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291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包括至少一个标准单元,所述标准单元包括:过道层,包括首尾连接形成闭合框架的外围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闭合框架内部的分别与所述外围横梁平行的内围横梁;支撑杆,垂直相交连接若干个所述过道层;剪刀撑,相交连接在邻近的所述过道层的外围横梁/内围横梁上;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并开设对应的定位孔,相邻层的述标准单元间通过连接板实现连接,并可实现整体装拆标准单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节约了装拆的时间和人力,并具循环利用性,其中,同一标准单元间大部分杆件材料均为角钢,提升了安全防护平台的经济性。

Pier construction safety protection platform

Pier construction safety protection platform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t least one standard unit, the standard unit includes a passage layer, including the end-to-end connection form the external beam closed frame, and connected to the inside of the closed fram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periphery of the inner beam parallel beam; the supporting rod,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e aisle; scissors, intersecting beam / peripher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ssage layer adjacent to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cross beam;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positioning hol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set up corresponding, the standard unit of adjacent lay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ion, and can realize the whole disassembly the standard unit,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afety, saving installation time and manpower, and recycling, the same standard unit of most members are to enhance the angle. Economy of safety protec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
技术介绍
桥梁墩身施工中常采用钢管支架搭设墩身施工的安全防护平台,常见的安全防护平台主要包括灯笼架、轻型爬架、悬臂模板、脚手架钢管安全通道等,灯笼架安全防护平台主要通过焊接和钢筋绑扎的方式进行搭建,在墩身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结构进行构件的拆除,特别在拆除架体模板时,需要工人手动拆除,且需到模板下方进行拆除,对工人的安全保障性差;轻型爬架虽然拆除方便,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其费用较高,不适合广泛的实施使用;而悬臂模板与轻型爬架架体结构基本一致,但是在结构绑扎完成后,需要采用吊塔进行提升,提升过程中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脚手架钢管搭建的安全防护架常应用于高度低于20m的墩身,该防护架搭建形成的安全防护平台需花费较多的人工,搭设构件量多、搭设过程慢、搭设不标准,墩身施工完成后需要完全拆除,不能实现安全防护平台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其结合墩身的高度实施,具有安全性高、拆装周转方便、拆卸时间短、经济成本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包括至少一个标准单元,所述标准单元包括:过道层,包括首尾连接形成闭合框架的外围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闭合框架内部的分别与所述外围横梁平行的内围横梁;支撑杆,垂直相交连接若干个所述过道层;剪刀撑,相交连接在邻近的所述过道层的外围横梁/内围横梁上;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并开设对应的定位孔。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围横梁交叉连接以形成预留中央通道的闭合框架,且所述内围横梁两端分别与相交的所述外围横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的相交处、所述外围横梁之间的相交处、所述内围横梁之间的相交处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支撑杆在垂直方向连接若干个不属于同一个所述过道层的所述第一连接点,以实现多个所述过道层的垂直连接。进一步地,属于同一个所述过道层的相平行的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分别与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点,所述支撑杆在垂直方向连接若干个不属于同一个所述过道层的所述第二连接点,以实现多个所述过道层的垂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剪刀撑包括跨越至少三个所述过道层的长斜撑,所述长斜撑两端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面上的所述外围横梁/所述内围横梁上。优选地,所述长斜撑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或第二连接点进行连接,以实现与所述外围横梁和/或所述内围横梁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剪刀撑还包括连接相邻的所述过道层的短斜撑,所述短斜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面上的所述外围横梁/所述内围横梁上。优选地,所述短斜撑连接不属于同一个所述过道层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进一步地,所述标准单元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两端沿所述长斜撑和/或短斜撑设置,且位于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之间。优选地,所述支撑杆、所述外围横梁、所述内围横梁和所述剪刀撑由角钢制成。优选地,所述标准单元的角钢之间通过焊接实现连接。进一步地,至少一层所述过道层的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之间设有木板。优选地,上下拼接的所述标准单元通过所述连接实现基于所述定位孔的对位连接。进一步地,最底层的所述标准单元与墩身底部的混凝土基模中的锚固连接件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最高层的所述标准单元与墩身底部的混凝土承台通过缆风绳进行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其支撑架由多层标准单元叠加固定而成,标准单元为提前预制的整体结构,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标准单元通过吊装的方式进行层层叠加安装,就可形成一个整体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节约了安装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在使用结束时,也可将支撑架按照一层一层标准单元整体拆卸,拆卸后的标准单元可应用于其他墩身,实现了支撑架的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所述支撑杆、所述外围横梁横梁、所述内围横梁、所述加强杆和所述剪刀撑由角钢制成,整体结构使用型材基本一致,降低了整个支撑架的经济成本,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间均设有木板,形成工人施工以及走动的过道层,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进一步的降低了整个支撑架的经济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由于为整体安装拆卸,施工人员主要通过吊装装置对所述标准单元进行整体的叠加安装和拆卸,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都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所述标准单元设有剪刀撑,相交连接在邻近的所述过道层的外围横梁/内围横梁上,剪刀撑增加了每层标准单元和支撑架整体的刚性和稳定性,并同时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5、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杆,进一步的增加了每层标准单元和支撑架整体的刚性、稳定性。6、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标准单元间的钢材结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标准单元结构更为牢固,两标准单元之间主要通过螺栓实现连接,方便了标准单元的整体拆卸。7、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在每层标准单元都设有爬梯,方便工人对墩身的施工,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标准单元爬梯侧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A-A的断面图。图3为图1所示B-B的断面图。图4为图1所示C-C的断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2,一种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包括:由多层标准单元1叠加固定而成的支撑架,所述标准单元1包括横梁过道层3、垂直相交连接若干个所述过道层3的多根支撑杆12,在同一标准单元中,包括多层所述过道层3,所述过道层3包括多根横梁11,在所述横梁11之间的连接处形成第一连接点13,所述第一连接点13包括所述横梁11的顶端的连接点、相交处的连接点,多根所述支撑杆12分别与不属于同一个所述过道层的所述顶端的连接点、所述相交处的连接点相连接,从而分别与所述横梁12连接,并在连接点处与各所述横梁12垂直相交,从而形成所述横梁12与若干个所述过道层3垂直并相交,所述横梁11和所述支撑杆12以焊接的形式连接,所述横梁11和所述支撑杆12均为角钢,所述横梁11采用L63*5mm的角钢,所述支撑杆12采用L100*10mm的角钢,角钢具有较好可焊性、塑性变形性能及一定的机械强度,所述角钢均为等边角钢,角钢便于连接而形成框架形结构,并能节约经济成本,所述标准单元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m,所述支撑杆12在所述标准单元1中为一整杆,且高度为6m,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11和所述支撑杆12还可以以钢筋捆绑的形式连接。参见图1,所述横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标准单元,所述标准单元包括:过道层,包括首尾连接形成闭合框架的外围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闭合框架内部的分别与所述外围横梁平行的内围横梁;支撑杆,垂直相交连接若干个所述过道层;剪刀撑,相交连接在邻近的所述过道层的外围横梁/内围横梁上;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并开设对应的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标准单元,所述标准单元包括:过道层,包括首尾连接形成闭合框架的外围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闭合框架内部的分别与所述外围横梁平行的内围横梁;支撑杆,垂直相交连接若干个所述过道层;剪刀撑,相交连接在邻近的所述过道层的外围横梁/内围横梁上;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并开设对应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围横梁交叉连接以形成预留中央通道的闭合框架,且所述内围横梁两端分别与相交的所述外围横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的相交处、所述外围横梁之间的相交处、所述内围横梁之间的相交处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支撑杆在垂直方向连接若干个不属于同一个所述过道层的所述第一连接点,以实现多个所述过道层的垂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属于同一个所述过道层的相平行的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的中部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分别与所述外围横梁和所述内围横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点,所述支撑杆在垂直方向连接若干个不属于同一个所述过道层的所述第二连接点,以实现多个所述过道层的垂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撑包括跨越至少三个所述过道层的长斜撑,所述长斜撑两端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面上的所述外围横梁/所述内围横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墩身施工安全防护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刚安邦高世强费永忠肖向荣赵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