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其制造方法、及在表面具有光催化薄膜的构件技术

技术编号:1483974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在水性分散介质中分散有i)含有过氧钛成分和铜成分的氧化钛微粒和ii)氧化钨微粒的2种的光催化微粒,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简便地制作只用可见光(400~800nm)就显现光催化活性、显示高的抗菌性能、并且对于热、紫外线暴露铜的配位状态稳定而不易变性、耐久性高的光催化薄膜的包含含有铜的氧化钛微粒的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各种催化剂、助催化剂、抗菌剂等中使用的包含含有铜的氧化钛微粒的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其制造方法和在表面具有使用该分散液形成的光催化薄膜的构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包含含有铜的氧化钛微粒的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其制造方法、及表面具有使用该分散液形成的光催化薄膜的构件,所述分散液能够简便地制作即使只在可见光(400~800nm)下也显现光催化活性、并且铜的配位状态对暴露于热、紫外线稳定且不易变性、耐久性高的光催化薄膜的。
技术介绍
工业上多利用铜单质或含铜的金属氧化物,特别地,在助催化剂、抗菌剂领域中的利用实例多。作为助催化剂使用的情况下,近年来,已在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増感、有机合成的歧化催化剂、高分子化合物的ATRP聚合催化剂、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水蒸汽重整催化剂等中使用。此外,还从过去就已知铜单质或铜离子具有抗菌性,近年来也研究了通过靶细菌的酶阻碍、膜蛋白质变性、细胞小器官的构成蛋白质变性达到抑菌、杀菌的机理。期待这些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在水性分散介质中分散有以下2种光催化微粒:i)含有过氧钛成分和铜成分的氧化钛微粒,和ii)氧化钨微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16 JP 2013-2153811.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在水性
分散介质中分散有以下2种光催化微粒:
i)含有过氧钛成分和铜成分的氧化钛微粒,和
ii)氧化钨微粒。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其
特征在于,i)的氧化钛微粒和ii)的氧化钨微粒的分散粒径以采用
使用了激光的动态散射法测定的体积基准的50%累积分布直径(D50)
计,分别为5~30nm和5~1,000n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分散液,
其特征在于,i)的氧化钛微粒中的铜成分的含量以与氧化钛的摩尔比
(Ti/Cu)计,为1~1,000。
4.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
分散液,其特征在于,铜成分固溶于i)的氧化钛微粒中。
5.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钛-氧化钨复合光催化微粒
分散液,其特征在于,即使对i)的氧化钛微粒照射200小时3mW/cm2、
峰值波长365nm的紫外线或者在500℃下加热2小时而劣化处理后,
相对于所述劣化处理前,在能量9,000eV附近的Cu-K端XAFS(X射线
吸收端微细结构)光谱的测定中,也同时满足下述2者:
1)关于XANES(X射线吸收端附近结构)光谱的8,970~9,000eV
的范围内确认的吸收光谱的最大峰,相对吸收量没有变化0.1以上,
并且吸收能量值没有变化5%以上,
2)在将该测定结果的k3χ(k)Cu-K端EXAFS(宽频带X射线吸
收微细结构)光谱进行高速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矢径结构函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馆学井上友博荣口吉次小林隆志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