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310174225.4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名称为“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3年5月13日)。
本专利技术例如涉及能够降低伴随数据线电位变动的画质恶化的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些年,提出各种使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以下称“OLED”)元件等发光元件的电光装置。在该电光装置中,一般构成为与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对应地,并且与应显示的图像的像素对应地设置包括上述发光元件、晶体管等的像素电路。使用了OLED的像素电路一般具备:写入晶体管,其决定能否输入经由数据线供给的数据信号;驱动晶体管,其基于数据信号决定向OLED供给的电流量;和保持电容,其保持从数据线供给的数据信号。并且,有以高画质化为目的,而利用了更多元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1790号公报然而,若以上述那样的像素电路的构成进行实际驱动,则会由于数据线的电位变动而产生噪声。向OLED供给的电流由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而决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数据线;电源布线;发光元件;中继电极;以及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具备与所述中继电极电连接的栅极电极,并且对所述电源布线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电连接进行控制,所述中继电极与所述电源布线形成于同一层,所述中继电极的至少三侧被所述电源布线包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15 JP 2012-1115671.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数据线;电源布线;发光元件;中继电极;以及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具备与所述中继电极电连接的栅极电极,并且对所述电源布线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电连接进行控制,所述中继电极与所述电源布线形成于同一层,所述中继电极的至少三侧被所述电源布线包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布线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电极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布线的一部分在俯视观察时配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泽幸行,野村猛,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