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抛光装置及气囊抛光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77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抛光装置及气囊抛光机,涉及抛光装置技术领域。该气囊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磨头组件、旋转主轴组件以及气压密封组件,抛光磨头组件与旋转主轴组件固定连接,旋转主轴组件包括主轴本体,气压密封组件环设于主轴本体的外周面。气压密封组件包括极齿、磁极件以及永磁体,磁极件、永磁体、极齿以及主轴本体形成气密封腔体。磁极件上开设有流通口,永磁体能够将磁极件磁化形成环形磁场,主轴本体上开设有导气孔以及与导气孔连通的气路。通过磁流体密封的结构在主轴本体的极齿的齿隙之间形成数圈的O型磁流体密封圈,从而形成了一个气密封腔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满足气囊抛光的功能性要求,简单易行,延长使用寿命。

Air bag polishing device and gasbag polish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bag polishing device and an air sac polishing machine,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lishing devices. The gasbag polishing apparatus includes a polishing head assembly, spindle assembly and pressure seal assembly, polishing head assembly and the rotary spindle assembl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pindle assembly includes a main body, the peripheral sealing pressure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main shaft body surface component. The air pressure seal component comprises a pole tooth, a magnetic pole component, a permanent magnet, a magnetic pole component, a permanent magnet, a polar tooth and a main shaft, wherein the body forms an air sealing cavity. The magnetic pole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opening, and the permanent magnet can magnetize the magnetic pole component to form an annular magnetic field; the main shaf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guiding hole and an air path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guiding hole. O type magnetic fluid sealing ring is formed between the number of turns of backlash structure through the magnetic fluid seal in spindle pole teeth of the body, so as to form a sealing cavity, reasonable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asbag polishing functional simpl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抛光装置及气囊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囊抛光装置及气囊抛光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在新型的具有高性能、高精密、高集成的光电子系统中,采用光学玻璃和微晶玻璃等硬脆材料制造的元器件应用不断增多,而且要求具有很高的面形精度和超光滑的表面,因此高精度的镜面抛光技术是必不可少。现有的气囊抛光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抛光方式,利用可压缩变形的气囊与待加工表面之间实现良好贴合,获得较高的材料去除率。现有的气囊抛光技术是采用唇形密封圈进行往复式动密封,主轴本体是高速回转的方式。然而,唇形密封圈与主轴本体之间有较大的摩擦,特别是气压较高时,产生的摩擦更大,对于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以及主轴传动的动力均会造成一定的损耗。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气囊抛光设备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抛光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易行,能够满足气囊抛光的功能性要求,延长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气囊抛光机,包括了上述气囊抛光装置的有益效果,实现气体密封的零泄漏和动力的零损耗,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囊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磨头组件、旋转主轴组件以及气压密封组件,所述抛光磨头组件与所述旋转主轴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主轴组件包括主轴本体,所述气压密封组件环设于所述主轴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气压密封组件包括均环设于所述主轴本体的极齿、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磁极件以及位于所述磁极件之间的永磁体,所述极齿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磁极件与所述主轴本体之间,所述磁极件、所述永磁体、所述极齿以及所述主轴本体形成气密封腔体;每个所述磁极件上均开设有一个流通口,所述永磁体能够将所述磁极件磁化形成环形磁场,所述主轴本体上开设有垂直于轴向方向贯通的导气孔以及沿轴向方向且与所述导气孔连通的气路。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气囊抛光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极件的数量为三个且依次为第一磁极件、第二磁极件以及第三磁极件,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三个所述磁极件之间,所述极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极齿分别与所述第一磁极件、所述第三磁极件相对应;所述第一磁极件和所述第三磁极件上的所述流通口用于向所述极齿输入磁流体,所述第二磁极件上的所述流通口为气压输入口且用于向所述主轴本体的所述导气孔输入气体压力。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囊抛光装置还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为管状且套设于所述气压密封组件的外侧面;所述机体外壳的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流通口对应的导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第一磁极件与所述主轴本体之间的所述极齿为第一极齿,位于所述第三磁极件与所述主轴本体之间的所述极齿为第二极齿,所述第二磁极件与所述主轴本体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二磁极件上的所述流通口与所述导气孔相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件上的所述流通口与所述第二磁极件上的所述流通口以及所述第三磁极件上的所述流通口相互平行;所述机体外壳上的所述导通孔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流通口一一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抛光磨头组件包括橡胶工具头和气囊连接支架,所述橡胶工具头与所述气囊连接支架通过卡环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轴本体与所述气囊连接支架通过胀紧套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主轴组件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主轴本体的远离所述抛光磨头组件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囊抛光装置还包括连接座和机械臂连接支架;所述连接座套设于所述联轴器且所述连接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机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机械臂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气囊抛光机,用于对光学玻璃和微晶玻璃等硬脆材料进行加工,气囊抛光机包括机械臂与气囊抛光装置;所述气囊抛光装置包括机体外壳、连接座以及机械臂连接支架,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机械臂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连接座,所述机械臂连接支架的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满足气囊抛光的功能性要求,采用磁流体密封技术进行气体密封,永磁体将磁极件磁化,会在环形的磁极件之间形成环形磁场,通过注入磁流体,利用磁流体对磁场的强烈响应,会在主轴本体的环形极齿的齿隙间形成数圈O型磁流体密封圈,实现了气体密封的零泄漏和动力的零损耗;延长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提供的气囊抛光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抛光磨头组件和旋转主轴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气压密封组件与主轴本体的一个视角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抛光磨头组件与主轴本体的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5为图1的第二视角的爆炸图;图6为图5中气压密封组件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主轴本体的剖视图。图标:100-气囊抛光装置;10-抛光磨头组件;103-橡胶工具头;104-气囊连接支架;1043-主轴连接部;1046-气囊连接部;1048-气孔;11-卡环;13-胀紧套;20-旋转主轴组件;21-主轴本体;213-导气孔;215-气路;23-联轴器;25-电机;26-连接座;30-气压密封组件;302-极齿;304-磁极件;3045-流通口;308-永磁体;40-气密封腔体;41-机体外壳;415-导通孔;42-机械臂连接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其中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囊抛光装置及气囊抛光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磨头组件、旋转主轴组件以及气压密封组件,所述抛光磨头组件与所述旋转主轴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主轴组件包括主轴本体,所述气压密封组件环设于所述主轴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气压密封组件包括均环设于所述主轴本体的极齿、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磁极件以及位于所述磁极件之间的永磁体,所述极齿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磁极件与所述主轴本体之间,所述磁极件、所述永磁体、所述极齿以及所述主轴本体形成气密封腔体;每个所述磁极件上均开设有一个流通口,所述永磁体能够将所述磁极件磁化形成环形磁场,所述主轴本体上开设有垂直于轴向方向贯通的导气孔以及沿轴向方向且与所述导气孔连通的气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磨头组件、旋转主轴组件以及气压密封组件,所述抛光磨头组件与所述旋转主轴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主轴组件包括主轴本体,所述气压密封组件环设于所述主轴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气压密封组件包括均环设于所述主轴本体的极齿、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磁极件以及位于所述磁极件之间的永磁体,所述极齿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磁极件与所述主轴本体之间,所述磁极件、所述永磁体、所述极齿以及所述主轴本体形成气密封腔体;每个所述磁极件上均开设有一个流通口,所述永磁体能够将所述磁极件磁化形成环形磁场,所述主轴本体上开设有垂直于轴向方向贯通的导气孔以及沿轴向方向且与所述导气孔连通的气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件的数量为三个且依次为第一磁极件、第二磁极件以及第三磁极件,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三个所述磁极件之间,所述极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极齿分别与所述第一磁极件、所述第三磁极件相对应;所述第一磁极件和所述第三磁极件上的所述流通口用于向所述极齿输入磁流体,所述第二磁极件上的所述流通口为气压输入口且用于向所述主轴本体的所述导气孔输入气体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抛光装置还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为管状且套设于所述气压密封组件的外侧面;所述机体外壳的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流通口对应的导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磁极件与所述主轴本体之间的所述极齿为第一极齿,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磊倪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睿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