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063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位于转子本体一侧的进油侧板和位于转子本体另一侧的出油侧板,转子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和进油侧板,所述传动轴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片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的第一储油槽;本转子总成在油膜的作用下,大大减少了叶片与片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进而减少叶片与片槽的磨损,而且油膜的形成,能够降低噪声。

Rotor assembly of booster p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control pump technology field, discloses a booster pump rotor assembly includes an oil inlet side of the rotor body, a rotor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body a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tor body out of the oil side, the rot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ssembly hole, the mounting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shaft,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th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earing, the first oil bearing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l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assembly hole and oil inlet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hrough second bearing and bearing and oil inlet sid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rotor body are arranged a slot slot is arranged in the blade can be sliding out, the inside of the groove is arranged for the first oil tank lubricating blade; the rotor assembly in the oil film under the effect of greatly reducing the blade and disc The sliding friction between the grooves reduces the wear of the blade and the groov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oil film reduces no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助力泵属于汽车上的助力装置,其主要是用于在驾驶汽车时对刹车、转向等形成助力动作,现有的助力泵的转子结构大多采用滑动式叶片,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车和作用下自动伸出,但是,这种自动伸出容易出现叶片与转子的滑槽之间出现摩擦,从而导致叶片和滑槽相互磨损,进而出现较大的噪声,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对此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本转子总成可以减少叶片和滑槽之间的磨损,噪声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位于转子本体一侧的进油侧板和位于转子本体另一侧的出油侧板,转子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和进油侧板,所述传动轴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片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的第一储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油槽设置于片槽的内端,且所述第一储油槽的截面宽度D1大于片槽的截面宽度D2。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内设置有若干齿槽,所述传动轴设置有与齿槽配合的装配牙。进一步的,所述进油侧板与出油侧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进一步的,所述进油侧板设置有与第一储油槽对应的第二储油槽。优选的,所述进油侧板还设置有第三储油槽,所述第三储油槽的两端连接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从进油端向上延伸至出油端,所述导油槽的出油端设置于进油侧板的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位于转子本体一侧的进油侧板和位于转子本体另一侧的出油侧板,转子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和进油侧板,所述传动轴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片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的第一储油槽;本转子总成旋转时,传动轴带动转子本体转动,这时,伸入片槽内的叶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出,由于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油槽,因此,叶片在滑出时,叶片的两侧表面与片槽之间形成油膜,在油膜的作用下,大大减少了叶片与片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进而减少叶片与片槽的磨损,而且油膜的形成,能够降低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图3的C-C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新型的的转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转子本体--31,装配孔--311,片槽--312,第一储油槽--313,齿槽--314,进油侧板--32,第二储油槽--321,第三储油槽--322,导油槽--323,出油侧板--33,通道--331,传动轴--34,装配牙--341,叶片--35,支撑柱--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5,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31、位于转子本体31一侧的进油侧板32和位于转子本体31另一侧的出油侧板33,转子本体31设置有装配孔311,所述装配孔311连接有传动轴34,所述传动轴3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33连接,所述传动轴3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311和进油侧板32,所述传动轴34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32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31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312,片槽312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35,所述片槽31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35的第一储油槽313;本转子总成旋转时,传动轴34带动转子本体31转动,这时,伸入片槽312内的叶片3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出,由于片槽3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油槽313,因此,叶片35在滑出时,叶片35的两侧表面与片槽312之间形成油膜,在油膜的作用下,大大减少了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滑动摩擦,进而减少叶片35与片槽312的磨损,而且油膜的形成,能够降低噪声。为了使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叶片35通常与片槽312采用间隙配合,经实验测试得知,当总间隙厚度超过0.6mm时,即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单边间隙大于0.3mm,转子总成的噪声明显加大;而当当总间隙厚度小于0.4mm时,即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单边间隙小于0.2mm,不但装配工艺上较为困难,而且影响油膜的形成,以及叶片35在滑出时顺畅度也明显滞后。在本技术方案中,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滑动时总间隙厚度控制在0.4~0.6mm,从而可以达到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单边间隙最小具有0.2mm,从而形成约0.2mm油膜。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油槽313设置于片槽312的内端,且所述第一储油槽313的截面宽度D1大于片槽312的截面宽度D2。这样,叶片35的部分可以滑入第一储油槽313中,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间隙利用毛细原理,使第一储油槽313中的油液进入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整个间隙中,从而使叶片35的两侧面均形成油膜。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油槽31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为了加工制造更加方便,最好采用圆形状。为了使传动轴34与转子本体31的连接更加方便和稳定,所述装配孔311内设置有若干齿槽314,所述传动轴34设置有与齿槽314配合的装配牙341。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侧板32与出油侧板33之间设置有支撑柱36。利用支撑柱36,使进油侧板32和出油侧板33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侧板32设置有与第一储油槽313对应的第二储油槽321。第二储油槽321可以对第一储油槽313中的油进行余油回收,还可以对第一储油槽313进行油液补充。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侧板32还设置有第三储油槽322,所述第三储油槽322的两端连接有导油槽323,所述导油槽323从进油端向上延伸至出油端,所述导油槽323的出油端设置于进油侧板32的表面。第三储油槽322的作用是输入的油液位于第三储油槽322中,由于出油侧板33设置有通道331,当转子本体31旋转时,叶片35将第三储油槽322中的油从导油槽323中带出并从出油侧板33的通道331送出。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位于转子本体一侧的进油侧板和位于转子本体另一侧的出油侧板,其特征在于:转子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和进油侧板,所述传动轴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片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的第一储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位于转子本体一侧的进油侧板和位于转子本体另一侧的出油侧板,其特征在于:转子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和进油侧板,所述传动轴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片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的第一储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油槽设置于片槽的内端,且所述第一储油槽的截面宽度D1大于片槽的截面宽度D2。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宗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垦汽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