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643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支架、喷胶装置和压合装置;支架包括顶板、前后对称的一对侧支板、若干支撑脚、上滚筒输送线和下滚筒输送线;一对侧支板垂直固定在顶板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若干支撑脚均匀固定在一对侧支板的下端面上;上滚筒输送线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相对端面的中部;下滚筒输送线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相对端面底部;喷胶装置包括喷胶主体和喷胶定位装置;喷胶主体设置在上滚筒输送线的底部;喷胶定位装置位于下滚筒输送线的下方;压合装置包括上压合模块、下压合模块和匀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胶水喷涂均匀,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板材压合的工作效率和压合质量。

Automatic pressing device for sheet materi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pressing device of a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spraying device and a compression device; support comprises a top plate, and symmetrical pair of side plates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feet, roller conveyor line and roller conveyor line; a pair of collateral plate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roof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feet are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a uniform collateral plate; on the roller conveyor line level set and fixed in the middle of a relative end collateral plate; under the roller conveyor line level set and fixed on a pair of opposite ends of the bottom plate of collateral; spraying body and spray adhesive spraying device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device; the main spray set in the bottom of the roller conveyor line; spraying positioning device is located below the lower roller conveyor line; the 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pressing module, pressing module and coa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uniform spraying of glue, and ca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pressing quality of the pressing of pl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一些用于组装的板材之间,或者建设用的板材之间需要经过压合才能使用。按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工人将板材压合在一起,人工压合的方式存在的缺点有: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且压合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支架、喷胶装置和压合装置;支架包括顶板、前后对称的一对侧支板、若干支撑脚、上滚筒输送线和下滚筒输送线;一对侧支板垂直固定在顶板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若干支撑脚均匀固定在一对侧支板的下端面上;上滚筒输送线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相对端面的中部;下滚筒输送线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相对端面底部;喷胶装置和压合装置自左向右设置;喷胶装置包括喷胶主体和喷胶定位装置;喷胶主体设置在上滚筒输送线的底部;喷胶定位装置位于下滚筒输送线的下方;压合装置包括上压合模块、下压合模块和匀胶装置;上压合模块设置在顶板的右部;下压合模块和匀胶装置位于下滚筒输送线的下方;匀胶装置位于下压合模块的右侧;下压合模块位于上压合模块的正下方;匀胶装置包括方向向上设置的升降气缸、升降支撑座、旋转支撑座、旋转驱动电机和伸缩气缸;升降气缸设置在下滚筒输送线右侧的下方;升降支撑座固定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升降支撑座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方形的旋转避让槽;旋转支撑座通过其前后端面上的一对旋转中心柱枢接在旋转避让槽的前后侧壁之间;升降支撑座的前端面上固定有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支撑座的旋转中心柱固定连接;旋转支撑座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方形的伸缩避让槽;伸缩气缸方向向下固定在旋转支撑座的上端面上并且其活塞杆穿过伸缩避让槽的上侧壁固定有推送杆;升降支撑座正对下滚筒输送线的右侧的一对滚筒间隙;升降支撑座的左右宽度小于下滚筒输送线的右侧的一对滚筒间隙;下滚筒输送线位于下压合模块的正上方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后导向限位块;一对前后导向限位块右侧的相对的端面与压合板的前后宽度相同;一对前后导向限位块的高度小于压合板的厚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喷胶主体包括方形的喷胶支撑块、喷胶平移驱动电机、喷胶螺纹杆、若干个喷胶嘴支撑座和若干个喷胶嘴;喷胶支撑块固定在上滚筒输送线的底面上并且内部开设有方形的平移槽;平移槽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平移导向槽;平移槽的下侧壁开设有平移避让槽;喷胶嘴支撑座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与平移导向槽互相配合的平移导块;喷胶嘴支撑座平行滑行设置在平移槽内;喷胶嘴安装在喷胶嘴支撑座的底面上;喷胶螺纹杆水平枢接在平移槽的左右侧壁之间并且喷胶嘴支撑座螺接在喷胶螺纹杆上;喷胶支撑块的左端面上固定有喷胶平移驱动电机;喷胶平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喷胶螺纹杆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喷胶定位装置包括方向向上设置的喷胶定位气缸和喷胶定位块;喷胶定位块固定在喷胶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喷胶定位块正对下滚筒输送线的中部的一对滚筒间隙;喷胶定位块的左右宽度小于下滚筒输送线的中部的一对滚筒间隙;喷胶定位块位于喷胶主体的右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压合模块包括上压合气缸、上压合框、左摆动板和闭合气缸和下滑行支撑板;上压合气缸方向向下固定在顶板的右部;上压合框的上端面固定在上压合气缸的活塞杆上;上压合框为下端面开设有方形的安置槽的长方体并且安装槽的左侧壁不封口;上压合框的安置槽的上侧壁左端面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摆动避让槽;左摆动板枢接在摆动避让槽的前后侧壁之间;闭合气缸方向向左固定在上压合框的上端面的左端;闭合气缸的活塞杆上自左向右固定有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左摆动板属于竖直状态时,左摆动板的上部位于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之间;上压合框的安置槽上侧壁上安装有若干吸嘴;上压合框的安置槽的深度小于压合板的厚度;一对侧支板上分别前后水平滑行设置有下滑行支撑板;一对侧支板相对端面之间竖直固定有挡板;挡板的左端面上开设有下不封口的挡板滑行槽;上压合框的右端上下滑行设置在挡板滑行槽;下滑行支撑板的上端面与上滚筒输送线的滚筒上端相切、右端面与挡板的左端面平齐;挡板的左端面与升降支撑座的左端面平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下压合模块包括下压合气缸、下压合支撑板和若干下压合撑块;下压合气缸方向向上设置;下压合支撑板水平固定在下压合气缸的活塞杆上;若干下压合撑块自左向右均匀垂直固定在下压合支撑板的上端面上;下压合撑块正对下滚筒输送线的右侧的一对滚筒间隙;下压合撑块的左右方向的厚度小于下滚筒输送线的右侧的一对滚筒间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胶水喷涂均匀,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板材压合的工作效率和压合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上压合模块31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的匀胶装置33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架;11、顶板;12、侧支板;121、挡板;1210、挡板滑行槽;13、支撑脚;14、上滚筒输送线;15、下滚筒输送线;151、前后导向限位块;20、喷胶装置;21、喷胶主体;211、喷胶支撑块;2110、平移槽;2111、平移导向槽;2112、平移避让槽;212、喷胶平移驱动电机;213、喷胶螺纹杆;214、喷胶嘴支撑座;215、喷胶嘴;22、喷胶定位装置;221、喷胶定位气缸;222、喷胶定位块;30、压合装置;31、上压合模块;311、上压合气缸;312、上压合框;3120、摆动避让槽;313、左摆动板;314、闭合气缸;3141、右定位块;3142、左定位块;315、下滑行支撑板;32、下压合模块;321、下压合气缸;322、下压合支撑板;323、下压合撑块;33、匀胶装置;331、升降气缸;332、升降支撑座;3320、旋转避让槽;333、旋转支撑座;3330、伸缩避让槽;334、旋转驱动电机;335、伸缩气缸;3351、推送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包括支架10、喷胶装置20和压合装置30;支架10包括顶板11、前后对称的一对侧支板12、若干支撑脚13、上滚筒输送线14和下滚筒输送线15;一对侧支板12垂直固定在顶板11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若干支撑脚13均匀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的下端面上;上滚筒输送线14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相对端面的中部;下滚筒输送线15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相对端面底部;喷胶装置20和压合装置30自左向右设置;喷胶装置20包括喷胶主体21和喷胶定位装置22;喷胶主体21设置在上滚筒输送线14的底部;喷胶定位装置22位于下滚筒输送线15的下方;压合装置30包括上压合模块31、下压合模块32和匀胶装置33;上压合模块31设置在顶板11的右部;下压合模块32和匀胶装置33位于下滚筒输送线15的下方;匀胶装置33位于下压合模块32的右侧;下压合模块32位于上压合模块31的正下方;如图1、图3所示,匀胶装置33包括方向向上设置的升降气缸331、升降支撑座332、旋转支撑座333、旋转驱动电机334和伸缩气缸335;升降气缸331设置在下滚筒输送线15右侧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喷胶装置(20)和压合装置(30);支架(10)包括顶板(11)、前后对称的一对侧支板(12)、若干支撑脚(13)、上滚筒输送线(14)和下滚筒输送线(15);一对侧支板(12)垂直固定在顶板(11)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若干支撑脚(13)均匀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的下端面上;上滚筒输送线(14)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相对端面的中部;下滚筒输送线(15)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相对端面底部;喷胶装置(20)和压合装置(30)自左向右设置;喷胶装置(20)包括喷胶主体(21)和喷胶定位装置(22);喷胶主体(21)设置在上滚筒输送线(14)的底部;喷胶定位装置(22)位于下滚筒输送线(15)的下方;压合装置(30)包括上压合模块(31)、下压合模块(32)和匀胶装置(33);上压合模块(31)设置在顶板(11)的右部;下压合模块(32)和匀胶装置(33)位于下滚筒输送线(15)的下方;匀胶装置(33)位于下压合模块(32)的右侧;下压合模块(32)位于上压合模块(31)的正下方;匀胶装置(33)包括方向向上设置的升降气缸(331)、升降支撑座(332)、旋转支撑座(333)、旋转驱动电机(334)和伸缩气缸(335);升降气缸(331)设置在下滚筒输送线(15)右侧的下方;升降支撑座(332)固定在升降气缸(331)的活塞杆上;升降支撑座(33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方形的旋转避让槽(3320);旋转支撑座(333)通过其前后端面上的一对旋转中心柱枢接在旋转避让槽(3320)的前后侧壁之间;升降支撑座(332)的前端面上固定有旋转驱动电机(334);旋转驱动电机(334)的输出轴与旋转支撑座(333)的旋转中心柱固定连接;旋转支撑座(333)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方形的伸缩避让槽(3330);伸缩气缸(335)方向向下固定在旋转支撑座(333)的上端面上并且其活塞杆穿过伸缩避让槽(3330)的上侧壁固定有推送杆(3351);升降支撑座(332)正对下滚筒输送线(15)的右侧的一对滚筒间隙;升降支撑座(332)的左右宽度小于下滚筒输送线(15)的右侧的一对滚筒间隙;下滚筒输送线(15)位于下压合模块(32)的正上方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后导向限位块(151);一对前后导向限位块(151)右侧的相对的端面与压合板的前后宽度相同;一对前后导向限位块(151)的高度小于压合板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喷胶装置(20)和压合装置(30);支架(10)包括顶板(11)、前后对称的一对侧支板(12)、若干支撑脚(13)、上滚筒输送线(14)和下滚筒输送线(15);一对侧支板(12)垂直固定在顶板(11)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若干支撑脚(13)均匀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的下端面上;上滚筒输送线(14)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相对端面的中部;下滚筒输送线(15)水平设置并且固定在一对侧支板(12)相对端面底部;喷胶装置(20)和压合装置(30)自左向右设置;喷胶装置(20)包括喷胶主体(21)和喷胶定位装置(22);喷胶主体(21)设置在上滚筒输送线(14)的底部;喷胶定位装置(22)位于下滚筒输送线(15)的下方;压合装置(30)包括上压合模块(31)、下压合模块(32)和匀胶装置(33);上压合模块(31)设置在顶板(11)的右部;下压合模块(32)和匀胶装置(33)位于下滚筒输送线(15)的下方;匀胶装置(33)位于下压合模块(32)的右侧;下压合模块(32)位于上压合模块(31)的正下方;匀胶装置(33)包括方向向上设置的升降气缸(331)、升降支撑座(332)、旋转支撑座(333)、旋转驱动电机(334)和伸缩气缸(335);升降气缸(331)设置在下滚筒输送线(15)右侧的下方;升降支撑座(332)固定在升降气缸(331)的活塞杆上;升降支撑座(33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方形的旋转避让槽(3320);旋转支撑座(333)通过其前后端面上的一对旋转中心柱枢接在旋转避让槽(3320)的前后侧壁之间;升降支撑座(332)的前端面上固定有旋转驱动电机(334);旋转驱动电机(334)的输出轴与旋转支撑座(333)的旋转中心柱固定连接;旋转支撑座(333)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右贯穿的方形的伸缩避让槽(3330);伸缩气缸(335)方向向下固定在旋转支撑座(333)的上端面上并且其活塞杆穿过伸缩避让槽(3330)的上侧壁固定有推送杆(3351);升降支撑座(332)正对下滚筒输送线(15)的右侧的一对滚筒间隙;升降支撑座(332)的左右宽度小于下滚筒输送线(15)的右侧的一对滚筒间隙;下滚筒输送线(15)位于下压合模块(32)的正上方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后导向限位块(151);一对前后导向限位块(151)右侧的相对的端面与压合板的前后宽度相同;一对前后导向限位块(151)的高度小于压合板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的自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喷胶主体(21)包括方形的喷胶支撑块(211)、喷胶平移驱动电机(212)、喷胶螺纹杆(213)、若干个喷胶嘴支撑座(214)和若干个喷胶嘴(215);喷胶支撑块(211)固定在上滚筒输送线(14)的底面上并且内部开设有方形的平移槽(2110);平移槽(2110)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平移导向槽(2111);平移槽(2110)的下侧壁开设有平移避让槽(2112);喷胶嘴支撑座(214)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与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圣荣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