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16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5:01
一种空气调节单元(2),包括主体(3),所述主体(3)包括空气进气口(24)和空气出气口(22),所述主体(3)在所述空气进气口(24)和所述空气出气口(22)之间限定气流通道。风机(28)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热元件(26)设置在风机(28)上游的所述气流通道内。主体(3)具有暴露到温度控制空间(8)的正面,所述空气出气口设置在所述正面上,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热元件围绕所述正面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调节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单元,尤其涉及一种低姿态、高效率的风机盘管单元。
技术介绍
风机盘管单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空气调节单元类型之一,可以在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看到。风机盘管单元本质上是包括加热或冷却盘管和风机的设备。由于风机盘管单元简单,其在安装方面往往比具有空气处理单元的管道冷却和加热系统更加经济。但是因为风机在温度可控区内,风机盘管单元会产生噪音。此外,如果风机盘管单元或“全空气”系统安装在垂吊式天花板内,那么其可能需要大的楼面至楼面高度以提供容纳风机盘管单元的空间。由于必须移开垂吊式天花板才能接近单元,这些风机盘管单元也会使得维护复杂。盒式空气调节单元为风机盘管单元形式,其中天花板安装盒被安装在天花板空隙中,从而只能看到面板(fascia)。内部单元合并冷却或加热盘管,定向门片使空气以两个、三个或四个不同方向绕房间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从第一方面考虑,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单元,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空气进气口和空气出气口,所述主体在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空气出气口之间限定气流通道;一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以及一热元件,所述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风机的气流通道上游,其中所述主体具有第一面,所述空气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以及,其中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周边。优选地,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热元件只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周边。该配置在热元件处提供用于经过风机的给定总气流的气流速度,其比现有技术配置的热元件处的气流速度更低,在现有技术配置中空气进气口和热元件位于单元的面的中心/单元主体内的中心。第一面的周边可以比更中心位置获得更大的表面积。优选地,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热元件沿着所述第一面的至少50%周边延伸,更优选地,沿所述第一面的至少70%周边延伸。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的周边也可以包括连接建筑设施的空间,例如电力和/或用于所述热元件的进入/出去工作流体。优选地,所述热元件和所述空气进气口关于所述第一面的周边围绕整个可用空间延伸,在上述情况下其为不需要用于连接建筑设施的空间。优选地,所述空气进气口、所述空气出气口和所述气流通道布置为使得使用时经过所述热元件处的气流通道的气流速度低于经过所述风机下游(例如所述风机输出处)的气流通道的气流速度的50%,优选地,低于30%。在所述风机产生的相当低的气压增加的地方,这近似相当于所述热元件处的气流通道横截面积为所述风机输出处的气流通道横截面积的至少两倍,优选地,为至少三倍。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布置可以使得驱动风机在所述第一面上产生大约0.8米/秒的空气输出速度时,经过热元件处的气流通道的气流速度在0.5和1.5米/秒之间,优选地,大约0.5到0.7米/秒。这远远低于大多数风机盘管单元,其以大约2.5米/秒的空气速度在冷却盘管中运行。利用上述热元件处降低的气流速度,该配置既降低了经过所述热元件的压力降,也增加了所述热元件和所述气流之间的热转换率。因此,可以增加热转换率,同时也减少风机执行所需的工作。所述主体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面的周边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面,所述空气进气口可以设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面上。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面通常垂直于(例如在大约30°内垂直于)所述第一面。因此,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面可以基本上为所述单元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一面作为正面。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侧面,例如在所述主体为矩形的地方将有四个侧面。也可以使用其它形状,例如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空气调节单元将具有三个侧面。所述第一面可以为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前板。关于这一点,所述前板为面向所述温度控制空间的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一部分。因此,优选地,所述第一面适配为使得使用时暴露到温度控制空间。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第一面是矩形的,优选地,具有低于600mm的宽度和低于600mm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主体一般为长方体。这使得所述主体能够方便地安装在标准天花板格栅中。为一般长方体形状时,所述第二面为长方体的侧面,远离矩形的第一面的侧面延伸并且一般垂直于所述第一面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主体具有低于300mm的厚度,更优选地,低于250mm,最优选地,200mm或更少。传统的风机盘管单元不能实现该厚度。但是,本专利技术的配置允许实现这些低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元件可以包括用于与经过盘管的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热盘管,例如水冷式盘管。这可以布置在只有冷却(“两管”)盘管配置中或者冷却和加热(“四管”)盘管配置中。所述热元件可以进一步包括靠近所述空气进气口的热交换肋片,从而使得盘管和空气之间的热传递最大化。在可替代实施例中,相反地,所述热元件可以是一冷梁,用于与流过该冷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优选地,所述风机被定向使得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面。这允许使用相当大直径的风机而不用增加所述单元的主体的厚度(也就是从所述主体正面到背部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直径可以大于200mm。将要注意的是,所述风机在第一面上和所述单元中心处的优选放置允许用于大直径风机的最大化空间,而不用限制可以用于围绕所述风机周边处的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热元件的空间。优选地,所述风机为无壳风机。无壳风机具有比风机盘管单元中通常使用的贯流式和离心式通风机具有更低压力降和噪音输出。优选地,所述风机将空气直接排进所述温度控制空间。这与风机通过进一步的下游组件排放空气(例如扩散器肋片、辅助管道系统等等)的大多数传统风机盘管单元的配置相反。所述风机也可以配置为给输出到所述温度控制空间的空气提供旋转效果。也就是说,空气以循环流动散开的模式直接从风机叶片的尖端排出。尽管使用旋流风口的传统单元也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但是这随着气流被叶片重新改变方向会导致能量消耗。所述旋转效果产生高诱导气流,这是需要的,因为其能够将冷空气引入带有更少的气流风险的调节过的空间。使用所述风机提供所述旋转效果而不是通过叶片,使得空气的方向改变最小化,并使得能量消耗最小化。所述风机的叶轮可以包括位于叶轮尖端的斜坡,用于将要排出空气之前增加空气向下的速度。这可以帮助实现优选的高诱导空气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风机上游的气流通道中包括转向叶片以在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风机之间的弯曲处平滑气流、减少摩擦并降低压力降。如任一上述详细描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可以配置为竖直安装,也就是第一面基本上竖直延伸。在这样的配置中,如果第一面的周边包括用于连接建筑设施的空间,例如电力和/或用于所述热元件的进入/出去工作流体,那么该空间将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上部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周边一侧上。所述热元件和所述空气进气口将关于所述第一面的周边围绕基本上整个可用空间延伸,在该情况下其将是不需要用于连接建筑设施的空间,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面的关于下部基本上水平延伸周边一侧和关于基本上竖直延伸周边一侧的空间。在这样的配置中,沿着所述第一面的下部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周边一侧的热元件的部分可以设置为与竖直/正面成倾斜角度,优选地,为大约30度的角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元件安装到所述主体的第一壳体部分,所述风机安装到所述主体的第二壳体部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关于第一壳体铰接。因此,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调节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单元,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空气进气口和空气出气口,所述主体在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空气出气口之间限定气流通道;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以及热元件,所述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风机上游的气流通道内,其中所述主体具有第一面,所述空气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以及,其中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周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01 GB 1413709.51.一种空气调节单元,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空气进气口和空气出气口,所述主体在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空气出气口之间限定气流通道;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以及热元件,所述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风机上游的气流通道内,其中所述主体具有第一面,所述空气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以及,其中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周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风机被定向使得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基本上位于所述第一面的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面适配为使得在使用时暴露到温度控制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风机将空气直接释放到所述温度控制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风机被配置为给输出到所述温度控制空间的空气提供高感应放射状或“旋转”效果。7.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热元件沿着所述第一面至少50%的周边延伸。8.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空气出气口和所述气流通道的布置使得在使用时经过所述热元件处的气流通道的气流速度低于经过所述风机下游的气流通道的气流速度的50%。9.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布置使得驱动风机在所述第一面上产生大约0.8米/秒的面速度时,经过所述热元件处的气流通道的气流速度在0.5米/秒和1.5米/秒之间。10.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热元件安装到所述主体的第一壳体部分,所述风机安装到所述主体的第二壳体部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关于第一壳体铰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通过铰链能够关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一位置能够正常操使用,并且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二位置能够被进入以用于维护。12.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还包括:滴水盘,所述滴水盘的布置使得使用时竖直地位于至少所述热元件下方,其中亲水性构件设置在所述滴水盘内以收集所述滴水盘捕捉的冷凝水;以及泵,所述泵被配置为沿着所述亲水性构件驱动冷凝水。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还包括:靠近所述亲水性构件的水分检测器,其中所述泵被配置为当所述水分检测器检测到水分时启动。14.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还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被适配为在第一次固定期间安装到所述天花板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设备的可隔离连接,其中所述主体适配为在第二次固定期间安装到所述安装框架。15.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空气调节单元的主体具有低于300mm的厚度,优选地该厚度低于250mm。16.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热元件包括热盘管。17.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调节单元,其中所述空气调节单元适配为从天花板悬吊下来。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奥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奥雅纳工程顾问和合作伙伴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