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086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20
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具备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夹设于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且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分别直接接触的绝缘层。绝缘层是含有具备结构式(1)所示的第一构成单元和结构式(2)所示的第二构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单一的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柔版印刷布线板等的可靠性,对双面覆金属层叠板的绝缘层要求高耐热性。因此,以往具有由高耐热性聚酰亚胺形成的绝缘层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被用作柔版印刷布线板等的材料。但是,高耐热性聚酰亚胺与金属的粘接性低。因此,以往为了将由高耐热性聚酰亚胺形成的绝缘层与金属层粘接,而使用热塑性聚酰亚胺等热塑性的粘接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00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具备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夹设于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绝缘层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分别直接接触。绝缘层是含有具备下述结构式(1)所示的第一构成单元和下述结构式(2)所示的第二构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单一的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的第一制造方法中,首先,在第一金属箔的一面涂布含有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溶剂的液态组合物。上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具备下述结构式(1)所示的第一构成单元和下述结构式(2)所示的第二构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接着,将涂布于第一金属箔的液态组合物以最高温度为200℃以上且300℃以下的方式进行加热,从而在第一金属箔上形成树脂层。接着,在将树脂层和第二金属箔重叠的状态下将树脂层以最高温度为300℃以上且350℃以下的方式进行加热,从而形成绝缘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的第二制造方法中,首先,在第一金属箔的一面涂布含有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溶剂的液态组合物。上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具备下述结构式(1)所示的第一构成单元和下述结构式(2)所示的第二构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接着,将涂布于第一金属箔的液态组合物以最高温度为200℃以上且小于300℃的方式进行加热,从而在上述第一金属箔上形成第一树脂层。接着,在第二金属箔的一面涂布含有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溶剂的液态组合物。上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具备下述结构式(1)所示的第一构成单元和下述结构式(2)所示的第二构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接着,将涂布于第二金属箔的液态组合物以最高温度为200℃以上且小于300℃的方式进行加热,从而在第二金属箔上形成第二树脂层。然后,在将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重叠的状态下将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以300℃以上且350℃以下的温度进行加热,从而形成绝缘层。[化学式1]根据本专利技术,得到具备具有高挠性和高耐热性的绝缘层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金属箔上形成树脂层的工序的截面图。图1B为图1A的工序之后在树脂层上配置第二金属箔的工序的截面图。图1C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的截面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的另一制造方法中在第一金属箔上形成第一树脂层、并且在第二金属箔上形成第二树脂层的工序的截面图。图2B为在图2A的工序之后将第1树脂层和第2树脂层贴合的工序的截面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的截面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多层柔版印刷布线板的制造方法中准备双面覆金属层叠板的工序的截面图。图3B为在图3A的工序之后由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得到芯材的工序的截面图。图3C为图3B的工序之后准备覆金属基材的工序的截面图。图3D为图3C的工序之后得到层叠物的工序的截面图。图3E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多层柔版印刷布线板的截面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刚柔结合印刷布线板的制造方法中对芯材准备树脂片的工序的截面图。图4B为图4A的工序之后在芯材上配置树脂片并且在树脂片内设置第三绝缘层的工序的截面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刚柔结合印刷布线板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前,对以往的印刷布线板中的问题点进行说明。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印刷布线板中所使用的粘接层可以使由高耐热性聚酰亚胺形成的绝缘层与金属层粘接。但是,热塑性粘接剂成为导致绝缘层的耐热性降低的原因。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具有高挠性和高耐热性的绝缘层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及其制造方法。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制。图1C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1。以下,将双面覆金属层叠板1记作层叠板1。层叠板1具备第一金属层21、第二金属层22和绝缘层3。以下,将第一金属层21记作金属层21,将第二金属层22记作金属层22。绝缘层3夹设于金属层21与金属层22之间并且与金属层21、22直接接触。绝缘层3含有具备以下的结构式(1)所示的第一构成单元和以下的结构式(2)所示的第二构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绝缘层3为单一的层。即,在绝缘层3内不存在组成的不连续的变化。以下,将第一构成单元记作构成单元X,将第二构成单元记作构成单元Y。[化学式1]在层叠板1中,绝缘层3含有如上所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并且绝缘层3是单一的层。通过上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对绝缘层3赋予高挠性和高耐热性。另外,由于绝缘层3是单一的层,因此绝缘层3的挠性和耐热性不会受粘接剂等阻碍。因此,绝缘层3具有高挠性,并且还具有高耐热性。以往无法得到具有上述构成的层叠板1。那是由于含有上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绝缘层3与金属的密合性低。与此相对,层叠板1具有由含有如上所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单一的层构成的绝缘层3与金属层21和金属层22直接接触的构成。层叠板1例如利用以下的图1A~图1C所示的第1方法来制造。在第1方法中,首先,在第一金属箔41的一面涂布含有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溶剂的液态组合物。然后,将液态组合物以最高温度为200℃以上且小于300℃的方式进行加热,从而如图1A那样在第一金属箔41上形成树脂层5。以下,将第一金属箔41记作金属箔41。接着,如图1B那样在树脂层5上重叠第二金属箔42。以下,将第二金属箔42记作金属箔42。然后,在将树脂层5和金属箔42重叠的状态下将树脂层5以300℃以上且350℃以下的温度进行加热。通过将树脂层5进行加热,使树脂层5固化,并且绝缘层3与金属箔41、42发生粘接。通过使树脂层5固化,形成绝缘层3。另外,金属箔41构成金属层21,金属箔42构成金属层22。通过以上的方法,得到图1C所示的层叠板1。层叠板1可以如图2A~图2C所示那样利用以下所示的第2方法来制造。在第2方法中,首先,在金属箔41的一面涂布含有上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溶剂的液态组合物。然后,将上述液态组合物以最高温度为200℃以上且小于300℃的方式进行加热,从而在金属箔41上形成第一树脂层51。以下,将第一树脂层51记作树脂层51。另外,在金属箔42的一面涂布含有上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溶剂的液态组合物。然后,将液态组合物以200℃以上且小于300℃的温度进行加热,从而在金属箔42上形成第二树脂层52。(参照图2A)以下,将第二树脂层52记作树脂层52。接着,如图2B所示,在将树脂层51和树脂层52重叠的状态下将树脂层51、52以300℃以上且350℃以下的温度进行加热。通过加热,树脂层51与树脂层52发生粘接从而一体化,并且一体化的树脂层51、52发生固化。通过使树脂层51、52固化,形成绝缘层3。另外,该绝缘层3与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覆金属层叠板,其具备: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夹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直接接触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是含有具有下述结构式(1)所示的第一构成单元和下述结构式(2)所示的第二构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单一的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30 JP 2015-0176841.一种覆金属层叠板,其具备: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夹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直接接触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是含有具有下述结构式(1)所示的第一构成单元和下述结构式(2)所示的第二构成单元中的至少一者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单一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其中,所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具有所述第一构成单元和所述第二构成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成单元与所述第二构成单元的含量的总和,所述第二构成单元的构成比为5摩尔%以上且35摩尔%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其中,所述绝缘层还含有双马来酰亚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其中,相对于所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与所述双马来酰亚胺的总和100质量%,所述双马来酰亚胺的含有率为3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其中,所述双马来酰亚胺含有选自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双酚A二苯基醚双马来酰亚胺、3,3’-二甲基-5,5’-二乙基-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及1,6’-双马来酰亚胺-(2,2,4-三甲基)己烷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覆金属层叠板,其中,所述绝缘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0℃以上且350℃以下,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下的所述绝缘层的弹性模量为0.1GPa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关高好石川阳介江崎义昭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