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取向丙烯聚合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31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层双轴取向丙烯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的支承层包含:(A)15-75%重量的丙烯均聚物和(B)25-85%重量包含如下组成的丙烯共聚物组合物((a)和(b)的百分数基于组分(B)计算):(a)50-85%重量含0.05-1.5%重量具有2-10个碳原子的非丙烯α-烯烃单元的丙烯共聚物;和(b)15-50%重量含20%重量以下具有2-10个碳原子的非丙烯α-烯烃单元的丙烯共聚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轴取向丙烯聚合物膜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轴取向的丙烯聚合物膜。聚乙烯(特别是LLDPE)是多层可收缩膜的支承层中使用的最主 要材料。但也已知道,BOPP膜的支承层可自多相的丙烯聚合物组 合物生产。多层热可收缩膜可例如按国际专利申请WO 01/70500生产,其 中所述多层膜的支承层由包含20-60%重量的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乙烯 共聚物和40-80%重量的含20-60。/。重量乙烯单元的乙烯/a-烯烃或乙 烯/丙烯共聚物的多相组合物组成。透气的BOPP膜在例如国际专利申请WO 02/057342中有述。 所述BOPP膜包含至少一层丙烯聚合物或含至少0.8%重量乙烯的丙 烯聚合物组合物,其熔点高于155。C,室温下可溶于二甲苯的部分 少于3%重量,且在25°C-95°C的温度范围内收集到的聚合物部分与 室温下可溶于二曱苯的部分的比值高于8(重量百分比)。可自上述丙烯聚合物获得的膜的性质使其适合于范围广泛的膜 应用,但仍然需要具有能跨越应用范围的平衡性质的膜。因此本发 明的目的是提供可用于多种不同应用中的双轴取向丙烯聚合物膜, 其具有物理机械性质的良好平衡与优异的透明性。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取向丙烯聚合物膜满足这 些所需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层双轴取向丙烯聚合物膜(BOPP膜),其特征在 于所述多层膜的支承层包含(A) 15-75%重量的丙烯均聚物和(B) 25-85%重量包含如下组成的丙烯共聚物组合物((a)和(b)的百 分数基于组分(B)计算) (a) 50-85%重量含0.05-1.5%重量具有2-10个碳原子的非丙烯a-烯经单元的丙烯共聚物;和(b) 15-50%重量含20%重量以下具有2-10个碳原子的非丙烯a-烯经单元的丙烯共聚物。在本文中,多层膜指包含至少两层(支承层和至少一个外层)的 膜,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外层粘附于所述支承层的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取向丙烯聚合物膜的支承层优选包含35-75%重 量、更优选40-70%重量的组分(八)和25-65%重量、更优选30-60%重 量的组分(B)。所述支承层的组分(A)为优选具有如下性质的丙烯均聚物 國MFR低于10g/10min,最优选低于4g/10min (230。C, 2.26 Kg/ISO 1133);和/或-25。C下可溶于二甲苯的部分少于6。/。重量;和/或 -Vicat软化温度高于150。C (ISO 306);和/或 -抗张模量为1200-1600MPa(lmm/min, ISO 527-1,2);和/或 -断裂张应变高于300% (50mm/min, ISO 527-1,2)。 丙烯均聚物(A)可通过聚合反应以一个或多个聚合步骤制备。优 选各聚合步骤在高有规立构的多相Ziegler-Natta存在下进行。所述 催化剂包含固体催化剂组分,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包含至少一种有 至少一个钛-自键的钛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电子供体化合物(内部供 体),二者均负载于氯化镁上。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还包含有机 铝化合物作为基本的助催化剂,并任选包含外部电子供体化合物。适合的催化剂体系在欧洲专利EP45977、 EP361494、 EP728769、 EP1272533和国际专利申请WO00/63261中有述。优选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包含Mg、 Ti、卣素和电子供体,所述 电子供体选自-COOH基团在邻位的芳族二羧酸的单酯和二酯,其中 -COOR基团的至少一个R烃基含3-20个碳原子。优选所述电子供 体选自2,3-萘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丙酯、二正丁酯、二异丁酯、二正庚酯、二-2-乙基己酯、二正辛酯、二新戊酯,邻苯 二甲酸的单丁酯和单异丁酯,邻苯二曱酸乙酯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乙酯正丁酯,如欧洲专利EP45977和EP728769中所述。按优选方法,所述固体催化剂組分可通过使式Ti(OR)n.yXy (其 中,n为钬的价态,y为l和n之间的数,优选TiCl》的钛化合物与衍 生自式MgCl pROH (其中,p为0.1和6之间的数,优选2-3.5, R为 含1-8个碳原子的烃基)的加合物的氯化镁反应制备。所述加合物可 适宜按US 4,399,054和US 4,469,648制备为球形。这样获得的加合 物可直接与所述Ti化合物反应,或其可先经热控制下的脱醇(80-130。C)以获得其中醇的摩尔数通常低于3、优选介于0.1和2.5之间 的加合物。与Ti化合物的反应可通过悬浮所述加合物(经脱醇或照原 样)于冷的TiCl4 (通常0。C)中进行;混合物经加热至80-130。C并在该 温度下保持0.5-2小时。用TiC"的处理可进行一次或多次。内部M 可在用TiCl4处理的过程中加入,且用电子供体化合物的处理可重复 一次或多次。通常,内部供体以与MgCl2 0.01-1、优选0.05-0.5的摩 尔比使用。球形催化剂组分的制备见述于例如欧洲专利申请EP-A-395083和国际专利申请WO98/44009中。所述有机铝化合物优选选自三烷基铝化合物的烷基-Al,所述三 烷基铝化合物例如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 三正辛基铝。也可使用三烷基铝与烷基铝卣化物、烷基铝氢化物或烷 基铝倍半氯化物(如AlE^Cl和Al2Et3Cl。的混合物。优选的外部电子供体化合物包括硅化合物、醚、酯(如4-乙氧基 苯甲酸乙酯)、胺、杂环化合物(特别是2,2,6,6-四甲基哌咬)、酮以及 1,3-二醚。另一类优选的外部供体化合物为式Ra5R^Si(OR7)。的硅化 合物,其中a和b为0-2的整数,c为1-3的整数,(a+b+c)的和为4; R5、 W和RJ为具有1-18个碳原子并任选含杂原子的烷基、环烷基 或芳基。特别优选的是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 硅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2-乙基哌咬基-2-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和1,1,1 -三氟丙基-2-乙基哌啶基-二甲 氧基硅烷和1,1,1-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 , 1 , 1 ,trifluoropropyl-metil-dimethoxysilane)。外部电子供体化合物以使有机铝化合物与所 述电子供体化合物间的摩尔比为0.1-500的量使用。聚合过程可在气相和/或液相中、在连续或间歇反应器(如流化 床或淤浆反应器)中进行,或者气相聚合过程可在至少两个互连的聚 合区中进行,如欧洲专利EP782587中所述。聚合步骤的反应时间、 温度和压力本身不是关键性的,但制备丙烯均聚物(A)的温度通常为 50°C-120°C。聚合压力优选在0.5-12MPa范围内,如果聚合在气相 中进行的话。所述催化体系可与少量烯烃预接触(预聚合)。丙烯聚合 物组合物的分子量用已知的调节剂如氢气调节。支承层的组分(B)为包含如下组成的丙烯聚合物组合物((a)和(b) 的百分数基于组分(B)计算)(a) 50-85%重量含0.05-1.5%重量、优选1.01-1.3%重量的具有2-10个碳原子的非丙烯a-烯烃单元的丙烯共聚物;和(b) 15-50%重量含20%重量以下、优选5-15%重量、更优选8.5-11.5%重量的具有2-10个碳原子的非丙烯a-烯烃单元的丙烯共聚物。所述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双轴取向丙烯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的支承层包含:    (A)15-75%重量的丙烯均聚物和    (B)25-85%重量包含如下组成的丙烯共聚物组合物((a)和(b)的百分数基于组分(B)计算):    (a)50-85%重量含0.05-1.5%重量具有2-10个碳原子的非丙烯α-烯烃单元的丙烯共聚物;和    (b)15-50%重量含20%重量以下具有2-10个碳原子的非丙烯α-烯烃单元的丙烯共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戈尔德尔E米斯特斯
申请(专利权)人: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