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其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构成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在二者之间形成玻璃幕墙空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粘贴在外层玻璃幕墙的内侧;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可调角度的百叶结构,多个该太阳能电池板转动支撑在一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并与一个角度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不占用建筑空间,省工省时,维护管理简单费用低,最终达到节能省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主要用于房屋建筑。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层玻璃幕墙提出了采用自然风为主,机械送风为辅的通风结构方式,以解决自然风不持续、不稳定的问题,并通过将进出风口设置于不同位置、由通风管道或‘建筑层通风道’连接进出风口、增大进出风口的垂直距离、设置防火措施等技术方案,实现双层幕墙之间的‘烟囱效应’,保证气流畅通、并保持一定的速度,从而带走热量、降低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机械辅助送风是采用风机再通过管道系统送风的方式,存在建设成本高、管道系统占用较多建筑空间、费工又费时、维护管理复杂等问题;不能利用太阳能发电,浪费了大量太阳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过管道系统送风的方式,存在建设成本高、管道系统占用较多建筑空间、费工又费时、维护管理复杂等问题;不能利用太阳能发电,浪费了大量太阳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其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墙构成双层玻璃.墙结构,在_■者之间形成玻璃.墙空腔;在对应每一楼层处的玻璃幕墙空腔内设有建筑层间通风隔栅,在每一通风隔栅的下面装有监测空气流动情况的智能监测器、消防喷淋兼喷水降温管道及电脑控制系统和消防烟感报警器;在每一楼层的内层玻璃幕墙上设有可开启扇,在双层玻璃幕墙的顶端设有屋面智能排或进风口和智能排风口,在地下室的双层玻璃幕墙的底端设有地下结构,在该地下结构上面的外层玻璃幕墙上设有智能进风口 ;在对应于地下室顶端的建筑层间通风隔栅装有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粘贴在外层玻璃幕墙的内侧。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可调角度的百叶结构,多个该太阳能电池板转动支撑在一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并与一个角度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不占用建筑空间,省工省时,维护管理简单费用低,最终达到节能省钱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幕墙上智能排(进)风口1、建筑层间通风隔栅2、外层玻璃幕墙3、监测空气流动情况的智能监测器4、消防喷淋兼喷水降温管道及电脑控制系统5、屋面智能排风口 6、建筑结构7、内幕墙上的可开启扇8、内层玻璃幕墙9、内外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10、消防烟感报警器11、地下结构13、风机14、智能进风口 15、太阳能电池板16、太阳能电池板支架17。内层玻璃幕墙9与外层玻璃幕墙3构成双层玻璃幕墙,在二者之间形成空腔10。在对应每一楼层处设有建筑层间通风隔栅2,在每一通风隔栅2的下面装有监测空气流动情况的智能监测器4、消防喷淋兼喷水降温管道及电脑控制系统5和消防烟感报警器11。在每一楼层的内层玻璃幕墙9上设有可开启扇8,在双层玻璃幕墙的顶端设有屋面智能排(进)风口 I和智能排风口 6,在地下室的双层玻璃幕墙的底端设有地下结构13,在该地下结构13上面的外层玻璃幕墙3上设有智能进风口 15。在对应于地下室顶端的建筑层间通风隔栅2装有风机14。在所述的外层玻璃幕墙3的内侧粘贴有太阳能电池板16 ;或者在内外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10内安装可调角度的百叶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17,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7转动支撑在一太阳能电池板支架18上,各个太阳能电池板17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未图示)自动调节角度(该角度调节机构由电脑控制系统5控制)。太阳能电池板17的角度可根据需要调节,当需要太阳能发电时,调节太阳能电池板17朝向照射方向;不需要太阳能发电时,调节太阳能电池板17与太阳光线平行,使阳光直射入内外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10内。所述的智能监测器4提供空气流动的监测数据,由控制中心计算机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决所述的定进风口 15、排风口 I或6的开启或关闭,以决定风机14是否开始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1、在夏季有自然风,同时智能进风口 15处于迎风面时,智能进风口 205开启,让室外空气进入内外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10,穿过建筑层间通风隔栅2,利用内外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10的“竖井”,使空气借助“烟囱效应”形成的气流快速垂直上升,并通过智能排风口 6直接将热空气排至室外。2、在夏季有自然风,但进风口 15处于背风面时,智能进风口 15开启,同时电脑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风机14开始工作,让风机14运转产生的动力,提高空气在空腔10内的流动速度,穿过建筑层间通风隔栅2,利用内外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10的“竖井”,使空气借助“烟囱效应”形成的气流快速垂直上升,并通过智能排风口 6直接将热空气排至室外。3、在夏季,当无自然风或自然风较小,智能进风口 15开启,同时电脑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风机14开始工作,让风机14运转产生的动力,提高空气在空腔10内的流动速度,穿过建筑层间通风隔栅2,利用内外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10的“竖井”,使空气借助“烟囱效应”形成的气流快速垂直上升,并通过智能排风口 6直接将热空气排至室外。4、冬季,按“温室效应”要求,控制和操作风机14、风口 15、智能排(进)风口 1、6和整个系统。5、在使用过程中,当消防烟感报警器11报警时,消防喷淋兼喷水降温管道5开始工作,降低火灾损失;内幕墙上的可开启扇8向上和向外开启,以降低烟雾对室内的影响。6、在使用过程中,当夏季室外温度很高时,消防喷淋兼喷水降温管道5可以喷水,通过喷水降低空腔10内的温度。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其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构成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在二者之间形成玻璃幕墙空腔;在对应每一楼层处的玻璃幕墙空腔内设有建筑层间通风隔栅,在每一通风隔栅的下面装有监测空气流动情况的智能监测器、消防喷淋兼喷水降温管道及电脑控制系统和消防烟感报警器;在每一楼层的内层玻璃幕墙上设有可开启扇,在双层玻璃幕墙的顶端设有屋面智能排或进风口和智能排风口,在地下室的双层玻璃幕墙的底端设有地下结构,在该地下结构上面的外层玻璃幕墙上设有智能进风口 ;在对应于地下室顶端的建筑层间通风隔栅装有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粘贴在外层玻璃幕墙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可调角度的百叶结构,多个该太阳能电池板转动支撑在一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并与一个角度调节机构传动连接。全文摘要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其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构成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在二者之间形成玻璃幕墙空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粘贴在外层玻璃幕墙的内侧;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可调角度的百叶结构,多个该太阳能电池板转动支撑在一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上,并与一个角度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不占用建筑空间,省工省时,维护管理简单费用低,最终达到节能省钱的目的。文档编号E04D13/18GK102995802SQ20121054861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其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构成双层玻璃幕墙结构,在二者之间形成玻璃幕墙空腔;在对应每一楼层处的玻璃幕墙空腔内设有建筑层间通风隔栅,在每一通风隔栅的下面装有监测空气流动情况的智能监测器、消防喷淋兼喷水降温管道及电脑控制系统和消防烟感报警器;在每一楼层的内层玻璃幕墙上设有可开启扇,在双层玻璃幕墙的顶端设有屋面智能排或进风口和智能排风口,在地下室的双层玻璃幕墙的底端设有地下结构,在该地下结构上面的外层玻璃幕墙上设有智能进风口;在对应于地下室顶端的建筑层间通风隔栅装有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层玻璃幕墙与外层玻璃幕墙之间的空腔内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润美润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