)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lue gas inlet (6), in the end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mbustion system on the interface (22), the two (12) and the kiln gas burner on the interface (22) with the kiln chamber (8) and (25) by burning furnace flue gas import (6). The gas mixing kiln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low cost, unique effec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
本专利技术涉及窑炉领域,尤其是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
技术介绍
传统柴窑烧窑使用松木燃料对陶瓷有滋润作用,窑体烧炉过程中形成的窑内气体氛围非常适合瓷胎原料,能烧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使陶瓷具有白如玉的独特风格,但是由于传统柴窑瓷烧制成本高、成品率低、现代所存在的柴窑数量少,因而具有稀缺性。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明令禁烧柴窑,没有松柴供应,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柴窑烧制风险大成本高;二是一窑下来,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三是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班子集体协作,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塌窑"意外,经济损失动辄以数10万元计算;四是窑炉内前端的温度偏高,后端偏低中间温度最为适中,因此同一炉烧出来的瓷器质量有很大差异,成品率低。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窑炉烧出传统柴窑的风格,是陶瓷领域长期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产品达到柴窑烧制艺术效果的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室一、窑室二、柴烧炉、基座、保温层、移动装置,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窑室一、烟道、窑室二,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底部设置有柴烧炉、移动装置,所述基座中部设置有烟气进口、燃烧系统对接口,所述窑室二与燃烧系统对接口相通,所述窑室一与柴烧炉通过烟气进口相通;所述窑室一由把手、窑壳一、测量孔一构成,所述窑壳一底部设置在基座和烟道顶部,顶部设置有测量孔一,外部设置有把手;所述窑室二由窑壳二、测量孔二、烟囱、烟道阀板构成,所述窑壳二底部设置在烟道和基座顶部,顶部设置有测量孔二,尾部设置有烟囱,所述烟囱内设置有烟道阀板。所述柴烧炉由柴烧室、灰坑、炉栅、投柴门、灰坑门构成,所述柴烧室底部设置有灰坑,所述柴烧室与灰坑之间设置有炉栅,所述柴烧室的侧壁设置有投柴门、灰坑的侧壁设置有灰坑门。所述燃烧系统由燃气烧嘴、输气管道、闸阀组成,所述闸阀设置在输气管道上,所述输气管道一端与燃气烧嘴相连,另一端与燃气源相连。所述移动装置由金属车架、前轮、后轮构成,所述金属车架设置在保温层底部,所述前轮、后轮设置在金属车架底部。所述烟道内设置有烟道闸板。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柴窑对木材需求量大、烧制成本高、成品率低以及能量利用率低的难题,二者结合更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焙烧时,在前期使用气体燃料对产品预热、干燥及低温焙烧,在后期需要柴烧氛围环境时,使用少量木柴使得柴烧与气烧同时作业,以获得模拟柴烧气氛,实现气烧为主柴烧为辅而达到柴窑烧制的艺术效果。从而大大节省木柴,降低了污染,提高了效率,是一种理想实用的新型艺术陶瓷窑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节能环保型柴窑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节能环保型柴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包括窑室一8、窑室二12、柴烧炉25、基座17、保温层18、移动装置23,所述基座17前端的顶部搭设有窑室一8、中端顶部开设有烟道24、后端顶部搭设有窑室二12,所述基座17前端底部焊接有柴烧炉25、后端底部焊接有移动装置23,所述基座17与柴烧炉25、移动装置23之间粘接有保温层18,所述基座17前端中部开设有烟气进口6、中端中部开设有燃烧系统对接口22,所述窑室二12与燃烧系统对接口22相通,所述窑室一8与柴烧炉25通过烟气进口6相通。所述窑室一8由把手7、窑壳一10、测量孔一9构成,所述窑壳一10底部搭设在基座17和烟道24顶部,顶部开设有测量孔一9,外部铆接有把手7。所述窑室二12由窑壳二14、测量孔二13、烟囱15、烟道阀板16构成,所述窑壳二14底部搭设在烟道24和基座17顶部,顶部开设有测量孔二13,尾部搭设有烟囱15,所述烟囱15内铆接有烟道阀板16。所述柴烧炉25由柴烧室4、灰坑2、炉栅3、投柴门5、灰坑门1构成,所述柴烧室4底部搭设有灰坑2,所述柴烧室4与灰坑2之间铆接有炉栅3,所述柴烧室4的侧壁开设有投柴门5、灰坑2的侧壁开设有灰坑门1。所述移动装置23由金属车架19、前轮20、后轮21构成,所述金属车架19铆接在保温层18底部,所述前轮20、后轮21焊接在金属车架19底部。所述烟道24内铆接有烟道闸板11。所述燃烧系统由燃气烧嘴、输气管道、闸阀组成,所述闸阀设置在输气管道上,所述输气管道一端与燃气烧嘴相连,另一端与燃气源相连,所述燃气烧嘴安装在燃烧系统对接口22内。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燃气烧嘴对接口22对接燃气烧嘴向窑室二12内喷射高速高温气流,使制品预热、干燥及低温焙烧当制品到达一定温度需要柴烧环境氛围时,启动窑室一8底部柴烧炉25,柴烧燃烧产物在窑室一8中对少量待烘干坯体、陶制品等加热升温,并进行第一次倒烟,通过烟道闸板11进入窑室二12,与窑室二12中的高速高温气流混合,气烧烟气流与柴烧烟气流融合,融合过程中柴烧烟气流中未燃尽的燃素进行二次燃烧,混合气流在窑室二12中进行第二次倒烟,对窑室二12中待烧艺术品进行柴烧氛围的烧制,最后通过烟囱15内的烟道阀板16进入烟囱15,柴烧与气烧同时作业时,实现双倒烟的特性,达到柴烧的艺术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室一(8)、窑室二(12)、柴烧炉(25)、基座(17)、保温层(18)、移动装置(23),所述基座(17)顶部设置有窑室一(8)、烟道(24)、窑室二(12),所述基座(17)底部设置有保温层(18),所述保温层(18)底部设置有柴烧炉(25)、移动装置(23),所述基座(17)中部设置有烟气进口(6)、燃烧系统对接口(22),所述窑室二(12)与燃烧系统对接口(22)相通,所述窑室一(8)与柴烧炉(25)通过烟气进口(6)相通;所述窑室一(8)由把手(7)、窑壳一(10)、测量孔一(9)构成,所述窑壳一(10)底部设置在基座(17)和烟道(24)顶部,顶部设置有测量孔一(9),外部设置有把手(7);所述窑室二(12)由窑壳二(14)、测量孔二(13)、烟囱(15)、烟道阀板(16)构成,所述窑壳二(14)底部设置在烟道(24)和基座(17)顶部,顶部设置有测量孔二(13),尾部设置有烟囱(15),所述烟囱(15)内设置有烟道阀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柴气混烧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室一(8)、窑室二(12)、柴烧炉(25)、基座(17)、保温层(18)、移动装置(23),所述基座(17)顶部设置有窑室一(8)、烟道(24)、窑室二(12),所述基座(17)底部设置有保温层(18),所述保温层(18)底部设置有柴烧炉(25)、移动装置(23),所述基座(17)中部设置有烟气进口(6)、燃烧系统对接口(22),所述窑室二(12)与燃烧系统对接口(22)相通,所述窑室一(8)与柴烧炉(25)通过烟气进口(6)相通;所述窑室一(8)由把手(7)、窑壳一(10)、测量孔一(9)构成,所述窑壳一(10)底部设置在基座(17)和烟道(24)顶部,顶部设置有测量孔一(9),外部设置有把手(7);所述窑室二(12)由窑壳二(14)、测量孔二(13)、烟囱(15)、烟道阀板(16)构成,所述窑壳二(14)底部设置在烟道(24)和基座(17)顶部,顶部设置有测量孔二(13),尾部设置有烟囱(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小龙高宇乐冯青王彪樊斌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陶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