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型预制拼构地下管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水型预制拼构地下管廊,具体是一种为透水行道所设计的具备透水、储水及排水功能,且可预制-拼构安装的支线型地下管廊,属建筑行业结构设计及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的大型地下综合管廊已有相关专利,且均为“干式”管廊;现有支线型地下综合管廊多为“箱式”的预制——拼接型“干式”管廊,“不可进水”是这些管廊的基本设计理念。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铺设于地下的各种管线已不惧水的侵蚀。如各种通讯电缆、电力电缆的绝缘技术指标已大幅提高,必要时可外加护套管;城市末端的燃气输送管道已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耐压管等;输、排水管道也采用了厚壁PVC材质管等,摈弃了传统的铸铁管。这些管线均可入廊。近来,随着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透水路面铺装成为建设“海绵城市”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建设手段之一。由于透水路面所用透水材料的透水速率远大于透水行道基层土壤的透水速率,而透水行道材料及其垫层的厚度有限,当降水量达到“大雨”级别时或持续降雨使得透水行道及其垫层的含水量达到动态饱和时,因基层土壤下渗水速度缓慢,透水行道路面的积水会溢向城市主干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型预制拼构地下管廊,其最小组合单元包括加筋混凝土预制的基座(10)、立板(20)、盖板(40)和高抗压可透水格栅盖板(6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0)为水平放置且至少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承重樑 (11)以及连接承重樑(11)的衔接樑 (12)一体成型构成;基座(10)各承重樑 (11)顶面与垂直立于其上的立板(20)底面设有可相互配合的自适应嵌接结构;各立板(20)相向的立面之间水平架设有栈板(30);各立板(20)顶端面与水平架于其上的盖板(40)端面设有相互配合的自适应嵌接结构;盖板(40)与可透水格栅盖板(60)沿管廊廊轴方向做水平间隔埔设,高抗压可透水格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型预制拼构地下管廊,其最小组合单元包括加筋混凝土预制的基座(10)、立板(20)、盖板(40)和高抗压可透水格栅盖板(6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0)为水平放置且至少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承重樑(11)以及连接承重樑(11)的衔接樑(12)一体成型构成;基座(10)各承重樑(11)顶面与垂直立于其上的立板(20)底面设有可相互配合的自适应嵌接结构;各立板(20)相向的立面之间水平架设有栈板(30);各立板(20)顶端面与水平架于其上的盖板(40)端面设有相互配合的自适应嵌接结构;盖板(40)与可透水格栅盖板(60)沿管廊廊轴方向做水平间隔埔设,高抗压可透水格栅盖板(60)上铺装有透水网片(7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型预制拼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板(20)包括一梯形墩(201)和一体成形于梯形墩(201)顶面的直立板(202);所述的直立板(202)与梯形墩(201)交接处至少形成一水平台阶(203),所述的栈板(30)端部搁置架于台阶(203)上;所述的梯形墩(201)底面立于承重樑(11)顶面,盖板(40)端部架于直立板(202)顶端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型预制拼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板梯形墩(201)向管廊内侧的底面边缘设有一定位缺口(204),在基座对应的衔接樑(12)顶面端部设有一定位凸起(121),定位凸起(121)朝向定位缺口(204)处设有一导向斜面(12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型预制拼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40)两端底面各设有一侧向顶压直立板(202)内侧面的导引块(41),导引块(41)设有一与直立板(202)内侧面顶压的触面(412)以及一可引导导引块(41)滑入直立板(202)内侧的斜面(411)或弧面;盖板(40)底面两端与直立板(202)顶面之间设有相互对应并通过凹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鸣,苏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润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