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单玻光伏组件及双玻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578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包括汇流带本体,所述汇流带本体一端设有立体折弯结构,所述立体折弯结构两侧的汇流带本体的上表面处于不同平面。汇流带直接穿出单玻光伏组件或双玻光伏组件背面,接连到接线盒,电池串一侧只有一排汇流带排布,连接更加简单,组装操作效率更高,节省了互流带和光伏组件板面,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立体折弯汇流带的单玻光伏组件及双玻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单玻光伏组件及双玻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汇流带,特别是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单玻光伏组件及双玻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伏汇流带分汇流带和互连带,应用于光伏组件电池片之间的连接,发挥导电聚电的重要作用。互连带直接焊在硅晶体上把太阳能板中的太阳能电池相互连接起来,互连带将太阳能电池的电流输送到汇流带,汇流带布置于太阳能板的两边,并与接线盒连接。目前用于光伏组件中的汇流带形状多数采用平面“L”型,将所有电池片的电流汇集并输送到接线盒,有的是通过折弯模具使其弯折形成“L”型汇流带,有的是两根一字型汇流带以90°角搭接,并通过手工点焊,使其连接形成“L”型汇流带。部分光伏组件中,由于汇流带之间不采用绝缘材料隔离,为了避免汇流带连接短路,必须将两根汇流带上下错开,并行排列,这种特殊的排列方式较为复杂,操作难度大,增加了玻璃板面的宽度,提高了单块组件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连接简单,组装操作效率高的立体折弯汇流带及光伏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包括汇流带本体,所述汇流带本体一端设有立体折弯结构,所述立体折弯结构两侧的汇流带本体的上表面处于不同平面。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立体折弯汇流带折弯端直接穿出光伏组件背面,接连到接线盒,电池串一侧只有一排汇流带排布,连接更加简单,组装操作效率更高,节省了互连带和光伏组件板面,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折弯结构的折弯角度为30°-150°。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折弯结构的折弯角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倒圆角。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使用折弯模具进行折弯过程中,减少应力产生,可以更好地保护汇流带本体,防止对汇流带内部组织造成损伤。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折弯结构的折弯角内侧倒圆角的半径为1mm-20mm。进一步地,所述汇流带厚度为0.2mm-0.6mm,宽度为2mm-10mm。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对各种规格产品的试验比较,得出最佳使用效果数值,在方便制造成形的同时,有效提升产品良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一种单玻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互连带、汇流带、玻璃面板和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互连带串联成电池串,电池串经所述汇流带连接设置于玻璃面板与背板之间,所述汇流带为立体折弯汇流带,所述背板上开有条形开口,所述立体折弯汇流带的折弯端穿过所述背板上的条形开口安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连接简单,组装操作效率更高,节省了互连带和光伏组件板面,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互连带、汇流带、前玻璃面板和后玻璃面板,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互连带串联成电池串,电池串经所述汇流带连接设置于前玻璃面板与后玻璃面板之间,所述汇流带为立体折弯汇流带,所述后玻璃面板上开有小孔,所述立体折弯汇流带的折弯端穿过所述后玻璃面板上的小孔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后玻璃面板上的小孔呈长方形或圆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应用于双玻光伏组件中,连接简单,组装操作效率更高,节省了互连带和光伏组件板面,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立体折弯汇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单玻光伏组件主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单玻光伏组件俯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双玻光伏组件主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双玻光伏组件俯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汇流带;2-立体折弯结构;3-太阳能电池片;4-互连带;5-背板;6-玻璃面板;7-条形开口;8-接线盒;51-后玻璃面板;61-前玻璃面板;71-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1-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1,包括汇流带本体,所述汇流带本体一端设有立体折弯结构2,所述立体折弯结构2两侧的汇流带本体的上表面处于不同平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汇流带1直接穿出光伏组件背面,接连到接线盒8,电池串一侧只有一排汇流带1排布,连接更加简单,组装操作效率更高,节省了互连带和光伏组件板面,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保护汇流带的目的,立体折弯结构2的折弯角度为30°-150°,立体折弯结构2的折弯角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倒圆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折弯模具进行折弯过程中,减少应力产生,可以更好地保护汇流带本体,防止对汇流带内部组织造成损伤。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方便制造生产的目的,立体折弯结构2的折弯角内侧倒圆角的半径为1mm-20mm,汇流带1厚度为0.2mm-0.6mm,宽度为2mm-1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各种规格产品的试验比较,得出最佳使用效果数值,在方便制造成形的同时,有效提升产品良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如图2-3所示,一种单玻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3、互连带4、汇流带1、玻璃面板6和背板5,所述太阳能电池片3通过互连带4串联成电池串,电池串经所述汇流带1连接设置于玻璃面板6与背板5之间,所述汇流带1为立体折弯汇流带1,所述背板5上开有条形开口7,所述立体折弯汇流带1的折弯端穿过所述背板5上的条形开口7安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汇流带1直接经条形开口7穿出背板5,接连到接线盒8,电池串一侧只有一排汇流带1排布,连接更加简单,组装操作效率更高,节省了互连带和光伏组件板面,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如图4-5所示,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3、互连带4、汇流带1、前玻璃面板61和后玻璃面板51,太阳能电池片3通过互连带4串联成电池串,电池串经汇流带1连接设置于前玻璃面板61与后玻璃面板51之间,汇流带1为立体折弯汇流带,后玻璃面板51上开有小孔71,立体折弯汇流带的折弯端穿过后玻璃面板51上的小孔71安装。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单玻光伏组件及双玻光伏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包括汇流带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汇流带本体一端设有立体折弯结构,所述立体折弯结构两侧的汇流带本体的上表面处于不同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包括汇流带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汇流带本体一端设有立体折弯结构,所述立体折弯结构两侧的汇流带本体的上表面处于不同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折弯结构的折弯角度为30°-1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折弯结构的折弯角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倒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折弯结构的折弯角内侧倒圆角的半径为1mm-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折弯汇流带,其特征是:所述汇流带厚度为0.2mm-0.6mm,宽度为2mm-10mm。6.一种单玻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互连带、汇流带、玻璃面板和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锋朱骄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