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70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幕墙、外层幕墙以及通风夹层,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单层钢化玻璃,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夹层玻璃幕墙,所述的通风夹层设置在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之间,所述的通风夹层的上部通过上层隔板密封,所述的通风夹层的下部通过下层隔板密封,所述通风夹层的中部悬挂有遮阳百叶窗,通风夹层的侧边顶部设有排风口,通风夹层的侧边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的夹层玻璃幕墙包括两层玻璃层以及介质层,所述的介质层设置在两层玻璃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调节日照遮阳,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幕墙系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
技术介绍
玻璃幕墙为当代的一种新型建筑外墙形式,是指作为建筑外墙装潢的镜面玻璃,在浮法玻璃组成中添加微量的Fe、Ni等,并经过钢化制成颜色透明的板状玻璃,可以吸收红外线,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既能像镜子反射光线,又能像玻璃透过光线。我国的玻璃幕墙能耗很大,普通单层玻璃幕墙能耗约占整个建筑能耗的40%左右。现阶段我国提高玻璃幕墙节能保温性能的主要措施尚停留在消极设防的设计思想阶段,技术相对世界水平已经落后。为了响应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并基于目前新兴的玻璃幕墙节能技术,可以利用“温室效应”和“烟囱效应”的原理对传统玻璃幕墙进行改进,应用智能控制的百叶窗,设计成多介质双层玻璃幕墙,以节约冬天供暖和夏天散热所需的能耗,谋求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减少光污染和声污染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为中国公共建筑建设提供经济环保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层玻璃幕墙系统,有效地调节日照遮阳,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幕墙、外层幕墙以及通风夹层,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单层钢化玻璃,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夹层玻璃幕墙,所述的通风夹层设置在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之间,所述的通风夹层的上部通过上层隔板密封,所述的通风夹层的下部通过下层隔板密封,所述通风夹层的中部悬挂有遮阳百叶窗,通风夹层的侧边顶部设有排风口,通风夹层的侧边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的夹层玻璃幕墙包括两层玻璃层以及介质层,所述的介质层设置在两层玻璃层之间。优选地,所述的介质层为空气层或者自来水层。优选地,所述的介质层的宽度为10mm,所述的玻璃层的宽度的范围为6-8mm,所述介质层和所述玻璃层的长度的范围为350-400mm。优选地,所述通风夹层的宽度为70cm。本技术的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有效地调节日照遮阳,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层介质循环型内层幕墙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层幕墙,2-内层幕墙,3-天花板,4-室内地面,5-遮阳百叶窗,6-上层隔板,7-下层隔板,8-通风夹层,9-进风口,10-排风口,11-玻璃层,10-介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示意图,包括内层幕墙2、外层幕墙1以及通风夹层8,所述外层幕墙1采用单层钢化玻璃,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夹层玻璃幕墙,所述的通风夹层8设置在内层幕墙2和外层幕墙1之间,所述的通风夹层8的上部通过上层隔板6密封,所述的通风夹层8的下部通过下层隔板7密封,所述通风夹层8的中部悬挂有遮阳百叶窗5,通风夹层8的侧边顶部设有排风口10,通风夹层8的侧边底部设有进风口9,所述的夹层玻璃幕墙包括两层玻璃层11以及介质层10,所述的介质层10设置在两层玻璃层11之间。所述的介质层11为空气层或者自来水层。所述的介质层11的宽度为10mm,所述的玻璃层的宽度的范围为6-8mm,所述介质层和所述玻璃层的长度的范围为350-400mm。内层幕墙2靠近室内地面4和室内天花板3的一侧。通风夹层结构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通过烟囱效应引导室外空气进入通风夹层,将夹层中的热量以及室内废气从上部排风口排出。通过设置通风夹层,夹层内的空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热量在其间流动,形成热量缓冲层,从而可以使室内获得自然通风,优化建筑通风质量,调节室内温度,有效减少太阳辐射热对建筑本身的影响,节省空调能耗。同时通过根据太阳辐射角度对通风夹层中的百也可有效改善太阳辐射的影响。内外两层幕墙之间的通风夹层的距离一般为50到60cm。由于本技术加入了遮阳百叶窗,故将通风层设计为70cm,从而形成一个两侧各有30cm左右的双通风夹层,通风夹层采用厢式设计,即以每一楼层为一个设计单元,每一单元的顶部和底部都分别设有排气口和进气口,室外新鲜空气从底部进气口进入,气流从上方排气口排出,获得自然通风。其优点是能够保证每一通风单元内气流速度柔和、稳定,同时每一楼层单元的通风以及维护互不影响,易于在幕墙层间水平行走,以便清洁。夏季时,打开换气层的进、排风口,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烟囱效应带走通风夹层内的热量,降低内层玻璃表面的温度,节省空调能耗。同时,在夏季阳光暴晒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百叶窗可减少太阳辐射,避免室内过亮。冬季时,关闭通风层两端的进、排风口,换气层中的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形成一个温室,有效地提高了内层玻璃的温度,减少室内对外散热,从而减少建筑物的采暖费用。夹层介质循环型内层幕墙结构如图2所示,内墙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并将流水和空气作为夹层介质,通过采用合适的密封剂进行有效的密封。在夏天,夹层中循环水介质,由于水的比热高、传热系数较大,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同时,水较之玻璃能够有效吸收太阳光,将反射率降到最低,大大降低光污染,夹层中的“水幕墙”增加了幕墙厚度,隔音效果也得到增强。冬天时,为避免结冰,夹层中改为通入空气或CO2,形成小范围的温室效应,可有效保持室内的温度。外层玻璃和中间层玻璃之间设计的百叶窗,其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阳光直接照射,从而避免室内过热,阻挡阳光直射,防止炫光。同时为了达到智能化和人性化标准,尽可能的减少人力资源和人为操作,将百叶窗的控制改为电脑的自动调节,在外层幕墙中间放置光敏电阻,选取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由光敏电阻不断地向单片机反馈光强信息,单片机根据建筑所在位置已经设定好的所需光强,实现自动调节舵机旋转,从而控制百叶窗的角度。同时为了满足个人对不同时刻的光强要求不同,在程序中添加人工调节系统。在此过程中,由AD转换模块、百叶窗舵机控制模块、百叶窗自动控制角度模块和百叶窗人为控制角度模块共同完成。随着人们对于能源需求与节约的认识逐渐加强作为新型幕墙的双层玻璃幕墙由于巨大的节能潜力而必将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尽管本技术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幕墙、外层幕墙以及通风夹层,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单层钢化玻璃,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夹层玻璃幕墙,所述的通风夹层设置在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之间,所述的通风夹层的上部通过上层隔板密封,所述的通风夹层的下部通过下层隔板密封,所述通风夹层的中部悬挂有遮阳百叶窗,通风夹层的侧边顶部设有排风口,通风夹层的侧边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的夹层玻璃幕墙包括两层玻璃层以及介质层,所述的介质层设置在两层玻璃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介质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幕墙、外层幕墙以及通风夹层,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单层钢化玻璃,所述外层幕墙采用夹层玻璃幕墙,所述的通风夹层设置在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之间,所述的通风夹层的上部通过上层隔板密封,所述的通风夹层的下部通过下层隔板密封,所述通风夹层的中部悬挂有遮阳百叶窗,通风夹层的侧边顶部设有排风口,通风夹层的侧边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的夹层玻璃幕墙包括两层玻璃层以及介质层,所述的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景锋董明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宇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