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25354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能充分保障燃料的充分燃烧,并且克服了烟囱烫伤人和排烟不彻底的问题,使厨房干净卫生,改善生活质量。

Self suction exhaust exhaust device on firewood sto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lf suction exhaust device of firewood stove, self suction exhaust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irewood stove body, the inner tube (4) for a 90 degree bend, the inner tube (4) of the horizontal pipe and the inner pipe (4) connected to the standpipe in the outer tube (6). The tail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wheel vertical direction (5); the outer tube (6) is connected with the fan casing (1) connected to the fan casing (1) is arranged in the wind wheel drives the wind wheel (2) and (2) the rotation of the motor (3). Self suction exhaust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design,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rewood stove, can fully guarantee the full combustion of fuel, and overcomes the chimney scald and smoke problem is not completely, make the kitchen cle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广大城乡居民中还有很多家庭使用炉灶,农村中广泛使用的炉灶热效率低,其设计不尽合理。对燃料的燃烧供氧也不太充分。目前,在农村大部分还是以柴火灶为主,柴火灶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做饭、烧煮、取暖等作用的工具,普通柴火灶是通过砖泥等材料建成,除体积较大,不能搬移之外,大多数还存在燃烧不充分、火力不强、木柴耗费大、热量利用率低、产烟严重、对环境污染大等劣势,尤其烟气、粉尘等对厨房内部污染严重,市场上的柴火灶废气排放靠在灶上的烟囱,经长长的管道热气上窜原理排走废气,或安装专用吸风机吸走排出.靠自然排气管道长,安装难,使用专用吸风机耗电能、废气温度高易坏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风轮(2)转动吸入油烟和空气排放到外管(6)内,经过内管(4)尾端的风向旋转轮(5)形成旋转风并产生负压,通过内管(4)吸出灶膛内的废气,废气和风轮(2)抽出的油烟气通过外管(6)另一端连接的活动弯管(7)排出灶体。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弯管(7)与外管(6)活动连接,活动弯管(7)可360度旋转。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4)直径是外管(6)的1/2至4/5。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是根据现有炉灶抽烟的不足,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精心制作的一款适合大众的炉灶抽烟装置。使用时,将风机打开通过烟囱内的气流将排烟管内的烟气吸出,气流从外管内流动时,带动内管尾端的风向旋转轮,形成旋转风并产生负压将内管内的烟气带出。在排出时烟气将内烟管包裹,使外部的温度降低,克服了烟囱烫伤人和排烟不彻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能充分保障燃料的充分燃烧,并且克服了烟囱烫伤人和排烟不彻底的问题,使厨房干净卫生,改善生活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风机罩壳;2-为风轮;3-为电机;4-为内管;5-为风向旋转轮;6-为外管;7-为活动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风轮2转动吸入油烟和空气排放到外管6内,经过内管4尾端的风向旋转轮5形成旋转风并产生负压,通过内管4吸出灶膛内的废气,废气和风轮2抽出的油烟气通过外管6另一端连接的活动弯管7排出灶体。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风轮2转动吸入油烟和空气排放到外管6内,经过内管4尾端的风向旋转轮5形成旋转风并产生负压,通过内管4吸出灶膛内的废气,废气和风轮2抽出的油烟气通过外管6另一端连接的活动弯管7排出灶体。活动弯管7与外管6活动连接,活动弯管7可360度旋转。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风轮2转动吸入油烟和空气排放到外管6内,经过内管4尾端的风向旋转轮5形成旋转风并产生负压,通过内管4吸出灶膛内的废气,废气和风轮2抽出的油烟气通过外管6另一端连接的活动弯管7排出灶体。活动弯管7与外管6活动连接,活动弯管7可360度旋转。内管4直径是外管6的1/2。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风轮2转动吸入油烟和空气排放到外管6内,经过内管4尾端的风向旋转轮5形成旋转风并产生负压,通过内管4吸出灶膛内的废气,废气和风轮2抽出的油烟气通过外管6另一端连接的活动弯管7排出灶体。活动弯管7与外管6活动连接,活动弯管7可360度旋转。内管4直径是外管6的4/5。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风轮2转动吸入油烟和空气排放到外管6内,经过内管4尾端的风向旋转轮5形成旋转风并产生负压,通过内管4吸出灶膛内的废气,废气和风轮2抽出的油烟气通过外管6另一端连接的活动弯管7排出灶体。活动弯管7与外管6活动连接,活动弯管7可360度旋转。内管4直径是外管6的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风轮(2)转动吸入油烟和空气排放到外管(6)内,经过内管(4)尾端的风向旋转轮(5)形成旋转风并产生负压,通过内管(4)吸出灶膛内的废气,废气和风轮(2)抽出的油烟气通过外管(6)另一端连接的活动弯管(7)排出灶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火灶上的自吸排废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排废气装置设在柴火灶灶体内,内管(4)为一90度弯管,内管(4)的横管与灶膛相连,内管(4)的竖管设在外管(6)内,竖管的尾端设有风向旋转轮(5);外管(6)的一端与风机罩壳(1)相连,风机罩壳(1)内设有风轮(2)和带动风轮(2)转动的电机(3),风轮(2)转动吸入油烟和空气排放到外管(6)内,经过内管(4)尾端的风向旋转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农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