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触媒复合粒子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触媒复合粒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可见光应答性光触媒作为可利用太阳光中大量包含的可见光的光触媒,可期待应用于有机物的光分解、由水的光分解进行的氢制造。其中,旨在进行氢制造的水分解用光触媒作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氢制造方法而备受关注,其高活化的需求逐年提高。已知在晶格中,由包含金属与氮的金属氮化物构成的光触媒、或由包含金属、氧与氮的金属氧氮化物构成的光触媒为水分解活性高的可见光应答性光触媒(例如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66333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J.Phys.Chem.Lett.,2010,1(18),pp2655-2661
技术实现思路
通常金属氮化物光触媒粒子及/或金属氧氮化物光触媒粒子通过将金属氧化物光触媒粒子在氨气气流中进行高温加热来制作。所制作的金属氮化物光触媒粒子及/或金属氧氮化物光触媒粒子通过从氧化物向氮化物及/或氧氮化物的结晶结构的变化,一次粒子彼此熔接并作为牢固凝聚的二次粒子而存在。因此,存在于一次粒子表面的光触媒反应的活性点与水的接触变得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触媒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包含经可见光照射可水分解的金属氮化物光触媒粒子及/或金属氧氮化物光触媒粒子以及在该粒子的表面所吸附的磷酸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8 JP 2014-219573;2015.09.04 JP 2015-175001.一种光触媒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包含经可见光照射可水分解的金属氮化物光触媒粒子及/或金属氧氮化物光触媒粒子以及在该粒子的表面所吸附的磷酸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复合粒子表面的氮原子浓度/(氮原子浓度+氧原子浓度)所表示的原子浓度比Asurface与所述光触媒复合粒子内部的氮原子浓度/(氮原子浓度+氧原子浓度)所表示的原子浓度比Abulk的比Asurface/Abulk为0.8以上、1.2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触媒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光触媒复合粒子与纯水构成,该光触媒复合粒子的浓度为1质量%的分散液的表面Zeta电位为-30mV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触媒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氮化物光触媒粒子及/或金属氧氮化物光触媒粒子与所述磷酸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005以上、1:0.3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触媒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担载助催化剂。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触媒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用于由可见光进行的水分解反应。7.一种水分解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留弘优,奥中早百合,
申请(专利权)人:TOTO株式会社,人工光合成化学工艺技术研究组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