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及施工方法,适用于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的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于1956年开始推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结构在我国建筑史上已迈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开始大量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多层工业厂房等现代工程。经过50多年的努力探索,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构件系列、结构体系、张拉锚固体系、预应力工艺、预应力筋和混凝土材料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体系;在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得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浇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通过预埋管道、穿筋、张拉、灌浆等工序为混凝土结构建立预应力以满足设计要求。现浇混凝土结构水平方向预应力施工经过长久的实践,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型大跨度公共建筑。近年来,随着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形式的不断变化,国内逐渐出现了一批屋面为超大跨度钢结构的公共建筑,钢结构两端支座通常设计为超大截面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柱体(1)、分离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锚固端支撑结构(10)、钢管(5)和设于钢管(5)内的预应力筋(4);分离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锚固端支撑结构(10)由混凝土(29)、通气孔(27)和整体式环形支撑钢板(9)组成,整体式环形支撑钢板(9)通过预埋螺杆(25)和螺母(26)固定于混凝土(29)上,通气孔(27)设于混凝土(29)的中部;分离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锚固端支撑结构(10)的上方依次设有整体式环形支撑钢板(9)、挤压锚具(8)和整体式环形固定钢板(7),预应力筋(4)底部靠近锚固端(11)处安装有螺旋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柱体(1)、分离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锚固端支撑结构(10)、钢管(5)和设于钢管(5)内的预应力筋(4);分离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锚固端支撑结构(10)由混凝土(29)、通气孔(27)和整体式环形支撑钢板(9)组成,整体式环形支撑钢板(9)通过预埋螺杆(25)和螺母(26)固定于混凝土(29)上,通气孔(27)设于混凝土(29)的中部;分离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锚固端支撑结构(10)的上方依次设有整体式环形支撑钢板(9)、挤压锚具(8)和整体式环形固定钢板(7),预应力筋(4)底部靠近锚固端(11)处安装有螺旋筋(6);柱体(1)内设有灌浆孔(3)和备用灌浆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分离的钢管(5)之间采用上下互锁式环形钢板(16)固定,上下互锁式环形钢板(16)由环形互锁下钢板(17)和环形互锁上钢板(18)组成;环形互锁下钢板(17)上设有钢管贯穿孔(19)、以及用来连接柱体钢筋的短钢筋(20),环形互锁上钢板(18)上设有铆钉贯穿孔(21),环形互锁下钢板(17)和环形互锁上钢板(18)之间用铆钉(22)固定连接。3.一种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进行预应力筋(4)、马凳的加工以及普通钢筋的绑扎;2)预制锚固端支撑结构安装:底层混凝土柱采用先穿法施工,即在底板中安装分离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锚固端支撑结构(10);分离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锚固端支撑结构包括混凝土(29)、通气孔(27)和整体式环形支撑钢板(9),整体式环形支撑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兴,吴晓斌,吴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田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