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769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其解决了现有强度不高、制造工序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其横截面呈由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弯折部组成的结构,其包括首尾依次成一体式固定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一弯折部、第三直线段、第四直线段、第二弯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的提高车身结构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以及装配工序,同时使驾驶室整体外形也更加美观,驾驶员及乘客的视野更加开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受制造工艺的限制,大多数沙滩车、观光车以及巡逻车等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玻璃窗框多为钣金冲压件拼焊而成,其缺点为:⑴强度不高,刚性差,焊接会影响钢材的强度,使车身安全性降低。⑵制造工序复杂,耗费工时,焊缝处一般需打磨,打磨后再刮腻子。⑶生产成本较高,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和物力用于对冲压模具、冲压设备以及用于拼焊的工装夹具的生产以及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制造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异型管材横截面呈由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弯折部组成的结构,其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第四直线段、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直线段水平设置,第一直线段的右端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直线段,第二直线段上端边向右下方延伸形成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部;第三直线段与第一直线段平行设置,第三直线段设置在第一直线段右下方;第三直线段左端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四直线段,第四直线段下端边向左上方延伸形成向上弯折的第二弯折部;第一直线段左端边与第二弯折部连接,第三直线段右端边与第一弯折部连接;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一弯折部、第三直线段、第四直线段、第二弯折部首尾依次成一体式固定连接。本技术前挡风窗框设置为n字形左右对称一体式结构,前挡风窗框由上窗框、左侧窗框、右侧窗框组成;上窗框水平设置,上窗框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窗框、右侧窗框固定连接;左侧窗框与右侧窗框夹角α为0°~10°,左侧窗框和右侧窗框末端均设置一斜面,斜面与水平面夹角β为30°~50°。优选的,第一直线段长度、第二直线段长度、第三直线段长度、第四直线段长度相同,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为圆弧。优选的,异型管材采用碳钢材质。优选的,左侧窗框与右侧窗框夹角α为6°,左侧窗框和右侧窗框末端设置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β为41°。优选的,异型管材采用Q235碳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极大的提高车身结构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以及装配工序,同时使驾驶室整体外形也更加美观,驾驶员及乘客的视野更加开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前挡风窗框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前挡风窗框的左视图。图4是图3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1.第一直线段,2.第二直线段,3.第三直线段,4.第四直线段,5.第一弯折部,6.第二弯折部、7.上窗框,8.左侧窗框,9.右侧窗框,10.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由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异型管材横截面呈由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弯折部组成的结构,该结构类似于“8”字形,其包括第一直线段1、第二直线段2、第三直线段3、第四直线段4、第一弯折部5、第二弯折部6;第一直线段1水平设置,第一直线段1的右端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直线段2,第二直线段2上端边向右下方延伸形成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部5;第三直线段3与第一直线段1平行设置,第三直线段3设置在第一直线段1右下方;第三直线段3左端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四直线段4,第四直线段4下端边向左上方延伸形成向上弯折的第二弯折部6;第一直线段1左端边与第二弯折部6连接,第三直线段3右端边与第一弯折部5连接;第一直线段1、第二直线段2、第一弯折部5、第三直线段3、第四直线段4、第二弯折部6首尾依次成一体式固定连接。本技术前挡风窗框设置为n字形左右对称一体式结构,前挡风窗框由上窗框7、左侧窗框8、右侧窗框9组成;上窗框7水平设置,上窗框7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窗框8、右侧窗框9固定连接;左侧窗框8与右侧窗框9夹角α为6°,左侧窗框8和右侧窗框9末端均设置一个斜面10,斜面10与水平面夹角β为41°,方便安装前挡风玻璃,使整个窗体更加美观大方。本技术第一直线段1长度、第二直线段2长度、第三直线段3长度、第四直线段4长度相同,第一弯折部5和第二弯折部6为圆弧。本技术异型管材采用Q235碳钢。本技术在上窗框7、左侧窗框8和右侧窗框9整个窗框的第三直线段3处压上密封胶条后,在第四直线段4处安装前挡风玻璃;在上窗框7处的第一直线段1和第二直线段2处作为顶棚安装面安装车顶棚;在左侧窗框8和右侧窗框9处的第一直线段1和第二直线段2处作为门洞止口面安装门洞止口;左侧窗框8和右侧窗框9末端设置的斜面10与车架固定连接。本技术是利用数控弯管机对冷轧无缝管材通过冷弯处理成型。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结构强度高、抗弯和抗扭能力强,且整体紧凑,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以及装配工序,同时使驾驶室整体外形也更加美观,驾驶员及乘客的视野更加开阔。惟以上者,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管材横截面呈由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弯折部组成的结构,其包括第一直线段(1)、第二直线段(2)、第三直线段(3)、第四直线段(4)、第一弯折部(5)、第二弯折部(6);所述第一直线段(1)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直线段(1)的右端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直线段(2),所述第二直线段(2)上端边向右下方延伸形成向下弯折的所述第一弯折部(5);所述第三直线段(3)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直线段(3)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段(1)右下方;所述第三直线段(3)左端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四直线段(4),所述第四直线段(4)下端边向左上方延伸形成向上弯折的所述第二弯折部(6);所述第一直线段(1)左端边与所述第二弯折部(6)连接,所述第三直线段(3)右端边与所述第一弯折部(5)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1)、所述第二直线段(2)、所述第一弯折部(5)、所述第三直线段(3)、所述第四直线段(4)、所述第二弯折部(6)首尾依次成一体式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管材横截面呈由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弯折部组成的结构,其包括第一直线段(1)、第二直线段(2)、第三直线段(3)、第四直线段(4)、第一弯折部(5)、第二弯折部(6);所述第一直线段(1)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直线段(1)的右端边沿竖直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直线段(2),所述第二直线段(2)上端边向右下方延伸形成向下弯折的所述第一弯折部(5);所述第三直线段(3)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直线段(3)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段(1)右下方;所述第三直线段(3)左端边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四直线段(4),所述第四直线段(4)下端边向左上方延伸形成向上弯折的所述第二弯折部(6);所述第一直线段(1)左端边与所述第二弯折部(6)连接,所述第三直线段(3)右端边与所述第一弯折部(5)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1)、所述第二直线段(2)、所述第一弯折部(5)、所述第三直线段(3)、所述第四直线段(4)、所述第二弯折部(6)首尾依次成一体式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型场地用车前挡风窗框的异型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窗框设置为n字形左右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剧旭郑贵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瑞博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