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326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包括红外发生装置、红外摄像模组、设置在红外发光装置出光面的第一偏振片和设置在红外摄像模组入光面的第二偏振片,第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红外发生装置用于发出红外光;第一偏振片用于将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第二偏振片用于将被拍摄物体反射的红外偏振光透射至红外摄像模组;红外摄像模组用于根据红外偏振光成像。基于此,即便存在其他红外杂光,但是,第二偏振片会对进入红外摄像模组的红外杂光的光强进行减弱,从而可以避免其他红外杂光干扰导致画面过度曝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摄像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监控设备隐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红外摄像系统逐渐被应用到安防和监控领域。并且,由于红外摄像系统只对红外光敏感,即红外摄像系统不受外界可见光明暗变化的影响,因此,红外摄像系统具有拍摄的画面全天候变化较小等优点,从而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红外摄像系统容易受到其他红外杂光的干扰,导致拍摄的画面局部过度曝光,从而影响拍摄的画面的画质,进而无法获得拍摄的画面的有效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红外摄像系统容易受到其他红外杂光干扰,导致画面局部过度曝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包括红外发生装置、红外摄像模组、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光装置出光面的第一偏振片和设置在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入光面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红外发生装置用于发出红外光;所述第一偏振片用于将所述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所述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所述第二偏振片用于将所述被拍摄物体反射的所述红外偏振光透射至所述红外摄像模组;所述红外摄像模组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偏振光成像。优选地,所述红外发生装置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优选地,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包括镜筒、设置在所述镜筒内的镜头模组和红外感光芯片;所述红外偏振光通过所述镜头模组照射在所述红外感光芯片上,以使所述红外感光芯片根据所述红外偏振光成像。优选地,所述红外摄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红外发生装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偏振片、多个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和多个所述第二偏振片。优选地,所述第一偏振片与所述红外发生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偏振片与多个所述红外发生装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红外设备模组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偏振片与多个所述红外设备模组对应设置。一种红外摄像系统的摄像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摄像系统,包括:红外发生装置发出红外光;第一偏振片将所述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所述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第二偏振片将所述被拍摄物体反射的所述红外偏振光透射至红外摄像模组;所述红外摄像模组根据所述红外偏振光成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红外发生装置发出红外光后,第一偏振片将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第二偏振片将被拍摄物体反射的红外偏振光透射至红外摄像模组,以使红外摄像模组根据红外偏振光成像。基于此,即便存在其他红外杂光,但是,第二偏振片会对进入红外摄像模组的红外杂光的光强进行减弱,从而可以避免其他红外杂光干扰导致画面过度曝光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红外摄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摄像系统摄像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红外摄像系统容易受到其他红外杂光的干扰,导致拍摄的画面局部过度曝光,从而影响拍摄的画面的画质,进而无法获得拍摄的画面的有效信息。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包括红外发生装置、红外摄像模组、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光装置出光面的第一偏振片和设置在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入光面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红外发生装置用于发出红外光;所述第一偏振片用于将所述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所述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所述第二偏振片用于将所述被拍摄物体反射的所述红外偏振光透射至所述红外摄像模组;所述红外摄像模组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偏振光成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红外摄像系统的摄像方法,包括:红外发生装置发出红外光;第一偏振片将所述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所述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第二偏振片将所述被拍摄物体反射的所述红外偏振光透射至红外摄像模组;所述红外摄像模组根据所述红外偏振光成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红外摄像模组主要根据被拍摄物体反射的红外偏振光成像,即便存在其他红外杂光,但是,第二偏振片会对进入红外摄像模组的红外杂光的光强进行减弱,从而可以避免其他红外杂光干扰导致画面过度曝光的问题。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摄像系统,该红外摄像系统可以应用于室内红外监控设备、车载红外识别设备以及限速拍照设备等。如图1所示,该红外摄像系统包括红外发生装置1、红外摄像模组2、设置在红外发光装置1出光面的第一偏振片3和设置在红外摄像模组2入光面的第二偏振片4。其中,红外发生装置1用于发出红外光;第一偏振片3用于将红外发生装置1发出的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该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0上;第二偏振片4用于将被拍摄物体0反射的红外偏振光透射至红外摄像模组2;红外摄像模组2用于根据第二偏振片4透射的红外偏振光成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偏振片4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片3的偏振方向相同,以使第一偏振片3出射的红光偏振光能够透过第二偏振片4,并进入红外摄像模组2成像。本实施例中,红外摄像模组2主要根据被拍摄物体0反射的红外偏振光成像,即便存在其他红外杂光,但是,第二偏振片4会对进入红外摄像模组2的红外杂光的光强进行减弱,从而可以避免其他红外杂光干扰导致画面过度曝光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红外发生装置1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该红外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射红外光,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红外发生装置1还可以为其他发射红外光的装置。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红外发生装置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中,红外摄像模组2为红外摄像头,可选地,该红外摄像模组2包括镜头、马达、底座、透射红外光、不透射可见光的滤光片、和感光芯片等。被拍摄物体0反射的红外偏振光透过第二偏振片4后,进入镜头,并透过镜头马达和滤光片等照射在感光芯片上,以使感光芯片根据红外偏振光成像。其中,镜头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需要说明的是,当红外摄像模组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及其摄像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生装置、红外摄像模组、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光装置出光面的第一偏振片和设置在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入光面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红外发生装置用于发出红外光;所述第一偏振片用于将所述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所述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所述第二偏振片用于将所述被拍摄物体反射的所述红外偏振光透射至所述红外摄像模组;所述红外摄像模组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偏振光成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生装置、红外摄像模组、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光装置出光面的第一偏振片和设置在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入光面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所述红外发生装置用于发出红外光;所述第一偏振片用于将所述红外光转换为红外偏振光,以使所述红外偏振光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所述第二偏振片用于将所述被拍摄物体反射的所述红外偏振光透射至所述红外摄像模组;所述红外摄像模组用于根据所述红外偏振光成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生装置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包括镜筒、设置在所述镜筒内的镜头模组和红外感光芯片;所述红外偏振光通过所述镜头模组照射在所述红外感光芯片上,以使所述红外感光芯片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文戴弘黄长发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