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121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振片,其取向度为0.250至0.400,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为3.5N/2mm以下,所述取向度由下述的数学式1得到。(式中,AMD为在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ATD为在偏振片的透射轴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Alarge为AMD与ATD当中高的一方的吸光度,Asmall为AMD与ATD当中低的一方的吸光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光学特性优异并且吸收轴(拉伸)方向的收缩力小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CD)、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DP)、场发射显示装置(FED)、OLED等之类的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中所用的偏振板一般包含在聚乙烯醇系(polyvinylalcohol、PVA)膜上吸附碘系化合物或二色性偏振物质并使之取向而得的偏振片,具有在偏振片的一面依次层叠偏振片保护膜、在偏振片的另一面依次层叠偏振片保护膜、与其他构件接合的粘合剂层和脱模膜的多层结构。构成偏振板的偏振片为了能够适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提供色彩重现性优异的图像,基本上被要求兼具高的透射率及偏振度。为了实现该要求,利用对聚乙烯醇系膜自身进行改性、或取代具有升华性的碘系偏振元件而使用非升华性二色性染料的方法制造出偏振片。另一方面,通常而言,偏振片是通过对使用高分子制造的偏振片形成用膜进行拉伸,以使内部分子排列沿给定的方向取向而具有偏振功能。因而,拉伸工序是制造偏振片时不可缺少的工序。然而,这样的拉伸工序在其后偏振片被放置于给定的环境下时会成为体现出拉伸(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的原因,这样的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成为偏振片变形的原因。因而,减小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是在制造得到改善的偏振片的方面重要的考虑事项。然而,迄今为止,尚不知晓有同时实现了高偏振度和低收缩力的偏振片。日本公开专利第2010-145866号中公开过收缩应力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然而无法提出针对上述问题的令人满意的程度的方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58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有优异的偏振度的同时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小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1.一种偏振片,其取向度为0.250至0.400,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为3.5N/2mm以下,所述取向度由下述的数学式1得到:(式中,AMD为在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ATD为在偏振片的透射轴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Alarge为AMD与ATD当中高的一方的吸光度,Asmall为AMD与ATD当中低的一方的吸光度)。2.根据上述1中记载的偏振片,其取向度为0.300至0.400。3.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偏振片形成用膜的溶胀、染色、拉伸、交联、补色及干燥步骤,所述交联步骤包括:第一交联步骤,将偏振片形成用膜拉伸为2.00至3.00倍;以及第二交联步骤,在所述第一交联步骤后,将偏振片形成用膜拉伸为1.00倍以下,在所述补色步骤中,以高于所述第二交联步骤的拉伸比且低于所述第一交联步骤的拉伸比的拉伸比拉伸偏振片形成用膜。4.根据上述3中记载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交联步骤中,将偏振片形成用膜拉伸为0.85至1.00倍。5.根据上述3或4中记载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补色步骤中,将偏振片形成用膜拉伸为1.01至1.25倍。6.一种偏振板,其包含上述1或2中记载的偏振片及接合于所述偏振片的至少一面的偏振片保护膜。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上述6中记载的偏振板。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具有给定范围的取向度及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由此在不会降低其他物性而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同时在吸收轴方向上显示出小的收缩力。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在交联步骤及补色步骤中以特定的范围的拉伸比拉伸偏振片形成用膜,由此可以制造出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通常,越是高拉伸则取向度越高,因此为了实现优异的偏振特性,需要提高拉伸比,然而拉伸比越高,则拉伸(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也越大。因而,高取向度的实现及低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的实现具有此消彼长(trade-off)的关系,迄今为止尚不知晓有同时实现了高取向度和低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的偏振片,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在吸收轴方向上具有低收缩力,同时还可以调节取向度的范围,其结果是,可以制造在具有高偏振度的同时在吸收轴方向上具有小的收缩力的偏振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振片,其取向度为0.250至0.400,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为3.5N/2mm以下,由此光学特性优异并且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小,此外还涉及其制造方法。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前所述,以往已知偏振片的高取向度与吸收轴方向上小的收缩力处于此消彼长的关系,尚不知晓实现了取向度优异并且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小的偏振片的例子。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等通过能够调节取向度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制造出同时满足高取向度和吸收轴方向上小的收缩力的偏振片。另外,在特定的范围中调节取向度及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尽管偏振度没有降低而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也很小的偏振片。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取向度为0.250至0.400,也可以优选为0.300至0.400。如果取向度小于0.250,则偏振度降低,如果大于0.400,则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增大而会有偏振片的翘曲变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将取向度调整为上述的范围,可以通过将第一交联步骤中的拉伸比控制在2.00至3.00倍、将总累计拉伸比控制在5.0倍以上来调整。本专利技术的取向度可以由在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MD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IR)的吸光度与在偏振片的透射轴方向(TD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的差来得到。获得具体的取向度的具体的关系式如下述的数学式1所示。(式中,AMD为在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MD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ATD为在偏振片的透射轴方向(TD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Alarge为AMD与ATD当中高的一方的吸光度,Asmall为AMD与ATD当中低的一方的吸光度)。红外光的吸光度例如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来测定。红外光的波数例如可以设为1290cm-1。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在吸收轴方向上具有低的收缩力,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可以为3.5N/2mm以下。在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为3.5N/2mm以下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防止偏振片的变形。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越低越好,因此其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2N/2mm以上、或1N/2mm以上、或0.1N/2mm以上。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将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调整为上述的范围,可以通过将第一交联步骤的拉伸比控制在2.00至3.00倍、将第二交联步骤的拉伸比控制在1.00倍以下来调整。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厚度可以为5~30μm,优选为10~28μm,更优选为15~26μm。如果偏振片的厚度为上述范围,则可以兼顾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上的低收缩力和操作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偏振片形成用膜的溶胀、染色、拉伸、交联、补色及干燥步骤,所述交联步骤包括:第一交联步骤,将偏振片形成用膜拉伸为2.00至3.00倍;以及第二交联步骤,在所述第一交联步骤后,将偏振片形成用膜拉伸为1.00倍以下而使应力缓解,在所述补色步骤中,以高于所述第二交联步骤的拉伸比且低于所述第一交联步骤的拉伸比的拉伸比拉伸偏振片形成用膜。通过如上所述的交联步骤及补色步骤的拉伸比的调节可以调节偏振片的取向度及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实现高偏振度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振片,取向度为0.250至0.400,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为3.5N/2mm以下,所述取向度由下述的数学式1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05 KR 10-2015-01553001.一种偏振片,取向度为0.250至0.400,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为3.5N/2mm以下,所述取向度由下述的数学式1得到:式中,AMD为在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ATD为在偏振片的透射轴方向上进行偏振的红外光的吸光度,Alarge为AMD与ATD当中高的一方的吸光度,Asmall为AMD与ATD当中低的一方的吸光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取向度为0.300至0.400。3.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偏振片形成用膜的溶胀、染色、拉伸、交联、补色及干燥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熙权容铉薛佑焕崔允硕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