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锅的轮廓改变形状的电磁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随锅的轮廓改变形状的电磁炉。
技术介绍
厨具是厨房用具的统称。厨房用具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第一类是储藏用具;第二类是洗涤用具;第三类是调理用具;第四类是烹调用具;第五类是进餐用具。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是一种常见的烹调用具。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时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磁炉,加热顶面通常为一整块陶瓷平面,励磁线圈安装在陶瓷平面下方。为了让金属锅的内部的涡流更快更多的产生,与电磁炉搭配使用的锅的底部被设计为平面。平底锅的锅身浅,适合做西式饭菜的煎、烤等动作,对于中式饭菜的炒、炸等动作很不方便,很容易在翻拌过程中把菜翻到锅外。所以中式餐馆通常用圆底锅来做饭,但是由于不能平放在电磁炉上,只能用燃气等实火上做饭。电磁炉相对于燃气等实火,能量利用率高并且安全无污染,所以亟需设计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锅的轮廓改变形状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弹簧(2)、弹簧帽(3)、乳胶套(4)、橡胶垫(5);所述基体(1)为长方体,中央区域开设有圆形孔洞,环绕圆形孔洞,在基体(1)的顶面,开设有环形的基体环槽(101),基体环槽(101)顶面靠近孔洞侧,均匀分布有圆柱形的基体弹簧固定柱(102);所述基体(1)的底面四角处,均开设有支脚孔(103),支脚孔(103)内均开设有螺钉孔(104),所述支脚(9)通过螺钉(10)安装在基体(1)的底部;所述外圈(2)为圆环形,安装在基体环槽(101)中,外圈(2)的厚度与基体环槽(101)的深度相等,外圈(2)的外径等于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锅的轮廓改变形状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弹簧(2)、弹簧帽(3)、乳胶套(4)、橡胶垫(5);所述基体(1)为长方体,中央区域开设有圆形孔洞,环绕圆形孔洞,在基体(1)的顶面,开设有环形的基体环槽(101),基体环槽(101)顶面靠近孔洞侧,均匀分布有圆柱形的基体弹簧固定柱(102);所述基体(1)的底面四角处,均开设有支脚孔(103),支脚孔(103)内均开设有螺钉孔(104),所述支脚(9)通过螺钉(10)安装在基体(1)的底部;所述外圈(2)为圆环形,安装在基体环槽(101)中,外圈(2)的厚度与基体环槽(101)的深度相等,外圈(2)的外径等于基体环槽(101)的槽外径;所述外圈(2)的内部,沿着圆环形安装有外圈励磁线圈(201);所述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的结构特点相同,均为环形,直径依次递减,由外向内依次是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所述中间圈一(3)的顶面,靠近中央孔洞侧,开设有环形的顶部环槽(301),顶部环槽(301)顶面靠近孔洞侧,均匀分布有圆柱形的顶部弹簧固定柱(302);所述中间圈一(3)的底面,靠近外边缘侧,开设有环形的底部环槽(303),底部环槽(303)底面靠近外边缘侧,均匀分布有圆柱形的底部弹簧固定柱(304);所述中间圈一(3)的顶部环槽(301)和底部环槽(303)之间的结构内部,安装有中间圈励磁线圈(305);所述中间圈一(3)自上而下安装在基体环槽(101)中,所述中间圈二(4)也是自上而下安装在中间圈一(3)的顶部环槽(301)中,其余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内圈(7)均以同样形式与外侧的零件相连接;所述内圈(7)为环形,与中间圈一(3)、中间圈二(4)、中间圈三(5)、中间圈四(6)的结构相同点是内圈(7)的底面,靠近外边缘侧,开设有环形的内圈环槽(701),内圈环槽(701)底面靠近外边缘侧,均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妍基,田瑜基,罗义发,马腾飞,吴先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