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068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包括立柱以及支撑块,支撑块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的端部固定在立柱侧壁上,玻璃管套设在竖直段上,在立柱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丝杆,丝杆活动贯穿水平段后沿立柱的侧壁向上延伸,在立柱侧壁上开有导向槽,在丝杆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导向块另一端开有正对竖直段的通孔,抛光环固定在通孔内圆周壁上,抛光环的内径与玻璃管的外径相同。本技术方案利用抛光环对玻璃管外壁进行环向打磨抛光,且通过电机正反向转动,使得抛光环与玻璃管外壁突出的电热膜原料层产生往复的相对运动,确保玻璃管外壁的电热膜原料层厚度一致。

External circumferential wall polishing device for electrothermal film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thermal film pipe outer wall polishing device, comprising a column and a support block, the supporting block comprises a horizontal section and vertical section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the end of the horizontal section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olumn, the glass tube is vertical section, a motor is fixed on the column,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the screw rod extends along the column, the side wall of the wire rod activity through the horizontal section, a guid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olumn, the guide block matched with the screw rod, a guide block is sliding arranged in the guide groove, the other end of the gu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s on the vertical section the polishing ring fixed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inner circumferential wall, polishing ring and the inner diameter of glass tube diameter. The technical scheme using the polishing ring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glass tube to the polishing ring, and through the motor forward and reverse rotation,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polishing rings and glass tube to generate reciprocating electric heating film material layer to the outer wall, to ensure that the glass tube wall heating film material layer thick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热管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电热膜是多种金属盐类按一定的配比例制成的原料,经热解沉结在基材上,沉积过程同时在高温烧结成膜,实际上是一种掺杂的半导体膜,其厚度只有几微米或十几微米,但性能却十分优良。玻璃镀膜发热管的发热原理:玻璃镀膜发热管是一种通过浸渍、热喷、蒸镀和磁控溅射等方法,使其在绝缘基材表面生成的一层掺杂氧化物膜,在膜层上置以电极,便构成发热组件。然而在发热管制备工艺中,包括玻璃管清洗、水玻璃涂覆、加热、喷镀、打磨、电结涂覆、烧结以及检测等工序。在玻璃管喷镀工序后,需要对玻璃管外壁的电热膜层进行打磨抛光,以确保发热管的整体发热效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抛光的方式对电热膜层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抛光时所使用的力度无法保证,使得抛光后的玻璃管外壁上的电热膜层厚度标准不一,造成同一批发热管的一致性较差;并且,在人工打磨过程中还会出现施力过猛,极易出现玻璃管受损的现象,以至于大大增加了玻璃管的报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包括立柱以及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的端部固定在立柱侧壁上,玻璃管套设在竖直段上,在所述立柱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活动贯穿所述水平段后沿立柱的侧壁向上延伸,在所述立柱侧壁上开有与丝杆相平行的导向槽,在丝杆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且导向块另一端开有正对竖直段的通孔,与通孔同轴的抛光环固定在通孔内圆周壁上,且抛光环的内径与玻璃管的外径相同。针对现有技术中玻璃管外壁涂覆电热膜原料时容易出现分布均衡的现象,申请人利用抛光环对玻璃管外壁进行环向打磨抛光,且通过调节电机的正反向转动,使得抛光环与玻璃管外壁突出的电热膜原料层产生往复的相对运动,确保玻璃管外壁的电热膜原料层厚度一致,以确保发热管的发热效率;具体使用时,竖直状态下,导向块位于竖直段上方,将玻璃管套设在外径与玻璃管内径相同的竖直段上,启动电机,使得丝杆开始转动,而与丝杆相互配合的导向块则在导向槽的导引下开始向下移动,此时抛光环绕玻璃管外壁的一周,且开始对玻璃管外壁的电热膜原料层进行抛光处理,直至导向块移动至水平段的上端面,然后电机反向转动,导向块在丝杆带动下进行改向,即朝上移动,抛光环则开始对玻璃管外壁上进行二次抛光处理,直至导向块恢复至初始位置,以完成玻璃管外壁的打磨抛光工序;进一步地,经过二次打磨抛光处理后的玻璃管通过检测后,如果符合加工标准,则将其从竖直段上取出,若果不符合加工标准,则再次启动电机,以方便抛光环对玻璃管进行多次重复的抛光处理,直至符合加工标准为止以确保玻璃管外壁上的原料厚度保持一致,避免玻璃管外壁上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发生,以保证发热管的发热功率。在所述导向块的端部设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随动块,所述随动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且所述随动块由固体自润滑材料构成。导向块的端部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在产生相对运动时,两者之间会发生较大的磨损,特别是在使用时间较长后,导向块与导向槽之间产生的磨损间隙越来越大,使得导向槽对导向块的引导效果下降,严重时在导向块下移过程中导向块还容易出现径向跳动,使得抛光环与玻璃管之间发生偏离径向方向的作用应力,而该作用应力极易导致玻璃管受损破裂;对此,申请人在导向块的端部设有由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的随动块,且随动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当导向块与导向槽发生相对运动时,随动块可在导向槽上形成一层润滑膜,以减小导向块与导向槽之间的磨损,确保导向块在导向槽内稳定上移或是下降,同时防止因导向块在径向上的偏移而导致玻璃管应力受损。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作为优选,为提高玻璃管外壁的打磨效率,电机采用可精确调节转动时间的步进电机为玻璃管的驱动部件,在预先设定好工作时间后能够准确执行对玻璃管转动角度的控制,特别是部分大功率的发热管中,电热膜原料层厚度较大,此时,通过步进电机的正反向旋转来实现抛光环对电热膜原料层的重复抛光,以实现发热管发热功率的提升。所述抛光环为柔性砂纸。作为优选,选用柔性的砂纸能够在对玻璃管外壁突出部分的打磨抛光的前提下,减小对玻璃管外壁上电热膜原料层的磨损,确保玻璃管在打磨抛光中的成品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利用抛光环对玻璃管外壁进行环向打磨抛光,且通过调节电机的正反向转动,使得抛光环与玻璃管外壁突出的电热膜原料层产生往复的相对运动,确保玻璃管外壁的电热膜原料层厚度一致,以确保发热管的发热效率;2、本专利技术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经过二次打磨抛光处理后的玻璃管通过检测后,如果符合加工标准,则将其从竖直段上取出,若果不符合加工标准,则再次启动电机,以方便抛光环对玻璃管进行多次重复的抛光处理,直至符合加工标准为止以确保玻璃管外壁上的原料厚度保持一致,避免玻璃管外壁上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发生,以保证发热管的发热功率;3、本专利技术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在导向块的端部设有由固体自润滑材料制成的随动块,且随动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当导向块与导向槽发生相对运动时,随动块可在导向槽上形成一层润滑膜,以减小导向块与导向槽之间的磨损,确保导向块在导向槽内稳定上移或是下降,同时防止因导向块在径向上的偏移而导致玻璃管应力受损。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立柱、2-电机、3-水平段、4-玻璃管、5-导向槽、6-竖直段、7-丝杆、8-抛光环、9-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立柱1以及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段3和竖直段6,水平段3的端部固定在立柱1侧壁上,玻璃管4套设在竖直段6上,在所述立柱1上固定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丝杆7,所述丝杆7活动贯穿所述水平段3后沿立柱1的侧壁向上延伸,在所述立柱1侧壁上开有与丝杆7相平行的导向槽5,在丝杆7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导向块9,导向块9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5内,且导向块9另一端开有正对竖直段6的通孔,与通孔同轴的抛光环8固定在通孔内圆周壁上,且抛光环8的内径与玻璃管4的外径相同。针对现有技术中玻璃管4外壁涂覆电热膜原料时容易出现分布均衡的现象,申请人利用抛光环8对玻璃管4外壁进行环向打磨抛光,且通过调节电机2的正反向转动,使得抛光环8与玻璃管4外壁突出的电热膜原料层产生往复的相对运动,确保玻璃管4外壁的电热膜原料层厚度一致,以确保发热管的发热效率;具体使用时,竖直状态下,导向块9位于竖直段6上方,将玻璃管4套设在外径与玻璃管4内径相同的竖直段6上,启动电机2,使得丝杆7开始转动,而与丝杆7相互配合的导向块9则在导向槽5的导引下开始向下移动,此时抛光环8绕玻璃管4外壁的一周,且开始对玻璃管4外壁的电热膜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包括立柱(1)以及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段(3)和竖直段(6),水平段(3)的端部固定在立柱(1)侧壁上,玻璃管(4)套设在竖直段(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1)上固定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丝杆(7),所述丝杆(7)活动贯穿所述水平段(3)后沿立柱(1)的侧壁向上延伸,在所述立柱(1)侧壁上开有与丝杆(7)相平行的导向槽(5),在丝杆(7)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导向块(9),导向块(9)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5)内,且导向块(9)另一端开有正对竖直段(6)的通孔,与通孔同轴的抛光环(8)固定在通孔内圆周壁上,且抛光环(8)的内径与玻璃管(4)的外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热膜管外圆周壁抛光装置,包括立柱(1)以及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段(3)和竖直段(6),水平段(3)的端部固定在立柱(1)侧壁上,玻璃管(4)套设在竖直段(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1)上固定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丝杆(7),所述丝杆(7)活动贯穿所述水平段(3)后沿立柱(1)的侧壁向上延伸,在所述立柱(1)侧壁上开有与丝杆(7)相平行的导向槽(5),在丝杆(7)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导向块(9),导向块(9)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5)内,且导向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扬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