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发泡线及其辊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65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发泡线及其辊涂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辊涂机架、上辊组、下辊组,辊涂机架一侧设置有出料端,还包括升降臂、伸缩动力组件、旋转连接于辊涂机架的挡料件,升降臂的两端包括铰接端以及升降端,铰接端铰接于辊涂机架,上辊组包括主支撑臂、第一驱动部,主支撑臂上设有至少两个副支撑臂,每个副支撑臂端部均旋转连接有上压辊,下辊组包括下压辊,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设有供待辊涂合成革通过的通道,挡料件上包括至少两个挡料面,辊涂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料件周向旋转的第二驱动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停止整个生产线,整体工作效率较高。

Multifunctional foaming wire and roller coating machin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foaming line and roller coating machin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roller frame, roller group, roller group, roller rack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discharge end, also includes a piece of material lifting arm, a telescopic power component, connected to the rotating roller rack the two ends of the lifting arm, including the hinged end and a lifting end hinged end hinged on the roller frame, roller group comprises a main support arm, a first driving part, the main support arm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side support arm, the end of each side supporting arm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ller, roller group under pressure roller, roller coating for synthetic leather by the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roller and the lower roller, block materials on which at least two gear surface, roll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gear materials for circumferential rotation second drive part, the technical scheme without stopping the entire Production line, the overall work efficiency is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发泡线及其辊涂机
本技术涉及合成革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发泡线及其辊涂机。
技术介绍
合成革的生产过程必经涂覆工艺,而涂覆工艺运用到的常用辊涂机如公告号为CN203360457U的中国技术一种皮革辊涂机,其包括辊涂机机架、上压辊、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对称设置在辊涂机机架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压辊会与革料的下侧面进行抵触,而上压辊的主要作用则是把对应的涂料涂抹至革料的上侧面,上压辊不断地周向旋转,并使涂料均匀涂抹于革料的上侧面,实现整个皮革辊涂。但是,由于合成革生产线较长,且受生产批次的不同影响,合成革上侧面所涂抹的涂料种类也各不相同,传统的辊涂设备仅设一上压辊以及一下压辊,当合成革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批次更换时,进行涂抹的涂料必定需要进行更换,而前一批次所生产的合成革所需的涂料依旧会粘附于上压辊外表面,只能先人工去除掉前一批次所粘附于上压辊的涂料,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停线,生产效率因此而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涂机,其能有效提升合成革整体辊涂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辊涂机,包括辊涂机架、上辊组、下辊组,所述辊涂机架一侧设置有出料端,还包括升降臂、伸缩动力组件、旋转连接于辊涂机架的挡料件,所述升降臂的两端包括铰接端以及升降端,所述铰接端铰接于辊涂机架,所述上辊组包括旋转连接于升降臂的主支撑臂、用于驱动主支撑臂周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部,所述主支撑臂上设有至少两个副支撑臂,副支撑臂以主支撑臂的旋转中心为辐射中心呈向外辐射延伸,每个副支撑臂背离主支撑臂的端部均旋转连接有上压辊,所述下辊组包括旋转连接于辊涂机架的下压辊,所述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设有供待辊涂合成革通过的通道,所述伸缩动力组件用于驱动升降臂绕着铰接点旋转并带动上辊组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挡料件上包括至少两个挡料面,两个挡料面之间形成能与待辊涂合成革上侧壁相抵的挡料边,所述挡料件位于上辊组靠近出料端一侧,所述辊涂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料件周向旋转的第二驱动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待辊涂的合成革会铺设在下压辊上,伸缩动力组件会拉动整个主支撑臂绕铰接点进行旋转,并使上压辊对应压紧于待辊涂合成革的上侧壁,挡料件上的挡料边也同样会与待辊涂合成革的上侧壁相抵,此时,只需将涂料倒入到挡料件的其中一挡料面与上压辊之间,待辊涂合成革进行正常传输,涂料便可均匀涂覆上合成革的上侧壁上;在进行批次更换时,伸缩动力组件推动整个支撑臂绕铰接点进行向上摆动,并使上压辊与待辊涂合成革上表面发生分离,第一驱动部驱动主支撑臂发生周向旋转,并使位于副支撑臂上的另一上压辊位于下压辊的上方,即实现不同上压辊之间的更换,伸缩动力组件便可驱动该上压辊重新压紧于下压辊,上一批次所运用到的上压辊即会处于非工作状态;另外,第二驱动部也会直接驱动挡料件进行周向旋转,并使挡料件与上压辊相对的挡料面发生转换;总体而言,当新一批涂料倒入到挡料件的其中一挡料面与上压辊之间时,涂料接触的上压辊以及挡料面均为全新的,实现了自动切换的功能,而无需停止整个生产线,整体工作效率较高。优选的,所述下压辊的端部设有下啮合齿盘,所述上压辊的端部设有能与下啮合齿盘相互啮合的上啮合齿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压辊会随着升降臂往下压辊一侧下压,此时,上啮合齿盘和下啮合齿盘相互啮合,当合成革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并进行传输时,上压辊和下压混两者能实现同步旋转,合成革的涂覆均匀度较高,最终提升了合成革的涂覆质量。优选的,每个上压辊包括用于与待辊涂合成革相抵的涂覆段、预留段,所述预留段上套设有环形清洁刷,所述环形清洁刷的刷毛能与上压辊的外辊壁相抵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前一批次的上压辊进行切换之后,操作人员可横向推动环形清洁刷,环形清洁刷会从预留段移动向涂覆段,环形清洁刷上的刷毛会对涂覆段进行全方位除料,大幅度减少了上压辊的清洁时间。优选的,所述副支撑臂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副支撑臂沿主支撑臂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副支撑臂,即会对应设置三个上压辊,三个副支撑臂沿主支撑臂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能保持整体重心保持平衡;另外,能更多地适应不同批次的合成革的涂覆要求。优选的,所述挡料件的横向截面为正三角形,且形成的挡料面为三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料件上的挡料面也同样设置有三个,与副支撑臂的个数相互对应,当副支撑臂因涂覆的批次发生转变时,挡料件上的挡料面也可对应发生变换,从而能更快地适应不同批次的合成革的涂覆要求。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发泡线,其整体工作效率较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发泡线,包括放卷装置、如上述的辊涂机、刮料机,所述放卷装置用于放卷待辊涂合成革,所述辊涂机用于对放卷装置中放卷的待辊涂合成革进行辊涂操作,所述刮料机用于对辊涂之后的合成革表面进行刮料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成革从放卷装置依次经过辊涂机、刮料机,当合成革的生产批次发生变化时,辊涂机内部能实现快速变换,即使是合成革整条发泡线不停线,辊涂机内依旧能实现上压辊的转换以及挡料面的转换。优选的,所述刮料机包括刮料机架、旋转连接于刮料机架的刮板、用于驱动刮板周向旋转的第三驱动部,所述刮板上设有能与合成革侧壁相抵的刮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部能直接驱动刮板进行旋转,并使刮板的刮边与合成革的侧壁相抵实现刮料,而当不需要进行刮料操作时,第三驱动部也可同样驱动刮板并使刮边与合成革的侧壁发生分离。优选的,所述刮边上设有橡胶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件不仅能有效去除合成革表面多余的涂料,而且橡胶件其自身有一定的弹性,能减少对合成革侧壁所产生的损伤,有助于提升合成革的成品质量。优选的,所述刮边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合成革的传输方向垂直,所述橡胶件上设有能与限位滑槽相互滑移配合的限位滑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橡胶件可沿着限位滑槽进行横向移动,并从刮边上直接拆除掉,然后更换上新的橡胶件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的主要部件;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用于主要展示上辊组的结构;图3为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上辊组与下辊组之间的配合关系;图4为实施例一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未设置放卷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刮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B部放大图,用于展示橡胶件与刮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图8为实施例二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辊涂机架;2、上辊组;3、上压辊;4、涂覆段;5、预留段;6、主支撑臂;7、副支撑臂;8、第一驱动部;9、下辊组;10、下压辊;11、出料端;12、升降臂;13、铰接端;14、升降端;15、伸缩动力组件;16、挡料件;17、挡料面;18、挡料边;19、通道;20、第二驱动部;21、上啮合齿盘;22、下啮合齿盘;23、环形清洁刷;24、放卷装置;25、刮料机;26、刮料机架;27、刮板;28、刮边;29、第三驱动部;30、橡胶件;31、限位滑槽;32、限位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辊涂机,参见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发泡线及其辊涂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涂机,包括辊涂机架(1)、上辊组(2)、下辊组(9),所述辊涂机架(1)一侧设置有出料端(11),其特征是:还包括升降臂(12)、伸缩动力组件(15)、旋转连接于辊涂机架(1)的挡料件(16),所述升降臂(12)的两端包括铰接端(13)以及升降端(14),所述铰接端(13)铰接于辊涂机架(1),所述上辊组(2)包括旋转连接于升降臂(12)的主支撑臂(6)、用于驱动主支撑臂(6)周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部(8),所述主支撑臂(6)上设有至少两个副支撑臂(7),副支撑臂(7)以主支撑臂(6)的旋转中心为辐射中心呈向外辐射延伸,每个副支撑臂(7)背离主支撑臂(6)的端部均旋转连接有上压辊(3),所述下辊组(9)包括旋转连接于辊涂机架(1)的下压辊(10),所述上压辊(3)与下压辊(10)之间设有供待辊涂合成革通过的通道(19),所述伸缩动力组件(15)用于驱动升降臂(12)绕着铰接点旋转并带动上辊组(2)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挡料件(16)上包括至少两个挡料面(17),两个挡料面(17)之间形成能与待辊涂合成革上侧壁相抵的挡料边(18),所述挡料件(16)位于上辊组(2)靠近出料端(11)一侧,所述辊涂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料件(16)周向旋转的第二驱动部(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涂机,包括辊涂机架(1)、上辊组(2)、下辊组(9),所述辊涂机架(1)一侧设置有出料端(11),其特征是:还包括升降臂(12)、伸缩动力组件(15)、旋转连接于辊涂机架(1)的挡料件(16),所述升降臂(12)的两端包括铰接端(13)以及升降端(14),所述铰接端(13)铰接于辊涂机架(1),所述上辊组(2)包括旋转连接于升降臂(12)的主支撑臂(6)、用于驱动主支撑臂(6)周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部(8),所述主支撑臂(6)上设有至少两个副支撑臂(7),副支撑臂(7)以主支撑臂(6)的旋转中心为辐射中心呈向外辐射延伸,每个副支撑臂(7)背离主支撑臂(6)的端部均旋转连接有上压辊(3),所述下辊组(9)包括旋转连接于辊涂机架(1)的下压辊(10),所述上压辊(3)与下压辊(10)之间设有供待辊涂合成革通过的通道(19),所述伸缩动力组件(15)用于驱动升降臂(12)绕着铰接点旋转并带动上辊组(2)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挡料件(16)上包括至少两个挡料面(17),两个挡料面(17)之间形成能与待辊涂合成革上侧壁相抵的挡料边(18),所述挡料件(16)位于上辊组(2)靠近出料端(11)一侧,所述辊涂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挡料件(16)周向旋转的第二驱动部(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涂机,其特征是:所述下压辊(10)的端部设有下啮合齿盘(22),所述上压辊(3)的端部设有能与下啮合齿盘(22)相互啮合的上啮合齿盘(21)。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飞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得利合成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