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晨洁专利>正文

水体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91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增氧装置,其包括立柱、导电滑环、轴承、延伸臂;立柱底端用于固定在水体底部;立柱的顶端到上部侧壁设置有贯通的导线孔;导电滑环固定所述立柱顶端;导电滑环的输入线,从立柱顶端穿入导线孔,从立柱上部侧壁穿出导线孔后用于接电源;轴承固定在导线孔的立柱上部侧壁开口到导电滑环之间的立柱上,并能绕立柱旋转;延伸臂一端固定在轴承上,并随轴承旋转而旋转;延伸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增氧机;导电滑环的输出线用于接增氧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体增氧装置,为增氧机供电的电源线在增氧机长期绕立柱轴向运动时不会缠绕,并且增氧机有效工作范围大,增氧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

Water oxygen increa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e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right column, a conductive slip ring, bearing, extension arm; the bottom end of the upright post is fixed on the bottom for water; the top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wire holes; the conductive ring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column; the input line conductive sliding ring from the top of the column. Through the wire hole for receiving power from the upper column side wall through the wire hole; the column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bearing wire hole opening to the column between the conductive ring, and can rotate around the column; extension arm is fixed on the bearing, and bearing with rotat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extension arm is fixed aerator; the output line of the conductive ring for connecting the a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aeration device, not for power line winding aerator power in long axial movement around the column aerator, aerator and effective working range, high aeration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体增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体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养殖业用户通常使用的涡轮(叶轮)或水车式增氧机(以下简称“增氧机”)为水体增氧,增氧机基本上仍然是固定于养殖池的某一点,由于增氧机状态为定点固置,其增氧的范围相对有限,面积越广泛时增氧效果越差,当养殖的生物含氧量需求较高时,需要安装多台增氧机或变动增氧机的位置才能满足需求,不但造成相当麻烦及不便,而且会增加电网负荷,加重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同时因增氧机固定在一个点上,对调节水温的效果较差,且会对池底土壤形状有较大破坏。中国专利号ZL201320688189.9公开了一种可结合增氧机干扰水生生物生殖及改善底质水质的构造,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有支柱l及连接装置2,支柱l固设于养殖池3的适当处,连接装置2包含有依序相接的连接段20、调节段2l及轴杆22,连接段20的一端接设于支柱l的上方,调节段2l可依照养殖池3的水位调整和连接段20及轴杆22的角度,其中,轴杆22的另一端可接设有增氧机4,其构造繁复,导致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体增氧装置,为增氧机供电的电源线在增氧机长期绕立柱轴向运动时不会缠绕,并且增氧机有效工作范围大,增氧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水体增氧装置,其包括立柱、导电滑环、轴承、延伸臂;所述立柱底端用于固定在水体底部;所述立柱的顶端到上部侧壁设置有贯通的导线孔;所述导电滑环固定所述立柱顶端;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入线,从所述立柱顶端穿入所述导线孔,从所述立柱上部侧壁穿出所述导线孔后用于接电源;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导线孔的立柱上部侧壁开口到所述导电滑环之间的立柱上,并能绕所述立柱旋转;所述延伸臂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上,并随所述轴承旋转而旋转;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增氧机;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出线用于接所述增氧机。较佳的,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出线绑定在所述延伸臂上。较佳的,所述立柱的高度能够调节。较佳的,所述立柱包括多个套设在一起的管径不同的管,管径细的管能缩进管径粗的管。较佳的,使用螺栓、插销或抱箍来固定立柱调节后高度。较佳的,所述延伸臂的长度能够调节。较佳的,所述延伸臂包括多个套设在一起的管径不同的管,管径细的管能缩进管径粗的管。较佳的,使用螺栓、插销或抱箍来固定延伸臂调节后长度。较佳的,水体增氧装置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延伸臂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轴承上,并随所述轴承旋转而旋转。较佳的,水体增氧装置还包括下防护罩、上防护罩;所述下防护罩固定在所述轴承下部并随所述轴承绕所述立柱旋转;所述下防护罩下端位于所述导线孔的立柱上部侧壁开口上方;所述导电滑环及所述轴承位于所述上防护罩及下防护罩构成的腔体内;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出线穿出所述上防护罩接所述增氧机。本技术的水体增氧装置,导电滑环固定在立柱顶端,立柱作为支撑轴,将轴承、导电滑环连接于一体,从而达到轴承、导电滑环能同心运行;轴承连接延伸臂,以支撑增氧机带动的延伸臂进行运动,导电滑环的输出线与增氧机的电源输入连接,立柱与延伸臂间通过导电滑环、轴承进行方向转换与连接,从而使得为增氧机供电的电源线在增氧机长期绕立柱轴向运动时不会缠绕,并且增氧机有效工作范围大,增氧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一种可结合增氧机干扰水生生物生殖及改善底质水质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体增氧装置一实施例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水体增氧装置一实施例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体增氧装置一实施例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2延伸臂,3导电滑环,4轴承,5增氧机,7水体,11导线孔,31输入线,32输出线,9电源线,41轴承座,411螺栓孔,81下防护罩,82上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水体增氧装置,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包括立柱1、导电滑环3、轴承4、延伸臂2;所述立柱1底端用于固定在水体7底部;所述立柱1的顶端到上部侧壁设置有贯通的导线孔11;所述导电滑环3固定所述立柱1顶端;如图3所示,所述导电滑环3的输入线31从所述立柱1顶端穿入所述导线孔11,从所述立柱1上部侧壁穿出所述导线孔11后用于接电源;所述轴承4固定在所述导线孔的立柱上部侧壁开口到所述导电滑环3之间的立柱1上,并能绕所述立柱1旋转;所述延伸臂2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4上,并随所述轴承4旋转而旋转;所述延伸臂2的另一端固定有增氧机5;所述导电滑环3的输出线32用于接所述增氧机5。较佳的,所述导电滑环3的输出线32绑定在所述延伸臂2上。在电气设计过程中,机械部分360度无限制连续旋转时,导线需连接到旋转部件上去,会产生导线缠绕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电旋转连接器,俗称导电滑环来传输动力和信号的旋转连接。导电滑环属于电接触滑动连接应用范畴,它又称集电环、或称旋转关节、旋转电气接口、滑环、集流环、回流环、线圈、换向器、转接器,是实现两个相对转动机构的图像、数据信号及动力传递的精密输电装置,特别适合应用于无限制的连续旋转,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传送功率或数据的场所。其由弹性材料-电刷、滑动触点表面材料-导电环、绝缘材料、粘结材料、组合支架、精密轴承、防尘罩及其他辅助件等组成。电刷通常采用贵金属合金材料,与导电环环槽对称双接触,借助电刷的弹性压力与导电环环槽滑动接触来传递信号及电流。滑环结构分为圆柱式、圆盘式。圆柱式滑环的环道是沿着圆柱的轴心排列的,就象螺栓上的螺纹一样。圆盘式滑环的环道是同心的,就象在唱机唱片上的沟一样。目前大部分都采用圆柱式滑环,除非受到高度限制,才会选用圆盘式滑环。一般来说,导电环部分是转子,电刷部分是定子。滑环是双向转动的,是电刷部分转动还是导电环转动没有什么区别,至于是电刷作转子还是导电环作转子,取决于滑环安装方式。实施例一的水体增氧装置,导电滑环3固定在立柱1顶端,立柱1作为支撑轴,将轴承4、导电滑环3连接于一体,从而达到轴承4、导电滑环3能同心运行;轴承4连接延伸臂2,以支撑增氧机5带动的延伸臂2进行运动,导电滑环3的输出线与增氧机5的电源输入连接,立柱1与延伸臂2间通过导电滑环3、轴承4进行方向转换与连接,从而使得为增氧机5供电的电源线9在增氧机5长期绕立柱1轴向运动时不会缠绕,并且增氧机5有效工作范围大,增氧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的水体增氧装置,所述立柱1的高度能够调节。较佳的,所述立柱1包括多个套设在一起的管径不同的管,管径细的管能缩进管径粗的管,从而通过伸缩细管套入粗管长度的方式能调节立柱1高度。较佳的,使用螺栓、插销或抱箍等方式来固定立柱1调节后高度。实施例二的水体增氧装置,立柱1给增氧机5运行提供一个支点,使增氧机5固定运行在以立柱1为轴心的一定范围内,立柱1的高度能调节,可以根据水体7深度调节设立于水体7(例如养殖池)内的立柱1的高度。实施例三基于实施例一的水体增氧装置,所述延伸臂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体增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导电滑环、轴承、延伸臂;所述立柱底端用于固定在水体底部;所述立柱的顶端到上部侧壁设置有贯通的导线孔;所述导电滑环固定所述立柱顶端;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入线,从所述立柱顶端穿入所述导线孔,从所述立柱上部侧壁穿出所述导线孔后用于接电源;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导线孔的立柱上部侧壁开口到所述导电滑环之间的立柱上,并能绕所述立柱旋转;所述延伸臂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上,并随所述轴承旋转而旋转;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增氧机;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出线用于接所述增氧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导电滑环、轴承、延伸臂;所述立柱底端用于固定在水体底部;所述立柱的顶端到上部侧壁设置有贯通的导线孔;所述导电滑环固定所述立柱顶端;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入线,从所述立柱顶端穿入所述导线孔,从所述立柱上部侧壁穿出所述导线孔后用于接电源;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导线孔的立柱上部侧壁开口到所述导电滑环之间的立柱上,并能绕所述立柱旋转;所述延伸臂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上,并随所述轴承旋转而旋转;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固定有增氧机;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出线用于接所述增氧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滑环的输出线绑定在所述延伸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高度能够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多个套设在一起的管径不同的管,管径细的管能缩进管径粗的管。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洁
申请(专利权)人:王晨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