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油箱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678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油箱供油装置。该双油箱供油装置包括:主油箱,所述主油箱与底盘发动机相连;副油箱,所述副油箱与上装发动机相连;过油管,所述过油管连接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以使油液在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之间流通;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油箱供油装置,通过在主油箱与副油箱之间连接通气管,可以有效防止主油箱、副油箱内的液位差过大、油液无法流通等问题。

Dual tank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supply device for a double oil tank. The dual fuel tank fuel supply device comprises a main oil tank, the main tank chassis and engine connected; tank, th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through tubing, the tub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tank and the auxiliary fuel tank, so that the circulation of oil between the main tank and the auxiliary oil tank; ventilation pipe, the ventilation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main oil tank and the auxiliary fuel tank. Accor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double tank oil supply device, a breather pip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main oil tank and the auxiliary oil tank, so that the liquid level difference in the main oil tank and the auxiliary oil tank is too large, and the oil can not be circul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油箱供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油箱供油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采用两个燃油箱及两套供油系统的车载式混凝土泵车来说,通常主油箱通过一套供油系统为底盘发动机提供燃油,副油箱通过另一套供油系统为上装发动机提供燃油,主油箱和副油箱间通过下方的一根过油管相互连通。一般主、副油箱上带有调压阀,调压阀能根据油箱内外压力差变化而打开或关闭,从而平衡油箱内压力,当主油箱或副油箱的调压阀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开启时,主副油箱内部上方便会产生压力差,随着压力差的增大最终会导致主油箱、副油箱之间的燃油不能相互流动,从而会导致两油箱的液位差过大、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双油箱供油装置,通过在主油箱与副油箱之间连接通气管,可以防止由于调压阀故障导致的两油箱液位差过大、无法正常使用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包括:主油箱,所述主油箱与底盘发动机相连;副油箱,所述副油箱与上装发动机相连;过油管,所述过油管连接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以使油液在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之间流通;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通过在主油箱与副油箱之间连接通气管,可以有效改善两个油箱内部压力不均衡、两个油箱内的液位差过大等问题。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双油箱供油装置还包括:主油箱燃油传感器,所述主油箱燃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油箱的顶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双油箱供油装置还包括:副油箱燃油传感器,所述副油箱燃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副油箱的顶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油箱燃油传感器和所述副油箱燃油传感器上均设置有通气口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通气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油箱与所述主油箱并列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油箱与所述主油箱均设置在车辆的纵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油箱燃油传感器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回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底盘发动机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油箱燃油传感器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回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上装发动机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油管设置在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的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的上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主油箱燃油传感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双油箱供油装置10、主油箱1、副油箱2、过油管3、通气管4、主油箱燃油传感器5、第一进油口51、第一回油口52、副油箱燃油传感器6、通气口7、油箱盖8、纵梁20、主支架30、副支架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10。参照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10可以包括主油箱1、副油箱2、过油管3以及通气管4。其中,主油箱1与底盘发动机相连,副油箱2与上装发动机相连。主油箱1通过一套供油系统为底盘发动机提供燃油,副油箱2通过另一套供油系统为上装发动机提供燃油。过油管3连接主油箱1与副油箱2,以使油液在主油箱1与副油箱2之间流通。当底盘动力工作从主油箱1吸油时,随着主油箱1油量的减少,副油箱2的燃油通过下方过油管3流入主油箱1。同样地,当上装动力工作从副油箱2吸油时,随着副油箱2油量的减少,主油箱1的燃油通过下方过油管3流入副油箱2。通气管4连通主油箱1与副油箱2。通气管4很好地保障了当底盘发动机或上装发动机分别从各自相连的油箱吸油时,当一个油箱油量减少时,因通气管4的作用使两油箱内的压力相同,有效改善主油箱1与副油箱2内部压力不均衡的问题,从而使油液更好地在主油箱1与副油箱2之间流通,并始终保持两油箱液位高度相同。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10,通过在主油箱1与副油箱2之间连接通气管4,可以有效防止主油箱1、副油箱2内的液位差过大、油液无法流通等问题。双油箱供油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主油箱燃油传感器5和副油箱燃油传感器6,其中,主油箱燃油传感器5设置在主油箱1的顶部,副油箱燃油传感器6设置在副油箱2的顶部。主油箱燃油传感器5和副油箱燃油传感器6可用于调节油箱内部的压力。具体而言,主油箱燃油传感器5和副油箱燃油传感器6上均设置有通气口7和调压阀,调压阀用于打开或关闭通气口7。当调压阀控制通气口7打开时,有利于调节主油箱1与副油箱2内的压力,从而进一步减小主油箱1与副油箱2之间的压力差。当调压阀发生故障时,通气管4仍可以平衡主油箱1与副油箱2之间的压力,由此提高了双油箱供油装置10的可靠性。优选地,副油箱2与主油箱1并列设置,并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布置。副油箱2与主油箱1均设置在车辆的纵梁20上,在具体实施例中,副油箱2与主油箱1设置在车辆的左纵梁20的外侧。如图1、图2所示,主油箱1通过两个主支架30固定在车辆的纵梁20上,副油箱2通过两个副支架40固定在车辆的纵梁20上。主支架30、副支架40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车辆的纵梁20上。主油箱1与主支架30之间、副油箱2与副支架40之间均可以采用螺栓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参照图3所示,主油箱燃油传感器5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51和第一回油口52,第一进油口51、第一回油口52与底盘发动机相连。底盘发动机通过第一进油口51和第一回油口52获得燃油,并将多余的燃油返回主油箱1。同样地,副油箱燃油传感器6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回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二回油口与上装发动机相连。上装发动机通过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回油口获得燃油,并将多余的燃油返回副油箱2。因为油液的密度要高于气体的密度,因此优选地,过油管3设置在主油箱1与副油箱2的下方,有利于油液在两个油箱之间快速流通,通气管4设置在主油箱1与副油箱2的上方,有利于气体在两个油箱之间快速流通,从而平衡两个油箱内的压力。此外,主油箱1和副油箱2的油箱盖8均向车身外侧设置,由此方便用户添加燃油或检查油液剩余量。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油箱供油装置10工作可靠、故障率低,可以被应用于车载式混凝土泵车,也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具有双供油需求的车辆和机械。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油箱供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油箱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所述主油箱与底盘发动机相连;副油箱,所述副油箱与上装发动机相连;过油管,所述过油管连接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以使油液在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之间流通;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油箱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所述主油箱与底盘发动机相连;副油箱,所述副油箱与上装发动机相连;过油管,所述过油管连接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以使油液在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之间流通;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主油箱与所述副油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箱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油箱燃油传感器,所述主油箱燃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油箱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油箱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油箱燃油传感器,所述副油箱燃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副油箱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油箱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燃油传感器和所述副油箱燃油传感器上均设置有通气口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通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别立华周隽勇张根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