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12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及成型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其材料的配比为:聚苯硫醚10~50%、聚丙烯50~90%,改性二硫化钼为聚苯硫醚及聚丙烯总质量的3~10%;其成型方法是,按以上所述的比例配料,首先对含聚苯硫醚的混合粉料进行干燥预热,再进行预成型冷压,然后再进行两次热压,再进行退火处理,最后进行冷却脱模,形成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技术介绍
目前聚苯硫醚常用的模压成型工艺为,原料配好后加入模具进行预成型冷压,压力为15~20MPa,然后加热熔融,温度一般为300~370°C,适宜的温度 为360°C,再加压至10~40MPa进行二次压制,时间为3~5min,随后冷却至23crc附近,再继续冷却至15crc附近,即得成品。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原料未经过预处理,易在成型品形成气泡,而且预成型冷压压力高,成型过程加热温 度高,温度高易造成原料高分子部分交联或分解,从而影响制品性能。此外, 压力和温度高则工艺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本专利技术是,按重量百分比,聚苯硫醚10~50%、聚丙烯50~90%,改性二硫化钼为聚苯硫醚及聚丙烯总质量的3~10%。本专利技术的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首先对含聚苯硫醚 的混合粉料进行干燥预热,再进行预成型冷压,然后两次热压,再退火处理, 最后冷却脱模,形成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用于成型的共混粉料易于制备,模压成型工艺简单,工艺 条件容易实现,易于推广实施,同时制成的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具 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聚苯硫醚10-50%、聚丙烯50~90%,改性二硫化钼为聚苯硫醚及聚丙烯总质量的3~10%。 本专利技术的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按以上所述的比例 配料,首先对含聚苯硫醚的混合粉料进行干燥预热,再进行预成型冷压,然后 再进行两次热压,再进行退火处理,最后进行冷却脱模,形成填充型聚苯硫醚/ 聚丙烯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是在120 15CrC温度下对含聚苯硫醚的混合粉料进行干燥预热,干 燥预热时间为2~4小时。本专利技术的预成型冷压是将干燥预热的混合粉料在1~5MPa压力下使其形成 型坯。本专利技术的两次热压过程的第一次热压,是将装有型坯的模具加热至成型温 度,并缓慢升压至成型压力后进行保温;第二次热压是在第一次热压过程保温 后继续升压至另 一成型压力后进行保压。本专利技术在模具卸压后,在140 16CTC温度下进行退火。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脱模釆取两段冷却,第一段冷却时模具在成型机内进行,第 二段冷却时使模具在循环水冷却器内进行,当模具温度至脱模温度时,即可将 成型样品从模具内取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次热压过程的升温速率为3~5°C/min,成型温度为230~ 30CTC,保温时间为5~10min,成型压力为15~30MPa;第二次热压过程的保 压时间为3 5min,成型压力为35 45MPa。本专利技术的冷却脱模的第一段冷却是以2 3t:/min的冷却速率从退火温度冷 却至140~160°C;第二段冷却通过控制冷却水流量,冷却3~5min,温度从15crc左右降低至30 ~ 5crc左右。本专利技术的改性二硫化钼是以硅烷偶联剂与硬脂酸为复配改性剂经过表面改 性制备的。 实施例1将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0%的聚苯硫醚、90%的聚丙烯、聚苯硫醚及聚丙烯 总质量3。/。的改性二硫化钼共5g混合粉料,在12CTC下,干燥预热4h。模具预热至15crc。将干燥预热的复合材料加入涂覆了脱模剂的模具内,在成型机内经过预成型冷压后待用。在成型机内以3°C/min的升温速率将模具加热至 180°C,保温5min,缓慢升压至15MPa,保压5min;然后升温至230。C继续加 压至35MPa,保压3min;卸压后在14CTC下退火处理,再进行冷却脱模,第一 段冷却以3°C/min的冷却速率从退火温度冷却至150°C,第二段冷却通过控制冷 却水流量,冷却3min,温度从15CTC降低至30°C,脱模制得样品A。 实施例2将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0%的聚苯硫醚、90%的聚丙烯、聚苯硫醚及聚丙烯 总质量5。/。的改性二硫化钼共5g混合粉料,在13CTC下,干燥预热4h。模具预 热至15CTC。将干燥预热的复合材料加入涂覆了脱模剂的模具内,在成型机内 经过预成型冷压后待用。在成型机内以3'C/min的升温速率将模具加热至 200°C,保温5min,缓慢升压至15MPa,保压5min;然后升温至230。C继续加 压至35MPa,保压3min;卸压后在14(TC下退火处理,再进行冷却脱模,第一 段冷却以3°C/min的冷却速率从退火温度冷却至150°C,第二段冷却通过控制冷 却水流量,冷却3min,温度从15(TC降低至3CTC,脱模制得样品B。实施例3将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0%的聚苯硫醚、90%的聚丙烯、聚苯硫醚及聚丙烯 总质量8y。的改性二硫化钼共5g混合粉料,在14(TC下,干燥预热3h。模具预 热至15CTC。将干燥预热的复合材料加入涂覆了脱模剂的模具内,在成型机内 经过预成型冷压后待用。在成型机内以3°C/min的升温速率将模具加热至 220°C,保温5min,缓慢升压至15MPa,保压5min;然后升温至23CTC下继续 加压至35MPa,保压3min;卸压后在14CTC下退火处理,再进行冷却脱模,第 一段冷却以3°C/min的冷却速率从退火温度冷却至15CTC,第二段冷却通过控制 冷却水流量,冷却3min,温度从15(TC降低至30°C,脱模制得样品C。实施例4将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0%的聚苯硫醚、90%的聚丙烯、聚苯硫醚及聚丙烯 总质量10。/。的改性二硫化钼共5g混合粉料,在150'C下,干燥预热2h。模具预热至15crc,将干燥预热的复合材料加入涂覆了脱模剂的模具内,在成型机内经过预成型冷压后待用。在成型机内以3°C/min的升温速率将模具加热至 240°C,保温5min,缓慢升压至15MPa,保压5min;然后继续加压至35MPa, 保压3min;卸压后在14CTC下退火处理,再进行冷却脱模,第一段冷却以3°C/min 的冷却速率从退火温度冷却至150°C,第二段冷却通过控制冷却水流量,冷却 3min,温度从15CTC降低至3CTC,脱模制得样品D。 实施例5将含有质量百分比为20%的聚苯硫醚、80%的聚丙烯、聚苯硫醚及聚丙烯 总质量5y。的改性二硫化钼共5g混合粉料,在13(TC下干燥预热2h,模具预热 至15(TC。将干燥预热的复合材料加入涂覆了脱模剂的模具内,在成型机内经 过预成型冷压后待用。在成型机内以3'C/min的升温速率将模具加热至26CTC, 保温6min;缓慢升压至20MPa,保压6min;然后继续加压至40MPa,保压 4min;卸压后在14(TC退火处理。随后第一段冷却以3°C/min的冷却速率从退 火温度冷却至15CTC,第二段冷却通过控制冷却水流量,冷却3min,温度从15CTC 降低至40。C,脱模制得样品E。实施例6将含有质量百分比为30%的聚苯硫醚、70%的聚丙烯、聚苯硫醚及聚丙烯 总质量5。/。的改性二硫化钼共5g混合粉料,在14(TC下干燥预热3h,模具预热 至15CTC。将干燥预热的复合材料加入涂覆了脱模剂的模具内,在成型机内经 过预成型冷压后待用。在成型机内以以4'C/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28(TC,保温 7min;缓慢升压至25MPa,保压7min;然后继续加压至40MPa,保压5min; 卸压后在150'C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填充型聚苯硫醚/聚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其特征在于,聚苯硫醚10~50%、聚丙烯50~90%,改性二硫化钼为聚苯硫醚及聚丙烯总质量的3~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强冯辉霞俞树荣邱建辉赵霞王毅聂福荣雒和明张苗赵丹裴先武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