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670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包括穿透初期支护且端部延伸至土层的穿墙管,初期支护上远离土层的一面上设置第一防水层,所述穿墙管上背向土层方向穿出初期支护的位置上设置一止水法兰,所述穿墙管上位于止水法兰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管段上包覆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衔接,第一防水层上背向土层的一侧设置钢筋笼,所述穿墙管的上端穿出所述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浇筑形成有混凝土体,且在穿墙管外预留后浇带,所述穿墙管上端盖合封闭管口的法兰组件,所述法兰组件不超过所述后浇带,其通过在初期支护中插入穿透至土层内的堵、排水组件,以从根源上减少地下施工中的地下水渗漏发生。

Water blocking structure of through wall blocking and drainage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l plug, drain water blocking structure, including through the initial support and extends to the soil wall pipe, a supporting layer from the early set on the first waterproof layer, the wall pipe back to the soil through the direction of initial support is arranged on the position a sealing flange, the wall pipe in pipe s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sealing flange and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coated with a waterproof layer second, wherein the first waterproof layer and waterproof layer between the first second, the waterproof layer on the back layer is disposed on one side of the cag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ipe through the wall reinforcement cage, the the steel cage formed with concrete pouring, and the wall pipe outside the post pouring zone, the wall pipe flange assembly cover closed pipe, the flange assembly does not exceed the pouring belt, through its branch in the early The shield is inserted into a blocking and drainage component in the soil to reduce underground water leakage from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施工用的堵排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地下施工时,收到地下水的影响,开挖的位置需要首先做初期支护,然后在初期支护上做防水层,防水层做好之后再做二次衬砌。这个施工过程中,地下结构依旧难以避免的出现地下水的渗漏,此时,常用的做法是对漏水点进行注浆堵水,即在漏水发生的位置钻孔,并向孔内注浆,待注浆凝固后将漏水点堵住。然而,这个堵水的过程较为耗时,并且,从地下水渗出至堵水完成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而堵水完成前,防水材料会由于被水浸泡而导致失效。并且,注浆堵水是哪里漏水堵哪里,而对于地下水较多的位置,往往是堵住一个漏水点,地下水又从其他位置渗漏,堵水的速度赶不上漏水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其通过在初期支护中插入穿透至土层内的堵、排水组件,并通过该结构对土层内可能进入初期支护内发生渗漏的地下水进行抽排,以从根源上减少地下施工中的地下水渗漏发生。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包括穿透初期支护且端部延伸至土层的穿墙管,初期支护上远离土层的一面上设置第一防水层,所述穿墙管上背向土层方向穿出初期支护的位置上设置一止水法兰,所述穿墙管上位于止水法兰与第一防水层之间的管段上包覆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衔接,第一防水层上背向土层的一侧设置钢筋笼,所述穿墙管的上端穿出所述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浇筑形成有混凝土体,且在穿墙管外预留后浇带,所述穿墙管上端盖合封闭管口的法兰组件,所述法兰组件不超过所述后浇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墙管穿透初期支护至土层内,而穿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钢筋混凝土之外,因此,在后浇带形成之前,可以通过穿墙管将土层内的水抽出,从而在一段时间内,将可能渗漏至初期支护内的水进行抽排,盖合活动法兰后,浇筑后浇带将活动法兰埋于后浇带内部,这样可以将穿墙管的管口封闭,在封堵前预先将涂层内的水进行抽排,可以防止在其渗透初期支护后再进行堵水,防止地下水将第一防水层浸泡;穿墙管与第一防水层之间以地而防水层衔接,以形成连续的防水层,防止穿墙管的设置影响初期支护上的防水材料的设置;后期即使有地下水发生渗漏,止水法兰可以将这部分水控制在止水法兰与土层之间,防止其继续向外扩散。优选地,所述法兰组件包括焊接固定于穿墙管上端的固定法兰、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于固定法兰上并密封穿墙管的管口的活动法兰,以及垫设在固定法兰与活动法兰之间的橡胶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堵住穿墙管的管口,为了是防止土层内的水从穿墙管内流出,因此,以橡胶垫圈密封固定法兰和活动法兰之间的间隙,可以增加穿墙管本身的密封性,以更好的实现初期支护的堵水。优选地,所述固定法兰与穿墙管的外管壁之间于固定法兰靠近土层的一面上焊接固定有加强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形成后浇带,钢筋笼要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避让,因此,后浇带为素混凝土区域,加强钢板设置在固定法兰与穿墙管的管壁之间,可以使穿墙管上端的结构刚度提升,防止素混凝土受压后导致穿墙管的管口密封受到影响。优选地,所述加强钢板上与固定法兰和穿墙管的管壁交角处设置一避让该交角的斜切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法兰与穿墙管之间理论上应当是垂直焊接,但是,受限于操作精度,两者无法保证垂直,将加强钢板上做斜切面,以避让这个位置的交角,即,加强钢板焊接时,钢板的角不必伸入这个位置,以降低对固定法兰与穿墙管的焊接角度的要求。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水层下端延伸至于第一防水层上形成搭边,所述搭边通过丁基胶带粘结固定至第一防水层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搭边的粘结实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的衔接,可以在穿墙管附近形成较为可靠的防水结构,防止土层内的水从穿墙管在初期支护的穿出位置发生渗漏。优选地,所述搭边的上表面与第一防水层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搭接粘胶带,所搭接粘胶带至少覆盖搭边的边缘并延伸至第一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接粘胶带可以从搭边的外部覆盖并压紧搭边至第一防水层上,以防止水从搭边的边缘渗入。优选地,所述穿墙管上还缠绕设置有止水胶带,所述止水胶带下端接触所述止水法兰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胶带缠绕在止水法兰上方的穿墙管的管壁上,防止止水法兰与穿墙管焊接时存留缝隙而导致地下水渗漏。优选地,所述穿墙管延伸至土层的深度不小于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墙管插入的深度过浅,抽排难以实现,插入50㎜以上,才可能保证土层内的水可以通过穿墙管被抽走。优选地,所述活动法兰至所述后浇带的上顶面的距离不少于2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法兰距离后浇带的上表面过近,会导致穿墙管上端与最终形成的表面距离过近,这会使活动法兰以及之下的固定法兰和穿墙管上端受力较大,将其埋至200毫米以下的深度,可以改善穿墙管上端的受力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地下施工时,使用该构件可以避免大费周折的进行堵水,在工期上有利;地下水流出后能及时排除,避免了第一防水层和第二被流出的地下水浸泡导致的防水层失效,以保证防水层的质量;先期对渗水部位进行注浆堵水,注浆量大不说,且有时候个别渗水部位堵漏完成后,甚至隔天会从其他部位渗水,有点得不偿失,而该构件制作简单,在经济上成本得到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的节点视图;图2是穿墙管及止水法兰结构视图;图3是加强钢板与固定法兰及穿墙管的焊接关系视图;图4是加强钢板的结构视图;图5是为显示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的衔接位置结构而做的图1的A部放大图;图6是为显示第二防水层在穿墙管侧壁上的固定关系而做的图1的B部放大图;图7是为显示法兰组件及加强钢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做的图1的C部放大图。图中,1、土层;2、初期支护;3、防水层;30、第一防水层;31、第二防水层;32、丁基胶带;33、搭接粘胶带;34、缓冲土工布;35、搭边;36、双面密封胶带;4、穿墙管组件;40、穿墙管;41、止水法兰;42、法兰组件;420、固定法兰;421、活动法兰;422、橡胶垫圈;5、二次衬砌;50、钢筋笼;51、混凝土;6、后浇带;7、加强钢板;70、侧边;71、横边;72、斜切面;8、螺栓;9、金属箍;10、止水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如图1中所示,土层1、初期支护2以及二次衬砌5之间穿设穿墙管组件4,其中:穿墙管组件4的端部穿透初期支护2且端部延伸至土层1内至少50㎜,穿墙管组件4的上端埋设在二次衬砌5之内,且其顶部至二次衬砌5的顶部的距离至少为200㎜。二次衬砌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包括钢筋笼50以及浇筑于钢筋笼50内的混凝土51,二次衬砌5的钢筋笼50在穿墙管组件4穿出的位置进行避让,并且,混凝土51在穿墙管组件4的上端预留出一块后浇带6,以实现穿墙管组件4在整个二次衬砌5施工过程中保持与土层1的畅通。结合图1与图2,穿墙管组件4包括贯穿初期支护2并延伸至土层1内的穿墙管40,穿墙管40上位于二次衬砌5内的外管壁上焊接固定有止水法兰41,穿墙管40的上端延伸至后浇带6的部分设置有法兰组件42,用于在后浇带6施工前封堵穿墙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穿透初期支护(2)且端部延伸至土层(1)的穿墙管(40),初期支护(2)上远离土层(1)的一面上设置第一防水层(30),所述穿墙管(40)上背向土层(1)方向穿出初期支护(2)的位置上设置一止水法兰(41),所述穿墙管(40)上位于止水法兰(41)与第一防水层(30)之间的管段上包覆有第二防水层(31),所述第一防水层(30)与第二防水层(31)衔接,第一防水层(30)上背向土层(1)的一侧设置钢筋笼(50),所述穿墙管(40)的上端穿出所述钢筋笼(50),所述钢筋笼(50)内浇筑形成有混凝土(51)体,且在穿墙管(40)外预留后浇带(6),所述穿墙管(40)上端盖合封闭管口的法兰组件(42),所述法兰组件(42)不超过所述后浇带(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穿透初期支护(2)且端部延伸至土层(1)的穿墙管(40),初期支护(2)上远离土层(1)的一面上设置第一防水层(30),所述穿墙管(40)上背向土层(1)方向穿出初期支护(2)的位置上设置一止水法兰(41),所述穿墙管(40)上位于止水法兰(41)与第一防水层(30)之间的管段上包覆有第二防水层(31),所述第一防水层(30)与第二防水层(31)衔接,第一防水层(30)上背向土层(1)的一侧设置钢筋笼(50),所述穿墙管(40)的上端穿出所述钢筋笼(50),所述钢筋笼(50)内浇筑形成有混凝土(51)体,且在穿墙管(40)外预留后浇带(6),所述穿墙管(40)上端盖合封闭管口的法兰组件(42),所述法兰组件(42)不超过所述后浇带(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法兰组件(42)包括焊接固定于穿墙管(40)上端的固定法兰(420)、通过螺栓(8)可拆卸设置于固定法兰(420)上并密封穿墙管(40)的管口的活动法兰(421),以及垫设在固定法兰(420)与活动法兰(421)之间的橡胶垫圈(4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墙堵、排水管的堵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法兰(420)与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少鹏宋延涛陈凯高天宝太强强夏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