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膜、光学各向异性层叠体、圆偏振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21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膜以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上述多层膜具有长条状的第一基材及在上述第一基材上直接形成的包含固化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上述第一基材的Nz系数为1.1~3.0,取向角的偏差为1.0°以下,且上述第一基材具有通过拉伸而产生的取向控制力,上述第一基材的慢轴与上述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0°以上且小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膜、光学各向异性层叠体、圆偏振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多层膜及光学各向异性层叠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该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圆偏振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相位差板已被广泛地用作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以下中有时称为“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的结构元件。就用于显示装置的相位差板而言,有时要求通过在用于显示的全部波长区域(通常为可见光区域)中一致地显示λ/4、λ/2等所期望的相位差,从而在用于显示的全部波长区域中显现其效果。这样的相位差板如果能够作为具有所期望的宽度的长条状的膜在生产线中连续地制造,并从这样的长条状的相位差板切出适合于显示装置的矩形的显示面的形状的、矩形的相位差板,则能够高效地制造。进而,如果能够以使矩形的相位差板的边相当于、与平行于长条状的相位差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方向接近的方向的方式进行切出,则能够进一步高效地制造。作为显示装置中的相位差板,有时要求在相对于一起使用的偏振片的透射轴成15°、45°或75°这样的规定的角度具有慢轴。例如,在将线性起偏器和λ/4波片组合而显现外部光的防反射功能的情况下,要求相位差板在相对于线性起偏器的透射轴成45°的角度具有慢轴。很多情况下,偏振片的偏振轴在与显示装置的矩形的显示面的长宽的任一边平行的方向具有透射轴。此外,在将线性起偏器作为长条状的膜制造的情况下,透射轴相对于长度方向成为平行或垂直的方向、特别是相对于长度方向成为垂直的方向的线性起偏器可特别容易地制造。因此,如果能够制造作为长条状的相位差板的、在相对于其宽度方向成15°、45°或75°这样的规定的角度具有慢轴的相位差板,则在显示装置用的相位差板的制造中是非常有利的。作为用于得到相位差板的方法之一,已知有将可呈液晶相的化合物以呈液晶相的状态直接成型成固体膜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方法的例子,可举出以下的方法,即,将包含具有聚合性且可呈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涂敷在合适的基材的表面形成层,使层内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取向,进而保持取向的状态使其聚合,由此形成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膜。如果使用这样的方法,则能够得到在面内均匀地显现相位差的相位差板,此外,通过适宜地选择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从而能够得到在可见光波长区域产生一致的相位差的相位差板(例如专利文献1)。作为使这样的可呈液晶相的化合物取向的方法,通常可如下进行:对基材的表面赋予取向控制力,在其上涂敷包含可呈液晶相的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而在适合于取向的条件下放置。作为对基材的表面赋予取向控制力的方法的例子,可举出,利用摩擦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4)及利用光取向(例如专利文献5~6)的方法。此外,还已知有使用通过拉伸处理而赋予了取向控制力的膜作为基材,从而使液晶化合物在膜上取向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7~9)。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5213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6043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6710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6322号公报;专利文献5:专利第2980558号公报(对应外国公报: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52547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153712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3-9325号公报(对应外国公报:美国专利第513214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4-16919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3-207641号公报(对应外国公报: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145289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进行摩擦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在其处理工序中容易产生静电,由于产生这样的静电而导致异物附着、产生取向缺陷而可能导致产品的品质变差。此外,在对长条状的基材连续地进行斜方向的摩擦的情况下,还存在非常难以严密地控制取向方向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光取向来赋予取向控制力存在成本高、且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此外,在通过拉伸处理对膜赋予取向控制力的情况下,难以赋予充分的取向控制力。特别在沿斜方向赋予取向控制力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沿斜方向的拉伸,这种情况下,难以均匀且高精度地施加充分的取向控制力,其结果是,得到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容易产生纹影(schlieren)缺陷等缺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如下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多层膜和光学各向异性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该光学各向异性层能够用作λ/2波片、λ/4波片等相位差板的材料,相位差在面内均匀地显现,能够高效地制造,且由于异物的产生而导致的缺陷和由于取向控制力的不足而导致的缺陷少。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制造、且由于异物的产生而导致的缺陷和由于取向控制力的不足而导致的缺陷少的圆偏振片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构思了:作为基材,使用以特定的方式在与其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赋予了慢轴的基材。而且,发现在这样的基材上直接形成包含具有取向规则性的固化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1]一种多层膜,其具有:长条状的第一基材、及在上述第一基材上直接形成的包含固化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上述第一基材的Nz系数为1.1~3.0,取向角的偏差为1.0°以下,且上述第一基材具有通过拉伸而产生的取向控制力所述第一基材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0°以上且小于90°。[2]根据[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第一基材的慢轴与上述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40°~80°。[3]根据[2]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第一基材的慢轴与上述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5°~80°。[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第一基材为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性的树脂膜。[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第一基材为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的树脂膜。[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第一基材为通过包含1次以上斜拉伸的拉伸工序而进行了拉伸的拉伸膜。[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层具有反常波长色散性。[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层为λ/4波片。[9]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层为λ/2波片。[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5μm以下。[11]一种光学各向异性层叠体,其是从[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将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层贴合在长条状的第二基材而成的。[12]一种圆偏振片,其是将光学各向异性层和长条状的线性起偏器通过卷对卷(rolltroll)来进行贴合而成的,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层是从[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剥离而成的层。[1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具有[12]所述的圆偏振片。[14]一种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其是[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包含:工序(I):其是将长条状的第一基材沿长度方向陆续送出的工序,上述第一基材的Nz系数为1.1~3.0,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层膜、光学各向异性层叠体、圆偏振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膜,其具有:长条状的第一基材,以及在所述第一基材上直接形成的包含固化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一基材的Nz系数为1.1~3.0,取向角的偏差为1.0°以下,且所述第一基材具有通过拉伸而产生的取向控制力,所述第一基材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0°以上且小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8 JP 2015-0147651.一种多层膜,其具有:长条状的第一基材,以及在所述第一基材上直接形成的包含固化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一基材的Nz系数为1.1~3.0,取向角的偏差为1.0°以下,且所述第一基材具有通过拉伸而产生的取向控制力,所述第一基材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0°以上且小于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基材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40°~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基材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基材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5°~8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为具有正的固有双折射性的树脂膜。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为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的树脂膜。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为通过包含1次以上斜拉伸的拉伸工序而进行了拉伸的拉伸膜。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光学各向异性层具有反常波长色散性。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光学各向异性层为λ/4波片。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光学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弘昌齐藤昌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