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混改性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与聚丙烯酰胺(PAM)的共混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鉴于飞机、造船、电机、轻工、纺织、石油化工、电子仪表等一系列工业技术部门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轻质、高强、坚牢、加工成型简便的新材料,是我们当前迫切的任务。这一方面有赖于高分子品种的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对现有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或填充改性,以提高其各项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填充作为一种塑料改性方法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加工设备要求不高,填充后材料价格降低等优点而被普遍应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一种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的热塑性塑料,但是由于PET结晶速率慢,成型加工困难,模塑温度高,生产周期长,冲击性能差,大量用于制作纤维,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应用。一般通过增强、填充、共混等方法改进其加工性和物性,开发较为成功的案例,如杜邦(DuPont)的Rynite,Eastman的Ektar,以及帝人的FR-PET等。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增强聚酯共混工程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是采用以下组份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共混而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650~995,聚丙烯酰胺5~50,玻璃纤维0~300,抗氧剂1~10。
【技术特征摘要】
1所述的抗冲增强聚酯共混工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5~50重量份的聚丙烯酰胺用1000重量份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形成粘稠的凝胶;(2)将650~995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切粒加入到上述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搅拌均匀;(3)将混合物在70~90℃下真空干燥7~9小时;(4)混合物在245℃~255℃下,加1~10重量份抗氧剂,加0~300重量份玻璃纤维,以双螺杆挤出造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热塑性塑料基体中引入少量亲水性的含有氨基的树脂,可以与基体形成氢键,改善PET在玻璃纤维表面的浸润行为,有效地提高了PET的冲击强度,尤其是弯曲强度和模量大幅度增长,拉身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稍有提高,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将10gPAM室温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成凝胶,与2kgPET CB-608S混和均匀,真空80℃干燥8小时在挤出机上挤出造粒,加10g抗氧剂1010,挤出机各段温度为245℃,250℃,255℃,250℃。 力学性能见表1。 实施例2~3其中PAM含量分别为20g和50g,维持PET含量不变,其余同实施例1。力学性能见表1。 实施例4将10gPAM室温溶于200mL去离子水,搅拌成凝胶,与2kgPET CB-608S混和均匀,真空80℃干燥8小时在挤出机上挤出造粒,加10g抗氧剂1010,挤出机各段温度为245℃,250℃,2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同飞,杨桂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