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及热转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25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及热转印机,涉及热转印机设备技术领域。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包括前支撑杆,与前支撑杆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杆和收料条,两个滑块、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控制装置;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两端均与热转印机本体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气缸分别固定在热转印机本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滑块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气缸上;收料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上,收料条的高度高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高度,且收料条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平行;控制装置与第一气缸的磁性开关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及热转印机,可充分利用工人的时间,效率高,缓解了传统的热转印机浪费人力的问题。

Thermal transfer machine feeding device and heat transfer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hermal transfer machine feeding device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 transfer machine, heat transfer machine equipment. Thermal transfer machine feeding device comprises a front supporting rod,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front supporting rod and a supporting rod after receiving, two block, two first cylinder, arranged in parallel control device; front strut and support at both ends of the rear support bar and the heat transfer machine body sliding connection; the first two cylinder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in the heat transfer on both sides of the machine body; two slide blocks are respectively sleeved on the two of the first cylinder; both ends closed bar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two slide block, a supporting rod and the supporting rod height after receiving a height higher than before, and the receiving strip and the front supporting rod and a back supporting rod in parallel; the magnetic swit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first cylinder. Thermal transfer machine feeding device and heat transfer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time workers, high efficiency, ease the traditional heat transfer machine waste of human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及热转印机
本技术涉及转印机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及热转印机。
技术介绍
热转印机能够在数分钟内加热到一定温度,以将打印纸上的图像色彩逼真的转印到布料上。因为热转印机能够将颜色图案一次成型,无需套色;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印工精致,生产成本低,产品损耗小,附着力强等优点;故而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印花领域。现有的热转印机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转印布料的前支撑杆和用于放置已转印布料的后支撑杆,以工人的前方定义为前,即前支撑杆位于后支撑杆的前方。进行热转印时,需要人工放料和收料,因为热转印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在热转印结束后,还需要将放在工作台上的物料收起,并放置新物料进行热转印;一般情况,一个工人只能看守一台热转印机,当热转印机进行热转印时,工人就只能等着,直到热转印完成将已经加工好的物料(布料)收起来,再放下一个待转印的物料,非常浪费人力。综上,如何克服传统热转印机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机收料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转印机非常浪费人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包括前支撑杆、后支撑杆、收料条、两个滑块、两个第一气缸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前支撑杆的两端与热转印机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后支撑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上;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后支撑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气缸上,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前后移动;所述收料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滑块上,所述收料条的高度高于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的高度,且所述收料条与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平行;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磁性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热转印机收料装置还包括前支撑杆驱动按钮、前支撑杆驱动开关和第二气缸;所述前支撑杆驱动按钮与所述前支撑杆驱动按钮连接;所述前支撑杆驱动开关还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磁性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垂直于所述前支撑杆,且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前支撑杆前后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气缸垂直设置;所述收料条与所述第一气缸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启动按钮、启动开关和控制器;所述启动按钮与所述启动开关连接;所述启动开关还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热转印机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磁性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杆驱动按钮和所述启动按钮均设置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的底部,且所述前支撑杆驱动按钮和所述启动按钮均为脚踏按钮。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均包括直杆内芯和外套;所述直杆内芯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上;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直杆内芯上;所述直杆内芯为不锈钢结构件;所述外套为软质塑料结构件。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条与所述滑块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条为聚氯乙烯结构件,且所述收料条的表面为光滑表面。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转印机,包括上述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及热转印机本体。所述热转印机收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及热转印机,分析其主要结构可知:热转印机收料装置主要由前支撑杆、后支撑杆、收料条、两个滑块、两个第一气缸和控制装置组成;热转印机主要由上述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和热转印机本体组成。分析上述结构的主要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可知: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两端均连接在热转印机本体上,其中,前支撑杆是固定在热转印机本体上的,后支撑杆与热转印机本体是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一气缸分别固定在热转印机本体的左右两侧,且相互平行;两个滑块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气缸上,且收料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上,且收料条还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平行;控制装置与第一气缸的磁性开关电连接。很显然,为了使得待转印的布料能够轻松地被搭在前支撑杆上,并保证在搭上之后能够被夹持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以防止布料滑落下去;前支撑杆或后支撑杆就应设置为可调节结构,以使得前支撑杆与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因前支撑杆更加靠近热转印机工作台,故将前支撑杆设置为可调节结构,后支撑杆设置为固定状态较佳。当需要将布料搭在前支撑杆上时,就将前支撑杆向前移动以增大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方便将布料放进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的空隙中;当将布料搭在前支撑杆上后,就要将前支撑杆向后移动,以缩小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以能够将布料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部分能够被夹持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防止滑落。为了使得布料能够被很好的夹持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就需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平行设置;如此,便可保证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的空隙处处都相等,不会出现部分布料未被夹住的情况。当布料被夹持好以后,前支撑杆就会被固定,保持布料被夹持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工人可以从搭设在前支撑杆上的待转印布料中取出一片待转印布料,并将其待转印部分放在工作台的转印位置上(为了达到收料的目的,此时的收料条是被压在正在转印的布料下面的),然后,通过控制装置开启热转印机;这样,热转印机就会开始对布料进行热转印。控制装置能够在开启热转印机时开始计时,并能自动计算转印结束的时间;当热转印完成以后,控制装置就会向两个第一气缸同时发出信号指令,使得两个第一气缸带动对应的驱动滑块由前向后移动,以使得固定在滑块上的收料条能够由前向后移动;这样,布料就能够在收料条的带动下,由前向后移动,直到从收料条上滑落搭在后支撑杆上;紧接着,第一气缸又会驱动滑块由后向前运动回到起始位置,以为下一次收料做准备。为了保证收料条由前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布料一直与收料条接触,将收料条的高度设置为高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高度。另外,为了使得收料条能够更好的进行收料,将收料条设置为平行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整个热转印过程,只有放料和开启热转印机的动作是人工的,其他都是自动进行的;即工人将待转印布料放到工作台上并开启热转印机后,布料就可以自动进行转印,并在转印好后被收到后支撑杆上;如此,一个工人就可以同时操作三台机器,充分利用时间,缓解了传统的热转印机浪费人力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转印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转印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转印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转印机收料装置与热转印机本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标:1-前支撑杆;2-后支撑杆;3-收料条;4-滑块;5-第一气缸;6-前支撑杆驱动按钮;7-第二气缸;8-启动按钮;9-热转印机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及热转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杆、后支撑杆、收料条、两个滑块、两个第一气缸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前支撑杆的两端与热转印机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后支撑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上;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后支撑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气缸上,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前后移动;所述收料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滑块上,所述收料条的高度高于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的高度,且所述收料条与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平行;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磁性开关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杆、后支撑杆、收料条、两个滑块、两个第一气缸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前支撑杆的两端与热转印机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后支撑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上;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后支撑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热转印机本体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气缸上,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前后移动;所述收料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滑块上,所述收料条的高度高于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的高度,且所述收料条与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平行;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磁性开关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机收料装置还包括前支撑杆驱动按钮、前支撑杆驱动开关和第二气缸;所述前支撑杆驱动按钮与所述前支撑杆驱动按钮连接;所述前支撑杆驱动开关还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磁性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垂直于所述前支撑杆,且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前支撑杆前后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转印机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气缸垂直设置;所述收料条与所述第一气缸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机收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天源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