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循环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2477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循环风箱,所述热风循环风箱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的加热装置和循环风机以及电控箱,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风口,底部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出风口下方的箱体内壁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下方设有布风板,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循环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循环风机直接作用于加热装置,将热风向箱内吹扫,提高热能利用率,且所述加热装置下方设一布风板,保证风量分布均匀,提高烘干效果。

Hot air circulation bellow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t air circulating bellows, the hot air circulation bellows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heating device and a circulating fan and a control box, a wind inlet is provided at the top of the box,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the air inlet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ting fan, the ai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 circulating fa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outlet below the he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wind distribution plate, wherein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circulating ai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electric control box.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ox, the direct effect of the fan circulates in the heating device, the hot air blowing into the box, the heat utilization rate is increased, and the bottom of the he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distributor, to ensur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air to improve the dry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风循环风箱
本技术涉及制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热风循环风箱。
技术介绍
在中草药生产加工中需要用到热风循环风箱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目前的热风循环风箱大多将加热装置安装在箱体的两侧或者底部,通过顶部风机将加热装置发出的热能吹向物料,循环风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加热装置,导致加热效率低;且现有风箱箱体的隔热效果不好,内部设计不合理,循环风容易形成死角,热能利用率低,导致烘干效果差、且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烘干效果好且效率高的热风循环风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热风循环风箱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的加热装置和循环风机以及电控箱,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风口,底部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出风口下方的箱体内壁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下方设有布风板,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循环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在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还设有排湿口,两所述排湿口连接伺服排湿风机,所述伺服排湿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在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还设有调风板,且所述调风板可调节,所述调风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在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底部还设有导轨,所述导轨采用钢板折弯成型密焊于所述箱体底部。在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布风板呈“”型,且所述布风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在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保温层和内衬。在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保温棉。在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衬采用不锈钢板材冲压成型后密焊焊接,且所述内衬的拐角设为圆弧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将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循环风机直接作用于加热装置,将热风向箱内吹扫,提高热能利用率,且所述加热装置下方设一布风板,保证风量分布均匀,提高烘干效果;二、所述调风板的设置,可通过所述电控箱调节角度,保证热量对着物料吹扫,提高烘干效率;三、采用的所述箱体,隔热效果好,大大降低了热量辐射造成的热量散失,避免了出现热风循环死角,增强了循环风量,促进了箱内温度的均匀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述热风循环风箱1包括箱体11、设于所述箱体11的加热装置12和循环风机13以及电控箱14。所述箱体11顶部设有进风口111,底部两侧设有出风口112,所述进风口111上设有循环风机13,所述出风口112连接所述循环风机13,所述出风口112下方的箱体内壁设有加热装置12,所述加热装置12下方设有布风板15,所述箱体1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循环风机13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14。所述箱体11顶部的两侧还设有排湿口113,两所述排湿口113连接伺服排湿风机17,所述伺服排湿风机17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14。优选地,所述箱体11两侧的侧壁还设有调风板18,且所述调风板18可调节,所述调风板18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14。所述箱体11底部还设有导轨19,所述导轨19采用钢板折弯成型密焊于所述箱体11底部。优选地,所述布风板15呈“”型,且所述布风板15上设有若干通风孔152。优选地,所述箱体1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壳114、保温层115和内衬116,具体地,所述保温层115为硅酸铝保温棉,所述内衬116采用不锈钢板材冲压成型后密焊焊接,且所述内衬116的拐角设为圆弧结构,增强循环风量,促进箱内温度的均匀性。本技术提供的热风循环风箱1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将所述加热装置12设在所述箱体11顶部,所述循环风机13直接作用于加热装置12,将热风向箱内吹扫,提高热能利用率,且所述加热装置12下方设一布风板15,保证风量分布均匀,提高烘干效果;二、所述调风板18的设置,可通过所述电控箱14调节角度,保证热量对着物料吹扫,提高烘干效率;三、采用的所述箱体11,隔热效果好,大大降低了热量辐射造成的热量散失,避免了出现热风循环死角,增强了循环风量,促进了箱内温度的均匀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热风循环风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风循环风箱,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的加热装置和循环风机以及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风口,底部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出风口下方的箱体内壁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下方设有布风板,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循环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循环风箱,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的加热装置和循环风机以及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风口,底部两侧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出风口下方的箱体内壁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下方设有布风板,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循环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还设有排湿口,两所述排湿口连接伺服排湿风机,所述伺服排湿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两侧的侧壁还设有调风板,且所述调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祺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永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