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81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是由对乙酰氨基酚125g、马来酸氯苯那敏0.5g、人工牛黄5g、糖粉1765~1870g、粘合剂0.1~5%、香精0.01~0.03%,枸橼酸0.05~0.15%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量均匀度好、生物利用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安全并且粒度、溶化性等质量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

Process for preparing Pediatric Paracetamol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Granu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Pediatric Paracetamol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Granules, is composed of 125g, paracetamol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in 0.5g, 5g, artificial bezoar powder 1765 ~ 1870g, 0.1 ~ 5%, adhesive essence 0.01 ~ 0.03%, 0.05 ~ 0.15% citric acid.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provides a content of good uniformity, high bioavailability, low production cost, production safety and grain size, melting quality indicator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ediatric Paracetamol Atificial Cow-bezoar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Gran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品种,该品种是由对乙酰氨基酚125g,人工牛黄5g和马来酸氯苯那敏0.5g与适量的辅料制成,该品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该产品在制备过程中,因其处方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用量太少(在三味药中占0.38%,如果按处方制成颗粒1000袋每袋装2g计算,只占0.015%),又因本品为小儿用药,在药品安全性和疗效方面必须值得高度重视,所以该产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均匀度问题是当前各企业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文献报道,因马来酸氯苯那敏用量太少,把其溶于水中制成水溶液后,以其当做粘合剂方式加入,这样在制备过程中分散性好,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较高。(郝晶晶,李海亮.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执业药师·论著.2013.14-19.)。另有文献报道,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制备过程中所用粘合剂、混合时间和粉碎目数进行了研究,同样是把马来酸氯苯那敏溶于水中,以其当做粘合剂方式加入,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较好。(李晓楠.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科技论坛。73)公开号为CN101940598B的中国专利: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在制备方法中同样采用了马来酸氯苯那敏与纯化水溶解后当做粘合剂方式加入。公开号为CN101982179B的中国专利: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其制备方法中将马来酸氯苯那敏溶于一定量的乙醇后,向该乙醇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水溶液再将其加入到其它并混合均匀的药粉中进行制粒操作。上述两篇研究文献和专利号为201010204323.4的专利都说明,因马来酸氯苯那敏用水溶解后以粘合剂的方式制备颗粒,因其分散性好,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较高。但其缺点是1、因其制粒时软材的粘性不够,使颗粒干燥后产生的细粉多,粒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继而造成分装困难,使装量差异难于符合质量标准要求;2、又因粘性不够,整粒时产生大量的细粉,使细粉回收(将细粉从新制软材、制粒等工序)频率高,造成工时、能源等大量的浪费,在运输途中粒度也容易破坏,从而产生细粉多,同样其粒度不符合标准要求。专利号为201010531685.4的专利: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其制备方法中将马来酸氯苯那敏溶于一定量的乙醇后,向该乙醇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水溶液再将其加入到处方中其他混合均匀的药粉中进行制粒操作。其优点是,该方法同样因溶解后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分散性好,继而会产生其均匀度较高的情况,同时也解决了制粒时因其粘性问题而使颗粒粒度符合标准要求,但因其使用乙醇溶解马来酸氯苯那敏,会给企业造成(1)降低了生产的安全性;(2)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含量均匀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安全并且粒度、溶化性等质量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制备,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制备而成:1、处方:对乙酰氨基酚125g、马来酸氯苯那敏0.5g、人工牛黄5g、糖粉1765~1870g、粘合剂0.1~5%、香精0.01~0.03%,枸橼酸0.05~0.15%。2、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2.1将处方量的人工牛黄以等量递增的方式与对乙酰氨基酚和糖粉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粉,备用;2.2将上述所述粘合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得粘合剂水溶液,备用;2.3将上述马来酸氯苯那敏和枸橼酸溶于少量纯化水中制成水溶液后,将其加入上述粘合剂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马来酸氯苯那敏粘合剂的水溶液,备用;2.4将上述马来酸氯苯那敏粘合剂的水溶液加入混合粉中,搅拌15~20分钟制成软材,经制粒、干燥和整粒,再加入香精进行总混,制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中所述制粒是用24~40目筛网制粒,优选于40目;制备工艺中所述干燥其温度为65~75℃,优选为70℃;制备工艺中所述整粒是用10~40目筛网整粒;制备工艺中所述总混是用二维或三维混合机进行混合30~60分钟,优选与45分钟。处方中所述糖粉是:经粉碎后过80目筛网。处方中所述粘合剂是: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K30、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处方中所述香精是:甜菊素、阿斯巴甜、草莓香精、橘子香精、山楂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纯化水溶解马来酸氯苯那敏,并且将该马来酸氯苯那敏水溶液与粘合剂的水溶液混合后进行制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粘性小产生的粒度不合格和使用乙醇有机溶剂带来的生产不安全,生产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含量均匀性好、生产成本低、生产安全并且粒度、溶化性等质量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将人工牛黄5g等量递增的方式与对乙酰氨基酚125g和糖粉1840g充分混合得干粉混合物,备用;将马来酸氯苯那敏0.5g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后加入到1.32%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混合,再将其加入上述干粉混合物中制成软材,用24目筛网制粒,70℃干燥,10~40目筛网整粒,加入甜菊素0.2g和枸橼酸3g,总混40分钟,既得。实施例2将人工牛黄5g等量递增的方式与对乙酰氨基酚125g和糖粉1800g充分混合得干粉混合物,备用;将马来酸氯苯那敏0.5g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后加入到3.35%聚维酮K30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混合,再将其加入上述干粉混合物中制成软材,用24目筛网制粒,75℃干燥,10~40目筛网整粒,加入草莓香精0.6g和枸橼酸2g,总混45分钟,既得。实施例3将人工牛黄5g等量递增的方式与对乙酰氨基酚125g和糖粉1790g充分混合得干粉混合物,备用;将马来酸氯苯那敏0.5g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后加入到3.9%糊精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混合,再将其加入上述干粉混合物中制成软材,用24目筛网制粒,75℃干燥,10~40目筛网整粒,加入橘子香精0.4g和枸橼酸1g,总混60分钟,既得。实施例4将人工牛黄5g等量递增的方式与对乙酰氨基酚125g和糖粉1860g充分混合得干粉混合物,备用;将马来酸氯苯那敏0.5g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后加入到0.32%聚维酮K30水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混合,再将其加入上述干粉混合物中制成软材,用40目筛网制粒,70℃干燥,10~40目筛网整粒,加入山楂香精0.5g和枸橼酸2.5g,总混45分钟,既得。0.32%聚维酮K30水溶液制备:取聚维酮K306.5g加水300-350ml浸泡12-14小时,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粘稠状,放冷,既得。针对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对其总混后的颗粒进行了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均匀度、颗粒粒度及溶化性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下:1、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均匀度检测1.1取样方法:按国家药典规定的取样方法,分别对上述4个实施例总混后的颗粒进行取样,每个实施例取5个样品。1.2检测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验,1.3检测结果(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原辅料配比为:对乙酰氨基酚125g、马来酸氯苯那敏0.5g、人工牛黄5g、糖粉1765~1870g、粘合剂0.1~5%、香精0.01~0.03%,枸橼酸0.05~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原辅料配比为:对乙酰氨基酚125g、马来酸氯苯那敏0.5g、人工牛黄5g、糖粉1765~1870g、粘合剂0.1~5%、香精0.01~0.03%,枸橼酸0.05~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2.1将所述人工牛黄以等量递增的方式与对乙酰氨基酚和糖粉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粉,备用;2.2将所述粘合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得粘合剂水溶液,备用;2.3将所述马来酸氯苯那敏和枸橼酸溶于少量纯化水中制成水溶液后,将其加入上述粘合剂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马来酸氯苯那敏粘合剂的水溶液,备用;2.4将上述马来酸氯苯那敏粘合剂的水溶液加入混合粉中,搅拌15~20分钟制成软材,经制粒、干燥和整粒,再加入香精进行总混,制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是用24~40目筛网制粒,优选于40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其温度为65~75℃,优选为7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粒是用10~40目筛网整粒。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建
申请(专利权)人: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