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18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可靠地将介质支承在运送带,并且抑制运送带和能够支承该运送带的支承部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大。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运送介质(P)的运送带(10)、将介质(P)推压到运送带(10)的推压辊(12)、以及能够支承运送带(10)的支承部(19),当将推压辊(12)推压到介质(P)时,运送带(10)和支承部(19)接触。通过这样的构成的记录装置(1),能够可靠地将介质(P)支承在运送带(10),并且抑制运送带(10)和能够支承该运送带(10)的支承部(19)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大。

Record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recording device. The medium is reliably supported in the conveyor belt and inhibits the increase in friction between the conveyor belt and the supporting portion that can support the conveyor belt. The recording device (1)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with transport medium (P) of the conveyor belt (10), medium (P) will be pushed to the conveyor belt (10) pushing roller (12), and is capable of supporting a conveyor belt (10) of the support part (19), when the push roller (12) push into the medium (P), a conveyer belt (10) and a supporting portion (19) contact. A recording device (1) capable of reliably supporting the medium (P) in a conveyor belt (10) and restraining the increase of friction between a conveying belt (10) and a support part (19) capable of supporting the conveying belt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了各种记录装置。其中,公开一种具备运送介质的运送带,并向由该运送带运送的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至3中公开了向由运送带运送的介质喷出墨水并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68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5726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511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具备运送介质的运送带的记录装置具有各种构成,例如有如专利文献1以及2中所公开的具备向运送带推压介质的推压辊(粘贴辊、加压辊)的构成或者如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具备能够支承运送带的支承部(吸附压板)的构成。通过构成为具备向运送带推压介质的推压辊、以及能够支承运送带的支承部,能够将介质可靠地支承在运送带。但是,根据此构成,存在运送带和支承部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介质可靠地支承在运送带,并抑制运送带和能够支承该运送带的支承部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运送带,所述运送带运送介质;推压辊,所述推压辊将所述介质推压到所述运送带;以及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够支承所述运送带,当将所述推压辊推压到所述介质时,所述运送带和所述支承部接触。根据本方式,具备运送带、推压辊以及支承部,当将推压辊推压到介质时,运送带和支承部接触。即,在记录时等需要将推压辊推压到介质时,可以使运送带和支承部接触而可靠地将介质推压到运送带,在非记录时等无需将推压辊推压到介质时,可使运送带和支承部远离或者可减弱运送带和支承部接触的力。因此,不仅能够将介质可靠地支承在运送带,还能够在无需向介质推压推压辊时,使运送带和支承部远离或者减弱运送带和支承部接触的力,由此能够抑制运送带和能够支承该运送带的支承部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当使所述推压辊远离所述介质时,所述运送带和所述支承部远离。根据本方式,当使推压辊远离介质时,运送带和支承部远离。因此,在无需将推压辊推压到介质时,使运送带和支承部远离,由此能够抑制运送带和能够支承该运送带的支承部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推压辊被以自身重量推压到所述介质。根据本方式,推压辊被以自身重量推压到所述介质。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将推压辊推压到介质的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所述的任何一个方式中,当将所述推压辊推压到所述介质时,向所述支承部施加该推压辊的自身重量的一半以下的重量的力。根据本方式,当将推压辊推压到介质时,向支承部施加该推压辊的自身重量的一半以下的重量的力。即,在将推压辊推压到介质时的施加到支承部的力被降低到推压辊的自身重量的一半以下的重量。因此,能够抑制运送带和能够支承该运送带的支承部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式所述的任何一个方式中,所述推压辊能够沿着与被推压到所述介质的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根据本方式,推压辊能够沿着与被推压到介质的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移动。即,当推压辊被推压到介质时,使该推压辊沿着移动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推压辊长时间接触介质的相同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向介质推压推压辊时伴随的接触痕迹的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方式中,所述支承部在所述移动方向上具有所述推压辊的移动范围以上的支承范围。根据本方式,支承部在移动方向上具有推压辊的移动范围以上的支承范围。因此,支承部在推压辊的移动范围全区域能够支承由该推压辊经由介质而推压的运送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简要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侧视图。符号说明1…记录装置、2…抽出部、3…运送机构、4…记录机构、5…旋转轴、6…从动辊、7…记录头、8…驱动辊、9…从动辊、10…粘性带(运送带)、11…从动辊、12…推压辊、13…清洁刷子、14…托盘、15…清洁机构、16…滑架、17…卷取轴、18…压板(支承部)、19…支承部、20…支承部、21…输入输出部、22…PC、23…控制部、24…CPU、25…系统总线、26…ROM、27…RAM、28…头驱动部、29…马达驱动部、30…滑架马达、31…运送马达、32…抽出马达、33…卷取马达、34…摆动马达、35…摆动机构、36…第一旋转部、37…从动辊、38…卷取机构、39…带、40…第二旋转部、41…臂部、42…臂部、F…支承面、L1…推压辊12的移动方向(沿着运送方向A的方向)的移动范围、L2…沿着支承部19的移动方向(沿着运送方向A的方向)的方向上的支承范围、P…被记录介质(介质)、R1…被记录介质P的辊、R2…被记录介质P的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对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简要情况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简要侧视图。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能够抽出用于进行记录的被记录介质(介质)P的辊R1的抽出部2。另外,具有运送机构3,运送机构3通过由附着有粘结剂的支承面F支承被记录介质P的粘性带10(由环形带构成的运送带),来向运送方向A运送被记录介质P。另外,具有记录机构4,记录机构4使具备记录头7的滑架16向往复移动方向B往复扫描并记录在被记录介质P,其中,记录头7喷出墨水,往复移动方向B与被记录介质P的运送方向A交叉。另外,具备粘性带10的清洁机构15。进一步地,具备卷取机构38,卷取机构38具有卷取被记录介质P的卷取轴17。抽出部2具有兼备用于进行记录的被记录介质P的辊R1的设置位置的旋转轴5,并变成能够从被设置在旋转轴5的辊R1经由从动辊6和37而将被记录介质P抽出到运送机构3的构成。此外,当将被记录介质P抽出到运送机构3时,旋转轴5向旋转方向C旋转。运送机构3具备载置并运送从抽出部2抽出的被记录介质P的粘性带10、使粘性带10向E方向移动的驱动辊8、以及从动辊9。被记录介质P由推压辊12被推压到粘性带10的支承面F,由此被粘贴并载置。此外,当运送被记录介质P时,驱动辊8向旋转方向C旋转。但是,作为运送带的环形带不限于粘性带。例如,还可以使用静电吸附式的环形带。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粘性带10的下部,作为能够支承粘性带10的支承部设置有压板18、支承部19及20。压板18、支承部19及20支承粘性带10,由此能够抑制随着移动粘性带10而该粘性带10振动的情况等。这里,压板18被设置在隔着粘性带10而与记录头7对置的区域,支承部19被设置在隔着粘性带10而与推压辊12对置的区域,支承部20被设置在压板18和支承部19之间。此外,后面将会详细叙述,为了抑制因以一定时间接触被记录介质P的相同位置而产生的被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记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运送带,所述运送带运送介质;推压辊,所述推压辊将所述介质推压到所述运送带;以及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够支承所述运送带,当将所述推压辊推压到所述介质时,所述运送带和所述支承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9 JP 2016-029420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运送带,所述运送带运送介质;推压辊,所述推压辊将所述介质推压到所述运送带;以及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够支承所述运送带,当将所述推压辊推压到所述介质时,所述运送带和所述支承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使所述推压辊远离所述介质时,所述运送带和所述支承部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尚之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