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以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5666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以及装置,冷却能力优异且能够大幅度缩短循环时间。通过气门输送机构(20A)使朝被水冷的平坦的直线状的气门输送路(22A)以伞表(1a1)接触的方式搬入、载放的锻造气门(1),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且使之前滑动了的气门(1)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与气门(1)的搬入动作相关联,在将气门(1)保持为伞表(1a1)与气门输送路(22A)接触的形态的同时以规定间隔排列成一列而进行间歇输送时,对气门(1)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以及装置
在制造汽车、摩托车等的内燃机用发动机气门时,首先,通过热锻工序来制造在轴部的一端侧一体地形成有伞部的气门的概略形状,之后,通过冷却工序将锻造气门冷却至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以下的规定温度而提高硬度,之后进行除去残余应力并使组织微细化而赋予韧性等的热处理(回火)工序,最后,进行切削、磨削等机械加工工序。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以及装置,用于制造这种发动机气门的生产线上的、在热锻工序后、热处理工序前进行的气门的冷却工序。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锻压装置,其构成为,由镦锻机成型(热锻)的一次成型工件通过输送机输送而搬入锻压主体,由该锻压主体成型的二次成型工件通过冷却用输送机输送,而随机地收纳到接收箱中,二次成型工件在由冷却用输送机输送时被冷却。详细来说,由锻压主体成型的二次成型工件即气门,在由冷却用输送机输送至接收箱为止的期间,通过与大气接触而自然冷却。但是,在自然冷却中,冷却效率较差,无法充分地冷却气门,因此需要在将气门放入接收箱的状态下,例如通过使用风扇进行气冷来使气门冷却至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以下的规定温度,非常麻烦。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非氧化性氛围的连续加热处理炉中、能够在与加热室相连续的冷却室中高效地冷却被加热构件的冷却方法以及装置。详细来说,在与连续炉的加热室相连续的、由循环冷却水的水冷套包围的冷却室中,在该冷却室的底面敷设有热传递率较高的碳质板,并且金属制网眼的输送带被配设成在上述碳质板上接触移动,载放在输送带上的加热后的制品的热经由输送带以及碳质板被水冷套吸热。尤其是,输送带上的制品通过循环供给有冷却水的水冷套被间接地水冷,因此与自然冷却、风扇冷却相比,可以认为冷却效果更优异。但是,在水冷套与制品之间隔有输送带以及碳质板这两个部件,与此相应,水冷套的吸热被抑制而冷却效果无法提高。此外,为了提高冷却效果,将冷却室的全长增长即可,但设备空间会相应地变长。因此,通过使输送带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每分钟125mm)移动,由此实现设备空间的紧凑化以及制品的冷却效果的提高。并且,载放有制品的输送带在全长6.5m的冷却室内移动大约1小时(准确来说为52分钟),能够将800℃的制品温度降低至15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73539(参照段落0014、0015、0016、图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7100(参照段落0011~0018、图1、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制造这种发动机气门的生产线由热锻工序、冷却工序、热处理(回火)工序、机械加工工序等构成,气门制造生产线整体的循环时间受到基于各工序的循环时间中最慢的循环时间的时间的影响,但是在以往,作为冷却工序能够实现的循环时间较慢,因此存在无法充分缩短气门制造生产线整体的循环时间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在新开发在发动机气门的制造工序中的热锻工序后、热处理(回火)工序前进行的气门的冷却工序中采用的冷却方法以及装置时,关注到冷却效果(800℃降低至150℃)在一定程度上较优异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冷却装置。但是,虽然为了充分地冷却气门而需要减慢载放有气门的输送带的移动速度,但在将800℃的气门的温度降低至150℃就花费大约1小时(冷却速度为大约0.18℃/sec、非常慢、冷却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作为气门的冷却工序能够实现的循环时间过长,无法带来气门制造生产线整体的循环时间的缩短。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如下的新方法:不像专利文献2那样使载放有气门的输送带相对于水冷套(冷却水路)接触移动,而是使气门自身在沿着被水冷的气门输送路滑动的同时进行输送。尤其是,关注到输送对象即气门特有的形状、即气门的伞表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大小(面积)的平滑面这一点,并考虑到:如果能够在保持气门的伞表与气门输送路接触的形态不变的状态下输送气门,则气门的热从其伞表直接被气门输送路(冷却用配水管)吸热,因此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格外提高。而且,为此,在对上下颠倒载放于气门输送路的气门的轴部作用气门输送用的横向载荷的情况、即沿横向推压气门轴部的情况下,需要使气门能够不倾倒地滑动,但本专利技术人关注到气门的重心处于气门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并考虑到:如果使气门轴部的横向载荷所作用的位置尽可能靠近伞部,则气门能够在不倾倒而保持上下颠倒的姿态不变的状态下顺畅地滑动,即能够在保持气门的伞表与气门输送路接触的形态的同时输送气门。此外,考虑到:如果在保持气门的伞表与气门输送路接触的形态的同时将气门以规定间隔排列成一列而进行间歇输送,则能够对多个气门连续地进行冷却处理,能够缩短对气门进行冷却处理的时间间隔、即冷却工序的能够实现的循环时间,由此能够对气门制造生产线整体的循环时间的缩短做出足够贡献。而且,制作了样机,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确认到是有效的,从而得到此次的专利申请。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且基于本专利技术人的上述见解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冷却能力优异并且能够大幅度缩短循环时间的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以及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1实施方式的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沿着被水冷的平坦的直线状的气门输送路输送热锻气门时,气门的热被气门输送路吸热而气门被逐渐冷却,在该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中,将向上述气门输送路以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方式搬入、载放的热锻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且将之前朝前方滑动了的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进一步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将朝上述气门输送路依次搬入的气门、与其搬入动作相关联而依次在保持为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形态的同时以规定间隔排列成一列而进行间歇输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3实施方式的锻造气门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平坦的直线状的气门输送路,设置于在内部流动冷却水的水平地配设的配水管的上侧面;以及气门输送机构,邻接地配置在上述配水管的侧方,将向上述气门输送路以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方式搬入、载放的热锻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且将之前朝前方滑动了的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进一步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将朝上述气门输送路依次搬入的气门、与其搬入动作相关联而依次在保持为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形态的同时以规定间隔排列成一列而进行间歇输送,在该锻造气门的冷却装置中构成为,在上述气门输送路的两侧设置有限制所输送的气门的伞部朝该气门输送路宽度方向移动的伞部引导件,上述气门输送机构具备带齿滑板,该带齿滑板为沿着上述气门输送路的长条板状,在其面向该气门输送路的侧缘部设置有气门的轴部卡合用的切口以等间距连续的梳齿,该带齿滑板能够在上述气门输送路的宽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分别进行进退动作,与气门朝上述气门输送路的搬入动作相关联,上述带齿滑板反复进行如下的一系列的箱状动作:沿上述气门输送路的宽度方向前进而使其梳齿与气门轴部卡合,沿前后方向前进规定间距而使与其梳齿卡合的气门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沿宽度方向后退而解除其梳齿与气门轴部的卡合,最后沿前后方向后退规定间距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作用)在轴部的一端侧一体地形成有伞部的热锻气门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面积的伞表由平滑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在沿着被水冷的平坦的直线状的气门输送路输送热锻气门时,气门的热被上述气门输送路吸热而气门被逐渐冷却,其特征在于,将向上述气门输送路以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方式搬入、载放的热锻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且将之前朝前方滑动了的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进一步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将朝上述气门输送路依次搬入的气门、与其搬入动作相关联而依次在保持为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形态的同时以规定间隔排列成一列而进行间歇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在沿着被水冷的平坦的直线状的气门输送路输送热锻气门时,气门的热被上述气门输送路吸热而气门被逐渐冷却,其特征在于,将向上述气门输送路以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方式搬入、载放的热锻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且将之前朝前方滑动了的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进一步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将朝上述气门输送路依次搬入的气门、与其搬入动作相关联而依次在保持为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形态的同时以规定间隔排列成一列而进行间歇输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气门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气门输送路的上方由气冷套覆盖,在上述气门输送路上被间歇输送的气门的热由在上述气冷套内生成的空气流动吸热。3.一种锻造气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平坦的直线状的气门输送路,设置于在内部流动冷却水的水平地配设的配水管的上侧面;以及气门输送机构,邻接地配置在上述配水管的侧方,将向上述气门输送路以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方式搬入、载放的热锻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且将之前朝前方滑动了的气门的轴部的靠近伞部的部位沿横向推压而使其进一步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将朝上述气门输送路依次搬入的气门、与其搬入动作相关联而依次在保持为其伞表与该气门输送路接触的形态的同时以规定间隔排列成一列而进行间歇输送,在上述锻造气门的冷却装置中构成为,在上述气门输送路的两侧设置有限制所输送的气门的伞部朝该气门输送路宽度方向移动的伞部引导件,上述气门输送机构具备带齿滑板,该带齿滑板为沿着上述气门输送路的长条板状,在其面向该气门输送路的侧缘部设置有气门的轴部卡合用的切口以等间距连续的梳齿,该带齿滑板能够在上述气门输送路的宽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分别进行进退动作,与气门朝上述气门输送路的搬入动作相关联,上述带齿滑板反复进行如下的一系列的箱状动作:沿上述气门输送路的宽度方向前进而使其梳齿与气门轴部卡合,沿前后方向前进规定间距而使与其梳齿卡合的气门朝前方滑动规定距离,沿宽度方向后退而解除其梳齿与气门轴部的卡合,最后沿前后方向后退规定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部胜则植木善之高濑清石原直哉
申请(专利权)人:日锻汽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