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304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乙烯蜡原料中加入聚丙烯蜡或硬脂酰胺蜡类物质添加剂混合,其方法为:将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或硬脂酰胺混合,其重量比配方为:聚乙烯蜡20-95%、聚丙烯蜡5-80%;或聚乙烯蜡20-95%、硬脂酰胺5-80%;先将混合物粗粉碎使其粒径为1-5毫米;再经过可调粒径式粉碎机对其进行超细粉碎,适宜的粉碎机操作条件为:进料速度为1-50公斤/小时;经过筛选,生产的蜡粉粒径为:20微米-8微米,即得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硬度高、软化点高、光泽好、粒径小、成本低、处理量大、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用于生产粉未涂料、罐头涂料、uv固化、金属装饰涂料、高光泽溶剂性涂料、水性涂料、纸板防潮涂料、溶剂性凹版油墨、石印/胶印、油墨、套印光油。属于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改性

技术介绍
超细聚乙烯蜡微粉是以聚乙烯蜡为原料,经过复杂的现代生产工艺生产的高 技术产品。其具有硬度大、软化点高、耐磨性好、耐热、抗划伤、抗磨损、防水性好等特点。平均分子量2000-8000,软化点105°C ,针入度小于5 (1/10mm), 密度0.95 g/cm3 ,酸值小于O. 1 mgK0H/g ,平均粒径小于8微米。在涂料、油漆和油墨中添加0. 5-1. 5%超细聚乙烯蜡微粉将会产生优异的抗 擦伤性,抗滑痕性及平滑的手感。可提高涂料、油漆和油墨表面滑爽手感,增强 耐划伤性能,提高产品的性能。由于超细聚乙烯蜡微粉是一种高技术产品,国内外各生产厂家均严格保密, 所以公开的文献资料专利介绍微粉蜡的具体生产工艺很少。从公开的国内外资料 来看均使用单一的纯聚乙烯蜡为原料。使用纯聚乙烯蜡为原料生产超细聚乙烯蜡微粉存在如下缺点超细聚乙烯蜡 微粉产品软化点取决于原料聚乙烯蜡的熔点,不能进行灵活的调整。 一般聚乙烯 蜡的熔点在101'C — 11CTC之间,如果希望超细聚乙烯蜡微粉的熔点需要达到110 。C以上,将受到限制。超细聚乙烯蜡微粉产品的耐磨性受到原料聚乙烯蜡的限制, 不能改变。如果原料较软,则产品超细聚乙烯蜡微粉的耐磨性也很差,无法改变, 在要求耐磨性高的领域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超细聚乙烯蜡微粉的针入度不能进行 灵活调整。聚乙烯蜡的针入度是表示聚乙烯蜡硬度的性能指标,如果聚乙烯蜡的 针入度较大,则表示其硬度较小,如果聚乙烯蜡的针入度较小则表示其硬度较大。在上光领域希望聚乙烯蜡的硬度要大,以提高上光剂的擦拭性能,但是如果聚乙 烯蜡的硬度较小,则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北京理工大学赵芜、矫庆泽、问立宁和金玉洲等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球形聚 乙烯微粉蜡的乳液方法,公开号为CN 1884348A。该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加热溶解 裂解聚乙烯蜡,再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强烈搅拌下形成乳液,然后降温沉 淀出球形聚乙烯微粉蜡。该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应用该法可制得粒径 均匀的球形聚乙烯微粉蜡。该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工艺复杂、能耗大的缺陷, 可以规模化工业生产,但是该方法使用的是单一的纯聚乙烯蜡,其制备的超细聚 乙烯蜡微粉各项性能指标取决于所用原料,不能根据用户要求调整聚乙烯蜡微粉 的软化点、针入度等性能指标。JP53018233B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蜡微粉化的化学法和机械法组合工艺,其主 要原料是单一的纯聚乙烯蜡,生产时使用溶剂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 卤化烃溶剂。最后采用高速旋转粉碎处理。该法工艺使用的原料是单一的纯聚乙 烯蜡,因此原料性能决定于产品性能产品物化性能指标不能进行有效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度高、软化点高、光泽好、粒径小、成本低、处 理量大、工艺简单的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的生产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的生 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乙烯蜡原料中加入聚丙烯蜡或硬脂酰胺蜡类物质添加剂混合,其方法为第一步.将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或硬脂酰胺混合,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或硬脂酰胺的重量比配方为聚乙烯蜡20_95%、聚丙烯蜡5 — 80%; 或苹乙烯蜡20—95%、硬脂酰胺5—80%; 第二步.先将混合物粗粉碎使其粒径为1 — 5毫米;第三步.再经过可调粒径式粉碎机对其进行超细粉碎,适宜的粉碎机操作条 件为风压O. l — 2Mpa、进料速度为l一50公斤/小时;经过筛选, 生产的蜡粉粒径为20微米一8微米,即得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所述的聚丙烯蜡其分子量范围从500 — 20000;所述的硬脂酰胺为乙撑双硬 脂酰胺、芥酸酰胺或油酸酰胺。本专利技术将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乙撑双硬脂酰胺等蜡类物质混合,再采用 粉碎、筛选工艺生产超细微粉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丙烯蜡是指裂解法和聚合法得到的聚丙烯蜡。其软化点大于 140°C。其分子量从200—20000,适宜的聚丙烯蜡分子量在1000—8000,最适宜 的分子量范围是2000—6000。聚丙烯蜡的软化点明显高于聚乙烯蜡,具有高硬度、 韧性润滑性好、耐湿性好以及熔融粘度选择范围宽等优良性能,高结晶度使之具 有卓越的亮度和光泽度。聚丙烯蜡可以用于石蜡改性剂、色母粒的颜料分散剂、 塑料添加剂、热熔胶、油墨添加剂、纸加工助剂、橡胶加工助剂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乙撑双硬脂酰胺(N, N—Ethylene bis-Steramide)是一种优良 的塑料润滑剂,简称EBS。分子式为C38H7602N2,外观为白色细小颗粒或细粉,密 度0.988 /cm3 (25°C),熔点142 — 144。C,无毒,耐酸、碱和水介质,不溶于 水,常温下不溶于乙醇、丙酮等大多数普通溶剂。可熔于热的氯代烃类和芳烃类 溶剂。兼具优良的内部润滑和外部润滑作用。乙撑双硬脂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 塑料和橡胶内外润滑剂,通常由硬脂酸与胺类化合物反应制得。EBS对聚合物树 脂具有加工润滑作用和低温防粘作用,在塑料加工中可用作润滑脱模剂,以提高 塑料制品的质量,改善制品的外观;在橡胶加工中,EBS可用作胶料的润滑剂、 抗粘剂、脱模剂、填料表面改性剂以及硬橡胶的表面处理剂;在粘合剂、蜡等中 添加EBS,有防止结块和脱模性好的效果;在脱漆剂中添加EBS,可改善脱漆剂 的性能;EBS还可作为纸张涂层的成分、电气元件的灌封材料。电气元件的防腐 蚀通常采用涂蜡,如在蜡中添加EBS,可改善蜡层的性质;另外,在涂料和油漆 中添加EBS可提高耐盐水性、耐水性和提高烘烤漆表面的光滑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芥酸酰胺是白色粉末状、片状、颗粒状物,分子式为 C22H45C0NH2,无毒、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许多有机溶剂,相对密度0.98 左右,熔点76 86°C,具有特殊的界面润滑作用。外部润滑效果优良,特别是 与其它润滑剂并用时有十分显著的协同效果。防粘、抗粘、抗静电和分散性强, 在高温下虽然和聚烯烃有相容性,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相容性也将大幅度下降,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芥酸酰胺具有特殊的界面润滑作用。外部润滑效果优良,特 别是与其它润滑剂并用时有十分显著的协同效果。可用作PP、 PE、 PVC等高温加 工的爽滑剂,用芥酸酰胺作润滑剂的制品,制成24小时后才显示优良的爽滑性。 此外,本品不影响制品的印刷性和粘合性,作为润滑剂本品特别适用于聚丙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硬度高、软化点高、光泽好、粒径小、成本低、处理量大、 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选用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外销的JW5520型聚乙烯蜡,其分子量是2000 _4000,软化点是105°C,针入度(25°C, 100g〕 3,以聚丙烯蜡进行改性,所 用聚丙烯蜡是进口韩国1152牌号的聚丙烯蜡,分子量是4000—6000,软化点是 142°C,针入度(25°C, 100g〕 0.1,改性条件为改性温度16(TC、改性时间1 小时。其配方为 JW5520聚乙烯蜡 85% 韩国1152聚丙烯蜡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乙烯蜡原料中加入聚丙烯蜡或硬脂酰胺蜡类物质添加剂混合,其方法为:第一步.将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或硬脂酰胺混合,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或硬脂酰胺的重量比配方为:聚乙烯蜡20-95%、聚丙烯蜡5-80%;或聚乙烯蜡20-95%、硬脂酰胺5-80%;第二步.先将混合物粗粉碎使其粒径为1-5毫米;第三步.再经过可调粒径式粉碎机对其进行超细粉碎,适宜的粉碎机操作条件为:进料速度为1-50公斤/小时,经过筛选,生产的蜡粉粒径为:20微米-8微米,即得复合聚乙烯蜡超细微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