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色氨酸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444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色氨酸的生产工艺,微滤后利用阴离子脱色树脂除去大部分蛋白与色素,然后加入活性炭进一步脱色,再利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色氨酸,除去发酵液中大部分杂质,采用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冷却结晶获得色氨酸晶体,母液加热旋蒸后所得的馏出液乙醇溶液可回收处理继续用作为洗脱液,母液进一步套用至大孔树脂吸附步骤回收色氨酸;所述提取工艺省去了发酵液超滤操作,避免了损失,提高了产品收率,节省了蒸发浓缩蒸汽用量,节省了工业用水量和酸碱用量,降低了废液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色氨酸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L-色氨酸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色氨酸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色氨酸,作为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作为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和医药领域,色氨酸的生产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已日渐成熟,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得到。当今色氨酸发酵生产中常用的培养基中的酵母粉等成分都会使发酵液颜色变深,而且在色氨酸发酵后期菌体也会产生一些带有色素的副产物使得发酵液颜色变深。发酵液中还存在一些菌体产生的蛋白增加了发酵液的粘度。而蛋白和色素正是色氨酸分离提取环节中需要去除的最主要的两类杂质。并且由于色氨酸在水中溶解度不高,容易析出,也导致了其在后期分离提取的很多单元操作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了收率,增加了分离提取的难度和成本。对于现有的去除蛋白和色素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超滤膜过滤料液。但其不仅造价昂贵,且孔径微小极容易堵塞,又由于色氨酸溶解度很低,结晶后容易被膜截留从而造成产品的损失,降低了产品的收率。现阶段色氨酸生产工艺一般采用的生产方法为离交法,主要步骤为微滤、离交、脱色、浓缩、结晶等单元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色氨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双树脂提取纯化发酵液中L‑色氨酸,具体步骤如下:(1)将色氨酸发酵液经过加热灭活、微滤膜过滤后,进入阴离子脱色树脂除去大部分蛋白与色素,所述阴离子脱色树脂为专用脱色树脂SQD‑817;(2)洗脱液中加入活性炭进一步脱色,过滤后收集脱色液后进入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待树脂吸附饱和时停止吸附;(3)用乙醇溶液对吸附树脂进行洗脱,得到进一步纯化的L‑色氨酸洗脱液;(4)将洗脱液体直接放入4℃恒温冰箱进行低温冷冻结晶;结晶完成后抽滤得到色氨酸固体粗品和母液,母液进入酒精回收塔回收酒精、剩余母液继续作为洗脱液用于下次上柱吸附,粗品经干燥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色氨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双树脂提取纯化发酵液中L-色氨酸,具体步骤如下:(1)将色氨酸发酵液经过加热灭活、微滤膜过滤后,进入阴离子脱色树脂除去大部分蛋白与色素,所述阴离子脱色树脂为专用脱色树脂SQD-817;(2)洗脱液中加入活性炭进一步脱色,过滤后收集脱色液后进入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待树脂吸附饱和时停止吸附;(3)用乙醇溶液对吸附树脂进行洗脱,得到进一步纯化的L-色氨酸洗脱液;(4)将洗脱液体直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阳陈宁刘子强谢希贤张成林李燕军范晓光马倩杨梦晨刘镇瑜户红通蔡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