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PC/ABS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09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ABS合金,其主要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聚碳酸酯(PC)64~8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7~14、相容剂2~5、增韧剂3~8、磷酸酯类阻燃剂4~8、磺酸盐0.06~0.08、硅氧烷混合物2~3聚四氟乙烯0.2~0.5、抗氧剂0.1~0.3。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磷酸酯类无卤阻燃剂的同时,搭配使用极少量的磺酸盐阻燃剂,能在保持阻燃性能不变的基础上,大大降低磷酸酯类阻燃剂的用量,PC/ABS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技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C/ABS合金配方。PC/ABS(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较 好的工程塑料,兼有PC和ABS的优点,既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又具 有成型性好,耐应力开裂能力好的特点,适合于成型大型薄壁的制件。PC/ABS 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如移动电话等、办公设备如计 算器和打印机等等。当PC/ABS合金用于制造电子零构件时,往往要求材料具有阻燃性能,对此 ,人们通常采用添加阻燃剂的方法来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而常用于阻燃 PC/ABS合金的阻燃剂主要有十(或八)溴二苯醚、四溴双酚A、含溴碳酸酯齐 聚物等卤系阻燃剂。 一方面,使用含卤阻燃存在安全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含卤 阻燃材料热裂解时产生的腐蚀性气体(HC1、 HBr等),即使浓度甚低,也可能 使电子/电气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受损而导致整套设备失灵。开发无卤阻燃PC/ABS 合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阻燃剂的加入会降低材料的力学强度,因此,在保证材料的燃烧性 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阻燃剂的添加量越少越好。鉴于以上需求,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PC/ABS合金,该合金 不使用卤系阻燃剂,有利于环保。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该种改性PC/ABS合金,其主要包括以下组 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相容剂增韧剂磷酸酯类阻燃剂 磺酸盐硅氧烷混合物 聚四氟乙烯4 8 ; 0.06 0. 08 ; 2 3 0. 2 0. 5 ;64 81 ;抗氧剂 0.1 0.3。其中,所述兼容剂可为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ABS-g-MAH)等。所述增韧剂可优选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所述磷酸酯类阻燃剂可为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苯酯等。所述抗氧剂可为抗氧剂2921、抗氧剂1076等。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PC/ABS合金,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PC) 6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4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 4;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 8 ;磷酸三苯酯 8;磺酸盐 0. 06 ;硅氧垸混合物 2;聚四氟乙烯 0.3;抗氧剂2921 0.3。 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PC/ABS合金,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PC) 73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0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 3;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 5 ;磷酸三苯酯 6;磺酸盐 0. 07 ;硅氧烷混合物 3;聚四氟乙烯 0.3;抗氧剂2921 0.3。 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PC/ABS合金,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PC) 81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7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 2;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 3 ;磷酸三苯酯 4;磺酸盐 0. 08 ;硅氧烷混合物 3;聚四氟乙烯 0.3;抗氧剂2921 0.3。 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磷酸酯类无卤阻燃剂的同时,搭配使用极少量的磺酸盐阻燃剂,能在保持阻燃性能不变的基础上,大大降低磷酸酯类阻燃剂的用量,PC/ABS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比例称取下列材料聚碳酸酯(PC)6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14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4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8 ;磷酸三苯酯8 ;磺酸盐0,06 ;硅氧烷混合物2 ;聚四氟乙烯0. 3 ;抗氧剂29210. 3。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然后测试其性能,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所得成品测试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实施例2按比例称取下列材料聚碳酸酯(PC) 7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0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 3;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 5 ;磷酸三苯酯 6;磺酸盐 0. 07 ;硅氧烷混合物 3;聚四氟乙烯 0. 3 ;抗氧剂2921 0.3。 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 然后测试其性能,其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实施例2所得成品测试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实施例3按比例称取下列材料聚碳酸酯(PC) 8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7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 2;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 3 ;磷酸三苯酯 4;磺酸盐 0. 08 ;硅氧垸混合物 3;聚四氟乙烯 0.3;抗氧剂2921 0.3。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 然后测试其性能,其结果如表3所示表3 :实施例3所得成品测试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注意这些实施方式并非 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情况下 所做出的改进和补充,应该视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性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聚碳酸酯(PC) 64~8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7~14;相容剂2~5;增韧剂3~8;磷酸酯类阻燃剂4~8;磺酸盐0.06~0.08;硅氧烷混合物 2~3聚四氟乙烯0.2~0.5;抗氧剂0.1~0.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可为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 (ABS-g-MAH)等。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可优选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等。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类阻燃剂可为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苯酯等。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可为抗氧剂2921、抗氧剂1076等。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优选配方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聚碳酸酯(PC)6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14;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酑(SMA)4;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 8;磷酸三苯酯8; 磺酸盐 0. 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聚碳酸酯(PC)64~8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7~14;相容剂2~5;增韧剂3~8;磷酸酯类阻燃剂4~8;磺酸盐0.06~0.08;硅氧烷混合物2~3聚四氟乙烯0.2~0.5;抗氧剂0.1~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克风杨得志姚其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