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复合成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79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包含:    (a)100质量份的将嵌段共聚物加氢而成的数均分子量为70000以上的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具有:包含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单元的至少2个末端聚合物嵌段(A1)和包含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的至少1个中间聚合物嵌段(A2);    (b)2~1000质量份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所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具有:包含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1)的聚合物嵌段(Ⅰ)至少1个、包含具有与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1)不同结构的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2)或甲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3)的聚合物嵌段(Ⅱ)至少1个;    (c)2~200质量份的含亲水性基团嵌段共聚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具有特定嵌段结构的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和丙烯酸系嵌段 共聚物以及含亲水性基团嵌段共聚物进行组合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本专利技术 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提供即使不使用粘接剂也可与极性树脂牢固粘接 的复合树脂成形体,而且耐水性、橡胶特性、成形加工性优异。技术背景近年来,为了改善用于防止气体或液体等泄漏的气密性或防水性、成形体 的冲击緩和、防滑效果、或肌肤触感,将弹性体层叠层于硬质树脂成形体。为了达成该目的,以往将柔软性优异的苯乙烯系弹性体或烯烃系弹性体叠层于硬质树脂成形体,但由于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以外的硬质树脂、例如ABS 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与苯乙烯系弹性体或烯烃系弹性体的热熔接性差,所以在 制备两者的复合成形体时,或在两者的复合部分设置凹凸,或用表层材料覆盖 一部分芯材,或在芯材上开孔并将表层材料转动至内侧,来进行机械性接合, 或者,将起粘接剂作用的物质、例如底漆等涂敷于粘接部分,来进行复合化。 因此,得到的复合成形体具有粘接力差这样的问题、以及结构复杂、工序数增 加这样的问题等。另外,聚酰胺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等 极性热塑性弹性体,即使单独叠层于ABS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等硬质树脂成 形体,也不能充分取得柔软性、热熔接性及成形性的平衡。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尝试,已知在专利文献1~6中公开了在叠层的苯乙 烯系弹性体中添加聚酰胺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等的方法。 但是这样的方法,在柔软性和热熔接性和成形性的平衡方面也并不优异,另外 存在发生水解的缺点等,所以不能充分满足来自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专利文献7提出了以下组合物, 所述组合物的特征是,包含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和含有苯乙烯系弹性体或烯烃 系弹性体的烯烃系共聚物该双成分。但是,仅仅包含该双成分的组合物,由于两者的分散不充分而需要进一步改善拉伸强度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 - 139240号^/H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 - 100045号公才艮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3 - 234745号^^才艮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 - 6546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 - 72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0 - 130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5 - 540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复合成形体,所述热塑性 弹性体组合物在柔软性、橡胶弹性、耐水性、耐候性及成形加工性方面优异, 而且对于聚^f灰酸酯、ABS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及聚酯系树脂 等热塑性硬质树脂的热熔接性、对于聚氨酯系涂料、丙烯酸系涂料等的被涂装 性优异,并且可赋予优异的拉伸强度。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包含(a) 100质量份的将嵌段共聚物加氢而成的数均分子量为70000以上的 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含有包含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单元的 至少2个末端聚合物嵌段(Al)和包含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的至少1个中间 聚合物嵌段(A2);(b) 2~ 1000质量份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所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 含有包含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l)的聚合物嵌段(I )至少1个、包含具 有与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l)不同结构的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2)或甲基丙 烯酸酯系聚合物(B3)的聚合物嵌段(II )至少1个;(c) 2~200质量份的含亲水性基团嵌段共聚物。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成形体以及该热塑性 弹性体组合物与热塑性硬质树脂的复合树脂成形体。 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获得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复合树脂成形体,所述热塑 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柔软性、橡胶弹性、耐水性、耐候性及成形加工性方面优异,而且对于聚碳酸酯、ABS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及聚酯系树脂 等热塑性硬质树脂的热熔接性、对于聚氨酯系涂料、丙烯酸系涂料等的被涂装 性优异,并且可赋予优异的拉伸强度。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下述的三成分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是必须而 且重要的,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a)成分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是将嵌段共聚物加氢而成的,所述嵌 段共聚物是由以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单元为主体的至少2个末端聚合物嵌段 (Al)和以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为主体的至少1个中间聚合物嵌段(A2)构 成的。作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可以是具有支链的嵌段结构,但为了使本专利技术 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由其得到的成形体等表现出优异的柔软性,优选为以 式(Al) - (A2) - (Al)表示的三嵌段共聚物。作 为可用于末端聚合物嵌段(Al)的形成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可列举例如 苯乙烯、a-曱基苯乙烯、邻、间或对-曱基苯乙烯、2,4-二曱基苯乙烯、乙 烯基萘、乙烯基蒽等。这些物质中,优选苯乙烯和a-曱基苯乙烯。乙烯基芳 香族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并用。作为可用于中间聚合物嵌段(A2 ) 的形成的共轭二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1,3-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曱基 -l,3-丁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等。这些物质中,优选异戊二烯、 1,3-丁二烯或其混合物。共轭二烯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并用。 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中的共轭二烯嵌段的微观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共轭 二烯嵌段是由聚异戊二烯构成的嵌段时,优选其1,4 -结合量为40 ~ 80摩尔% 以上。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中的末端聚合物嵌段(Al)的含有率优选为5~75 质量%。末端聚合物嵌段(Al)的含有率脱离该范围时,不能对以嵌段共聚物为主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赋予充分的橡胶弹性,因此不优选。另外,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7万以上,优选为10万 30万。分子量比 上述范围小时机械强度不充分,同时耐热性显著降低,因此不优选。比上述范 围大时存在成形加工性变得不充分的倾向。另外,共轭二烯化合物单元的双键 部分,至少90摩尔%必须进行加氢。加氢量小于90摩尔%时机械强度和耐候 性差而不优选。 (b)成分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含有包含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l) 的聚合物嵌段(I )至少1个,包含具有与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l)不同结 构的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2)或曱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3)的聚合物嵌段 (II )至少1个。在丙烯S吏嵌段共聚物中构成聚合物嵌段(I )的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1), 是主要由丙烯酸酯单元构成的聚合物,优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l)的结构 单元的60摩尔%以上,特别是80摩尔%以上由丙烯酸酯单元构成。作为构成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l )的丙烯酸酯单元,可列举例如由丙烯 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 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l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 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五烷基酯、丙烯酸十 二烷基酯、丙烯酸异水片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曱氧基乙酯、丙烯酸甘油酯、丙烯酸烯丙酯 等构成的结构单元,丙烯酸酯系聚合物(Bl)可由上述丙烯酸酯单元的1种 或2种以上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秀二栗原丰明浜田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