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13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抛光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外壳,且电动机外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抛光主轴,所述抛光主轴远离电动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右侧与机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机壳、电动机外壳、电动机、联轴器、抛光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从动轴、抛光砂带、光滑板、活动板、滑轮、滑槽、滑块和木板夹,解决了现有的抛光机抛光效率低,使用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使抛光机达到了抛光效率高的效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值得推广。

Double face polish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sided polish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motor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of the case, and the number of motor shell two, an inner chamber of the motor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otor,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through the coupl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pindle polishing. The polishing spindl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tor away from the fixed frame, the first frame on the right side and the inner wall of a casing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casing, a motor shell, a motor, coupling, polishing spindle, first fixing frame and second fixing frame, a driven shaft, the polishing abrasive, light plate, a movable plate, a pulley, chute, slider and plank clamp solves polishing machine. The existing rate is low, the labor intensity is big problem of the user. The polishing machine achieves high efficiency of polishing effect,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worthy of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抛光设备
,具体为一种双面抛光机。
技术介绍
建筑板材的抛光过程中,通常需要抛光机对板材的表面进行加工,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轴上的抛光砂带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砂带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抛光机一般只采用平铺式单面抛光,抛光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翻面,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抛光机,具备双面抛光且抛光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抛光机抛光效率低,使用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抛光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外壳,且电动机外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抛光主轴,所述抛光主轴远离电动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右侧与机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壳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两个第二固定架之间活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抛光主轴与从动轴的表面之间设置有抛光砂带,所述机壳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光滑板,所述光滑板远离机壳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活动板的内腔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木板夹,所述机壳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盒,所述机壳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脚部支架,所述脚部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机壳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壳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机壳内壁底部的两侧与电动机外壳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且两个电动机外壳关于光滑板呈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抛光主轴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优选的,所述从动轴的两侧均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架活动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架关于从动轴呈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废料盒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废料盒关于光滑板呈轴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机壳、电动机外壳、电动机、联轴器、抛光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从动轴、抛光砂带、光滑板、活动板、滑轮、滑槽、滑块和木板夹,解决了现有的抛光机抛光效率低,使用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使抛光机达到了抛光效率高的效果,极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在抛光主轴表面设置防滑层,能够有效避免抛光主轴与抛光砂带之间发生滑动,有效增强抛光主轴的传动效率,通过设置废料盒,可以回收从抛光机中飞溅而出的碎屑,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伤害,通过在机壳底部的两侧设置脚部支架,并且在脚部支架上连接防滑套,能够有效的增强抛光机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活动板、滑轮和木板夹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活动板、滑轮和木板夹的侧视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机壳、2电动机外壳、3电动机、4联轴器、5抛光主轴、6第一固定架、7第二固定架、8从动轴、9抛光砂带、10光滑板、11活动板、12滑轮、13滑槽、14滑块、15木板夹、16废料盒、17脚部支架、18防滑套、19进料口、2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双面抛光机,包括机壳1,机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外壳2,通过设置电动机外壳2,起到保护电动机3的效果,达到延长电动机3使用寿命的作用,且电动机外壳2的数量为两个,机壳1内壁底部的两侧与电动机外壳2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且两个电动机外壳2关于光滑板10呈中心对称,电动机外壳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动机3,电动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固定连接有抛光主轴5,抛光主轴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通过在抛光主轴5表面设置防滑层,能够有效避免抛光主轴5与抛光砂带9之间发生滑动,有效增强抛光主轴5的传动效率,抛光主轴5远离电动机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6,第一固定架6的右侧与机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机壳1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7,两个第二固定架7之间活动连接有从动轴8,从动轴8的两侧均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架7活动连接,且两个第二固定架7关于从动轴8呈中心对称,抛光主轴5与从动轴8的表面之间设置有抛光砂带9,机壳1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光滑板10,通过设置光滑板10,起到保护机壳1的效果,达到防止机壳1发生机械损坏的作用,光滑板10远离机壳1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轮12,通过设置滑轮12,起到到辅助进料的效果,达到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作用,活动板11的内腔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的数量为两个,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木板夹15,机壳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盒16,废料盒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废料盒16关于光滑板10呈轴对称分布,通过设置废料盒16,可以回收从抛光机中飞溅而出的碎屑,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伤害,机壳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脚部支架17,脚部支架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8,通过在机壳1底部的两侧设置脚部支架17,并且在脚部支架17上连接防滑套18,能够有效的增强抛光机的稳定性,机壳1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19,机壳1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与电动机3电性连接。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板材通过进料口19送入机壳1内部,通过使用设置在活动板11上的木板夹15将板材进行固定,通过移动设置在光滑板10上的活动板11使板材与抛光砂带9接触,通过控制器20启动电动机3,电动机3通过联轴器4带动抛光主轴5转动,抛光主轴5通过抛光砂带9带动从动轴8转动,从而实现抛光砂带9对板材的抛光。综上所述:该直立双面抛光机,通过机壳1、电动机外壳2、电动机3、联轴器4、抛光主轴5、第一固定架6、第二固定架7、从动轴8、抛光砂带9、光滑板10、活动板11、滑轮12、滑槽13、滑块14和木板夹15,解决了抛光过程中抛光效率低,使用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面抛光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抛光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外壳(2),且电动机外壳(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动机外壳(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固定连接有抛光主轴(5),所述抛光主轴(5)远离电动机(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6),所述第一固定架(6)的右侧与机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7),两个第二固定架(7)之间活动连接有从动轴(8),所述抛光主轴(5)与从动轴(8)的表面之间设置有抛光砂带(9),所述机壳(1)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光滑板(10),所述光滑板(10)远离机壳(1)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轮(12),所述活动板(11)的内腔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木板夹(15),所述机壳(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盒(16),所述机壳(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脚部支架(17),所述脚部支架(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8),所述机壳(1)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19),所述机壳(1)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与电动机(3)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抛光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外壳(2),且电动机外壳(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动机外壳(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固定连接有抛光主轴(5),所述抛光主轴(5)远离电动机(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架(6),所述第一固定架(6)的右侧与机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7),两个第二固定架(7)之间活动连接有从动轴(8),所述抛光主轴(5)与从动轴(8)的表面之间设置有抛光砂带(9),所述机壳(1)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光滑板(10),所述光滑板(10)远离机壳(1)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滑轮(12),所述活动板(11)的内腔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木板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华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龙泉宏大铜铝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